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 張素)僅有智能手機大小,集無人機與飛手定位、穿越機飛行畫面解析、飛手信息報備等多項功能於一體,可在半徑3公里低空空域內同時偵測定位無人機15架次以上;手持式無人機「察打誘」一體設備,通過頻譜感知、無線電干擾等技術,實現對無人機的身份識別、目標測向以及安防區智能化統一調度管控等……
5月14日至17日,以「新技術、新裝備、新質戰鬥力」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警博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展示多項新技術在警用裝備上的最新應用,包括上述滿足無人機與飛手定位、飛行軌跡追蹤、無人機處置等低空安全監管需求的新成果。

據知,本屆警博會為參展企業搭建了專門的新產品新技術發佈平台。主辦方相關負責人稱,希望充分發揮警博會平台作用,持續深化與國內外先進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務實合作。
本屆警博會還首次設立了智慧化無人裝備展區。從形態逼真的「警用無人ai(人工智能)偵測鳥」,到全新升級版巡邏防控機器狗,再到聚焦低空智慧安防技術的無人機偵測反制設備,以及車管智能導辦機械人、智能問答數字人、無人救生艇等……各種「超現代」新型裝備引得大批參觀者駐足圍觀。
近年來,低空經濟熱度逐步遞增,有望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大力推進低空經濟這一戰略新興產業的同時,如何確保低空經濟安全健康發展,受到與會各方關注。

本次警博會設有「無人機應用與反制技術」論壇,來自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杭州市公安局、海南省公安廳、航天電子、上海特金等機構的專家展開研討。與會代表認為,低空經濟正在經歷從戰略布局到產業爆發的關鍵時刻,低空旅遊、空中交通等新業務不斷湧現,催生出龐大的需求和潛力。與此同時,空域資源開放與飛行活動激增對社會治理、安全防控提出更高要求。
專家稱,安全是低空經濟騰飛的首要基礎條件,只有安全的低空,才能承載各類低空飛行器的大範圍飛行。護航低空經濟發展,需要構建低成本的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和監管體系,形成對各類型低空目標包括「黑飛」無人機的有效監管處置能力,依託綜合監管服務平台建立管理協同,為安全監管奠定堅實基礎。
「要以新技術、新裝備賦能警務低空管理新質戰鬥力提升」,上海特金董事長姜化京在會上發表專題演講時稱,面對城市電磁環境複雜、信號傳播模型難以確定、無人機信號強度低、算力和網絡要求高等難題,他們將tdoa(到達時差定位技術)網格化技術產品化,推出相應的tdoa城市級網格化無人機管控解決方案,「可應用於社會公共安全各個領域,實現精細化低空空域治理」。
專家建言,要通過構建統一管理平台、加強技術攻關、完善基礎設施和法規體系、培育市場模式以及強化產學研協同,推動低空經濟實現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助力其成長為國民經濟的新增長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