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是屬於郭靖的故事,作為書中唯一的主角,金庸是讓他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最初天賦平平的毛頭小子,終成一代北俠,屬實不易。
不過金庸故事的一大特點就是在寫好主角的故事的同時,他也十分注重對配角的塑造,《射鵰英雄傳》中就有不少十分出彩的配角,比如郭靖那師父,「北丐」洪七公就稱得上是郭靖江湖路上的引路人,若沒有他的悉心教導,就絕不會有後來成為大英雄的郭靖。

(蕭峰、洪七公劇照)
不過話說回來,洪七公的師父又是誰?他為何會有個「疾惡如仇」的人設?或許這背後也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一、嫉惡如仇的洪七公
「南帝」段智興、「北丐」洪七公、「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以及「中神通」王重陽是被合稱為「射鵰五絕」。
這五絕之中,唯有歐陽鋒是邪派,其餘四人都屬於是正派人設,說來那「東邪」黃藥師常被世人誤會,其實他的「邪」並非是「邪惡」的「邪」,只是說他這人不遵世俗禮法,我行我素罷了,他骨子裡也是個大俠。
但很明顯,黃藥師不是那種正兒八經的大俠,他不會像郭靖那樣路見不平便拔刀相助,他心中的俠義是隨性的。
而王重陽雖然是正派高人,又是天下第一高手,卻也極少有提到他懲奸除惡的事迹,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重陽宮裡閉關修鍊。
至於「南帝」段智興,他為人也不差,哪怕是出家之前,也絕對是正派之人,否則王重陽又為何會信任他,與他交換武功,繼而去對付歐陽鋒?

(洪七公、裘千仞劇照)
所以東、南、中三絕是正派,卻遠不如洪七公那般疾惡如仇,這一點在華山二論時就體現了出來。
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那裘千仞也想要來爭一爭「天下第一」的位置,只是他提前遭遇了洪七公,此時洪七公卻是對他嗤之以鼻,並且有些要在論劍之間就將他除掉的意思。
此時洪七公的態度是這樣的:「老叫化一生殺過二百三十一人,這二百三十一人個個都是惡徒,若非貪官污吏、土豪惡霸,就是大奸巨惡、負義薄倖之輩。我們丐幫查得清清楚楚,證據確實,一人查過,二人再查,決無冤枉,老叫化這才殺他。老叫化貪飲貪食,小事糊塗,可是生平從來沒錯殺過一個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其實洪七公要殺裘千仞也沒那麼簡單,但他這態度卻證明了他要拿下裘千仞的決心,他們二人之間並無私仇,何至於此?
自然是因為他師父教導他要懲奸除惡,如此一來,他師父又會是誰?
二、統一的世界觀
既然是洪七公的師父,那自然是活躍於射鵰時代之前的人物,從劇情邏輯上來看,《射鵰英雄傳》的故事是發生在《天龍八部》結束後,如此一來,洪七公的師父多半就是後天龍時代的高手了。
可金庸創作《射鵰英雄傳》在前,甚至在《射鵰》完結之後,他也不是立馬創作了《天龍八部》,因此兩部作品之間看不出什麼關聯。
不過多數人可能不了解,金庸的故事在連載版和三聯版中都是相對獨立的,然而到了新修版中,卻是被打通了世界觀。

(老三絕劇照)
甚至不只是「射鵰三部曲」之間的關聯更為緊密了,就連《天龍八部》與「射鵰三部曲」也有了關聯。
比如他在原著最後一回中提到段譽後來的人生,說是:「據大理國史籍記載:大理(史稱『後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號『日新』,後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號,其後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於其子段正興。段正興史稱『景宗正康帝』。」
注意金庸的措辭,是「據史料記載」,也就是說,段譽和段正興都是有歷史原型的人物,而這段正興的兒子,正是後來的「南帝」段智興,簡言之,段譽就是南帝的爺爺。
如此一來,洪七公的師父也完全有可能是登場于天龍時代的高手,而那高手則多半是一位連蕭峰也忌憚三分的強者。
三、蕭峰也忌憚的高手
連蕭峰也忌憚的高手有誰?
讀過原著的人都知道,蕭峰是實戰王者,在實戰中幾乎沒怎麼吃過虧,哪怕是以一敵多,他也總能殺出一條血路,聚賢庄一戰就證明了這一點。

(蕭峰、虛竹劇照)
少室山大戰時,面對游坦之、丁春秋以及慕容復的圍攻,他雖然表現得有些吃力,卻也談不上是「敗了」。
書中唯一能夠讓他吞下敗果的人,似乎也就只有一個掃地僧,那老僧着實是深不可測,但他也不可能是洪七公的師父,畢竟他登場時就已是風燭殘年的狀態,多半活不到洪七公活躍於武林之時。
所以除了掃地僧之外,還有誰讓蕭峰忌憚?
答案正是蕭峰那義弟虛竹。
少室山大戰,蕭峰與虛竹結義之時尚且不知義弟是武藝高強之人,直到虛竹出手降服丁春秋,蕭峰才感慨了一句:「原來二弟武功如此了得,倒萬萬意想不到。」
論硬實力,蕭峰怕不是後來集合了逍遙三老之力的虛竹的對手,他會如此感慨,也實屬正常。
而在新修版中,金庸也確實是讓虛竹成為了傳承丐幫神功的關鍵人物。
說是:「過得多年,丐幫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為人穩重能幹,人緣甚佳,群丐公議,推之為主。各人尊重蕭峰原意,送此人去靈鷲宮,先由虛竹考核認可,再傳他『打狗棒法』及『降龍十八掌』。這少年幫主不負所托,學得神功,又將丐幫整頓得蒸蒸日上,竟爾中興,丐幫自此便視靈鷲宮為恩人。」
若得虛竹傳功的這少年就是洪七公,那就說得通了,甚至洪七公身上會出現與丐幫毫無關聯的「逍遙遊神功」也變得合情合理了,畢竟虛竹就是逍遙派傳人,他會額外傳授徒兒一門帶有逍遙派特點的武功,也實屬正常。
而虛竹傳功之時多半也交代洪七公要心存正義,後來的洪七公才會不遺餘力地在武林中懲奸除惡,如此一來,一切的前因後果就解釋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