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後,回農村老家住幾個月,你就明白了

2025年03月31日10:10:28 育兒 1399

久在職場熬,忽返歸自然。

很大一批退休老人,其父母是農村人,或者自己小時候在農村待過。

對於農村老家,是有很多美好回憶的。

退休之前,就心心念念,要回農村住,空氣好,山水美,衣食住行的開銷也很少。

遠離了城市的燈火,快節奏,過上了慢慢悠悠的生活,這想起來就美滋滋。

但是我們不要急着得出結論,這平時回農村老家,也就待一兩天,大家都客套;要是常住農村,這是另外一回事。

有一位作家說:「繁茂的花草里,也有呲呲的毒蛇出沒。」

事情要一分為二來看,透過現象看本質。

退休之後,回農村老家住幾個月,你就明白了 - 天天要聞

01

退休後,回老家農村,需要一個重新適應新生活的過程。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忽然聯繫你,這時候你不能直接信任他。也許他在「失去聯繫」的這幾年,從好心人,變成了惡人。

一些騙子,就專門騙老熟人,就見證了這一點。

你要和老朋友好好相聚,那麼你就要重新認識他。對他的近況進行了解。

同樣,你多年都沒有融入到農村老家,那麼你就要重新去認識老家。不能用童年的印象,去決定老家的今天。

唐朝時的賀知章,外出做官多年。到了老年,才辭去官職,回到老家生活。

他感慨地寫了兩首詩。

第一,人口結構的變化很大。「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第二,周圍的環境變化很大。「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如果你沒有辦法適應農村,這就帶來一系列麻煩。尤其是偏遠山村,和城市大不一樣。

我的老家,在湘南的農村,是一個羅霄山脈的腹地。

村莊很偏,周圍是大山,因此手機信號不穩定。一些城裡人,到村裡,就很不耐煩。因為上網,很不順溜。而城裡人,習慣了隨時打開手機,看各種視頻,聊天等。

村裡的學校已經沒有了,人口也少了。因而小賣部也沒有了。買一包煙,一包鹽,要到隔壁村,走兩公里的路。

很多家庭,還是旱廁。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家都如此,也還習慣。但是在城裡待很多年的人,回到村裡,就無法習慣了,畢竟髒兮兮的樣子,讓人噁心。農村的環境,不是花錢打造的民宿,不會慣着你。

從車水馬龍的世界,忽然切換到安靜、偏遠、物是人非的地方,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勇氣,還考驗一個人的「適應能力」。

生物學家說:「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如果你無法重新適應農村,就會很難受;並且你的愛人,不一定和你是同村的人,他對你的老家,不一定喜歡。這夫妻不同步,矛盾就來了。

退休之後,回農村老家住幾個月,你就明白了 - 天天要聞

02

退休後,在農村住幾個月,就發現和當初想的不太一樣。

從你走出老家農村,到處打工,到你回到農村。期間起碼有二三十年吧。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到農村去,發現一系列的改變,是巨大的。

第一,鄰里關係,不再單純了。

小時候,我們端着一碗飯,可以到村裡的任何一戶人家去添菜。

孩子們可以自由嬉鬧,誰的孩子受一點小傷,是不會計較的。

到農忙的時候,有村民來幫忙,也不要工錢。

現在,農村人開始計較利益了。還多了心眼,笑你無,怕你有,嫉妒你退休了。

也不太歡迎有人來串門,很多院落,有高牆圍着,大門是防盜門。

第二,小農意識,仍舊很強。

你一個退休的人,萬一老家沒有菜地,你要種菜,動誰的土,都是惹禍。

荒地無人管,一耕有人爭。這現象,似乎千年不變。

一片地,可以種幾棵菜,不值幾個錢。但是你動了這塊地,就有人獅子大開口,要你給錢。

山裡的東西,你是不能亂動的。就是去撿蘑菇,到了他人的地,也要挨罵。哪怕對方不要的東西,你也不能用;你要買,人家還要你給高價。

你投資興業,就更糟糕了。周圍的人,常常會眼紅的。

第三,逢年過節的熱鬧,和平時的冷清,鮮明對比。

退休之前,你去農村老家,通常是過年過節的時機。

但是你常住農村,就是平時的日子。這時候,村莊的很冷清的。

看到遠行的人,都出門了。這在家的老人,就像心靈被掏空了。

第四,老家的敗落,是肉眼可見的。

在上世紀,農村要是有老人過世,這送葬的人特別多。

大家也會互相幫忙,女人們做飯,男人們抬棺。孩子們舉輓聯。

現在,農村有老人過世,很多外出的人,喊都不來。甚至要請城裡的一些專業隊伍,進行安排,直接給錢。

學校很少了,趕集不熱鬧了。一些村、鄉合併了,原來集市都撤銷了。

老人一旦生病,這就是大麻煩,驅車幾十里,才有醫院。並且,村裡不一定有小車。

第五,農村生活方式,規矩,和上世紀大不一樣。

幾十年之間,農村建房、分配田土、管理林地、選舉等,規矩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比方說,宅基地的管理,就規範多了,不能隨便私搭亂建。農村的井水不太好了,大家也用自來水,也要水費。

當你看明白了農村的變遷,這常住的想法,就不一定有了,也許是落荒而逃。

退休之後,回農村老家住幾個月,你就明白了 - 天天要聞

03

退休了,不僅僅是離開職場,還意味着人在迅速變老。

作為一個老人,應該綜合方方面面的因素,做好養老的規劃,不要輕易帶着某種不切實際的情結,去農村老家。

帶着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你會發現,漂泊是人生常態,也是優雅的姿態。

年紀大了,你的養老安排,還要問一問兒女們是否同意,別一意孤行。

年紀大了,要樂山樂水,還要樂心樂身。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 天天要聞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網信辦通報了一批有關網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典型案例,涉及惡意製作「沙雕動畫」短視頻、傳播未成年人軟色情、打造「網紅兒童」等共七大類。一起來看詳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實施之年。網信部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依託「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語猶如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對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想要養育一個內核強大、情緒穩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頻繁地說出一些特定的話語,為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能夠堅定自信、從容不迫。「我相信
免費三天! - 天天要聞

免費三天!

清明時節踏青出遊掃墓祭奠自駕出遊等出行活動增多為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天水公安交警請大家收下這份出行小提示- 放假時間 -今年清明節放假時間: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共3天。- 天氣情況 -請廣大群眾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氣象預報信息,注意行車安全。- 高速通行情況 -清明節期間4月4日0時-4月6日24時...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 天天要聞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拉斯維加斯,2025 CinemaCon影展,電影《梅根2.0》(M3GAN 2.0)發佈全新預告,影片製片人溫子仁,主演維奧萊特·麥格勞,還有30個「梅根」在現身。預告中,機械舞姬梅根伴隨着「插排姐」查普爾·羅恩的《Femininomenon》熱舞登場。《梅根2.0》故事發生在梅根(珍娜·戴維斯 配音)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