升學π丨這些班,不一般!

2025年03月28日01:03:10 教育 1554

本期《升學π》來聊聊高校特色班。先從這幾天的一則熱搜新聞說起,雷軍給武漢大學10名學生頒發獎學金,每人10萬。網友們實名羨慕了!雷軍是武大的知名校友,這次回母校除了「發錢」,他還參加了雷軍班的主題班會。雷軍班是什麼班?類似的高校特色班還有哪些?

什麼是高校特色班?

武漢大學雷軍班、清華大學姚班、北京大學圖靈班、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班等都是我國高校中有名的特色班。它們以科學家、知名校友等命名,主攻領域、培養目標、教學方式各有特色,比如,武大雷軍班的設立是為培養未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西安交大錢學森班則是培養未來面向國家多元化重大需求的、具有交叉學科背景的一流工科領軍人才。這些特色班目的都是探索人才多元培養路徑,為拔尖創新人才成長提供試驗田。

升學π丨這些班,不一般! - 天天要聞

如何進入高校特色班?

高校特色班的選拔一般有兩種,一種是高考填報志願時,就直接錄取,還有一種是學生進入高校後,進行二次選拔。2024年首屆雷軍班招生30人,其中一半由高考直接招生,一半面向武大全校新生二次選拔。無論是通過哪種方式進入特色班,都對學生的高考成績或學科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去年雷軍班在山東的投檔線已接近清華北大的分數。

此外,還有一種是通過學科奧賽獲獎的方式直接進入特色班。2023級清華大學姚班學生中,超六成是競賽保送生。北京大學圖靈班也招收競賽保送生。

升學π丨這些班,不一般! - 天天要聞

進入這些特色班也並不意味着一勞永逸,學霸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學校會根據學習成績以及其他指標對學生進行動態調整。

高校特色班有啥不一樣?

既然是特色班,那跟普通本科班就得有所區別。這些特色班在人才培養在各個環節都是高配置,學生通常能享受到更多的資源。

升學π丨這些班,不一般! - 天天要聞

首先,這些特色班一般會配備最優師資力量,全程導師制,且注重科研訓練。如浙江大學圖靈班,在入學後給每位學生配備學業發展導師、確定專業後配備專業研究導師,實施全程化導師引領。大連理工大學王大珩班學生在本科一二年級加入了一些科研導向的基礎課程,三年級增設科研實踐課,就科研課題進行探索性研究等。

師從圖靈獎得主是一種什麼體驗?清華多屆姚班學子深有體會。姚期智院士會給學生上幾門課,並憑藉多年美國名校執教經驗,親自製定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

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並重的培養模式也是特色班的一大亮點。清華大學姚班實行「廣基礎、重交叉」的培養模式,大一不分班上課,大二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其中一個專業方向。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班採用兩年大工科通識教育+兩年專業基礎教育+兩年碩士專業教育。

高保研率也是特色班經常被提起的標籤。這些特色班大多開展本碩或本碩博貫通培養。北京交通大學詹天佑試點班實施「1+2+1+4」的本博連讀培養模式,學生可以在8年內完成本碩博學習。北京理工大學徐特立英才班採用「3+1+X」年本碩博貫通動態學制,本科第四學年可在導師指導下修讀研究生課程,提前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

記者注意到,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也越來越多的在特色班中體現。中國礦業大學孫越崎學院理工特色班,實行「一生一方案、一生一課表、一生一導師」。武大雷軍班採用個性化的學制選擇,更靈活的學分認定製度,讓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多元;本碩博自主定製,可100%具備保研資格,本博貫通年限6到8年。電子科技大學英才實驗學院全面推進「一生一案」,在導師指導下,學生可量身定製個性化課程及科研訓練方案。

不拘一格「育」人才,這些「寶藏級」的特色班,也是「學霸聚集地」,想要報考的考生可提前了解。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 天天要聞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覆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 天天要聞

3所「雙非」強校,都是行業領域的佼佼者,你更看重誰

高考志願填報過程,實質上是同分數段大學之間的比較,重點是專業、城市、學校實力與高考生個人需求等方面的權衡。高考成績處在550分--570分這個分數段,有不少很有實力的「雙非」高校,武漢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燕山大學就是其中的3所,在這3所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一本科生髮表14篇SCI論文?在讀博士:不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就不能叫「發表論文」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近日,重慶大學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14篇SCI期刊論文的相關信息引發社會關注。重慶大學稱,學校高度重視此事,已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核實,若發現不當行為,將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引發爭議的推文截圖起因是多篇官方賬號推文發佈了2023—2024學年度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重慶代表名錄,重慶大學化學工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