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作為一部指導領導階層的人文百科全書,「旅」的主體顧名思義當然是各層級的領導者或管理者,先秦時期當然就是那些諸侯貴族。既然是指這些人,當然不會講什麼遊山玩水之道。涉及諸侯貴族的「旅」,多是指異地為官、周遊列國之類的。故作為卦名的「旅」字,正確的理解正是「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稱,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謂之為旅」,而其主體則是羈旅之臣。由此可見,本卦的卦名「旅」的意思更精確點講就是異地為官,本卦所講內容概括起來則是羈旅為官之道。
「小,亨」,首先要明確一點,此處的「小」在我看來並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大小之小,相對而言何為大,何為小;何為小亨,何為大亨,根本沒有確定的界定標準。故此處的「小」不是對「亨」的形容,而是「亨」的前提。也就是說應該保持「小」的狀態,才能實現「亨」的結果。當然,「小」這種狀態是在「旅」這個大前提之下的。通俗點講就是羈旅之道,低調為先。低調點,才能在旅的過程中一路亨通。
「旅貞吉」,總體運勢上看,「旅」的結果是非常不錯的,結果大吉大利。《官場現形記》中那句「千里為官只為財」,以及俗話所說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雖然是對封建社會官場黑暗的描述,但是多少也說出了古代社會為官的本質。不論是為了那十萬兩雪花銀,還是為了個人價值的實現,亦或者是為人民服務。最終結果的實現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比較好的結局。換個角度說,「旅」的目的當然是為了獲得好的結果,追求目標的實現對於個人來說當然是大吉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