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碰撞」科技 元宵節「吃玩游」翻出新花樣

  湯圓與火鍋「混搭」,非遺和文創「聯動」,花燈和科技「融合」……正月十五鬧元宵,在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個元宵節,各地消費市場延續春節以來的熱潮。「吃玩游」有了更多新花樣,消費活力在節日的煙火氣中持續提升。

  「吃」出新味道

  臨近元宵節,位於天津市和平區山東路的狗不理總店人聲鼎沸,服務員在廳堂里穿梭不停。這些天,日均進店顧客達到3000人左右,每天翻台約10次。

  元宵節前,顧客在狗不理總店就餐。新華社記者宋瑞 攝

  為迎接元宵節,狗不理在傳統五仁和黑芝麻湯圓的基礎上,推出巧克力、木糖醇等新口味湯圓,以及不同包裝禮盒的湯圓禮品,滿足各類消費者的需求。目前,新品已在狗不理旗下各大門店上市。

  狗不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曉濤說,元宵節承載着人們期盼團圓、幸福的美好寓意,公司希望讓消費者品嘗到狗不理的純正「老味兒」,也能感受到食品中蘊含的濃濃年味。

  在山城重慶,湯圓和火鍋的「混搭」帶來全新的味蕾刺激。2月11日,重慶涪陵美心紅酒小鎮景區內張燈結綵,一個個小湯圓在熱辣的火鍋里翻滾。遊客們圍着火鍋,一起品嘗這道特別的「湯圓火鍋」。

  「我們將重慶火鍋的麻辣鮮香與傳統湯圓結合,推出火鍋湯底煮湯圓的創新吃法,受到客人們青睞。」美心紅酒小鎮營銷部經理徐李說,景區還貼心準備了甜口和辣口兩鍋「湯圓火鍋」供遊客選用。

  互動沉浸式餐廳龍鳳呈祥·禧筵店試營業期間,精彩劇目正在上演。(受訪對象供圖)

  位於重慶的互動沉浸式餐廳龍鳳呈祥·禧筵店,自春節試營業以來生意火爆。台上,身着漢服的演藝人員在夢幻的舞台布景里翩然起舞;台下,遊客一邊欣賞舞劇一邊品嘗美食。餐廳主理人楊興義介紹,演出以梅蘭芳先生經典劇目《龍鳳呈祥》為靈感,講述三國時期劉備與孫尚香的愛情故事,時長100分鐘,每幕戲結束後都有上菜環節,菜品是精心設計的融合菜,遊客還可與演藝人員互動,更有參與感。

  在湖南長沙,中華老字號火宮殿坡子街總店在元宵節前推出特色套餐,其中一款老酸奶上面用可可粉「印」着不同的祝福語,吸引不少年輕人下單、拍照。長沙火宮殿運營部經理龍維說:「對於節日美食,現在的消費者不僅要好吃,還要有互動感、儀式感。」

  「玩」出新精彩

  正月十四,湖南省汨羅市長樂鎮狹長的街道上人潮湧動。「咚咚鏘」的鑼鼓聲響起,在街道中央行進的小戲台上,穿着戲服的演員們根據故事情節擺出各種造型。這便是當地特色的元宵節民俗活動「長樂抬閣故事會」。

  湖南省汨羅市長樂鎮「長樂抬閣故事會」民俗活動現場。(胡清 攝)

  如今,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的「長樂抬閣故事會」開始求新求變:在主題上,既有托塔天王等傳統故事,也有反映航天飛船等科技成果的新故事;在形式上,有的戲台採用雙層電動旋轉抬閣的新技術,人物造型交替呈現、更有動感。

  在長樂鎮開辦甜酒製作工坊的熊湘和說,「故事會」越來越精彩,還有不少年輕人搞直播、拍短視頻,每年元宵節期間都會吸引幾萬名遊客涌到小鎮,商戶們的生意紅紅火火。

  好玩的還有很多非遺技藝。從春節到元宵節,從糖畫、麵塑、剪紙到木雕、年畫、棕葉編,各種非遺文創產品、非遺體驗活動讓更多消費者樂在其中。

  這是天津古文化街楊柳青畫店展示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安子寧 攝)

  孩童提着魚燈玩耍、婦人抱着一大碗元宵、畫中人敲鑼打鼓……元宵節期間,走進天津古文化街上改造一新的楊柳青畫店,融入經典年畫元素的冰箱貼、紙雕、擺件等文創產品琳琅滿目,吸引不少顧客駐足觀賞。

  畫店經理楊凱說,寓意吉祥的楊柳青木版年畫有傳統、有內涵,在逢年過節時歷來被老百姓青睞。隨着非遺文創的興起,越來越多年輕人對融合年畫元素的創意產品產生興趣,「傳統文化融入了大眾生活」。

  「游」出新場景

  「賞花燈」是元宵節必不可少的民俗。京杭大運河南運河畔,位於天津市西青區的楊柳青古鎮景區,華燈璀璨、移步換景。一邊是鬧元宵猜燈謎、文創市集的「國潮范」,一邊是群眾文化隊伍展演、非遺項目體驗的「文藝范」。

  「元宵節前的周末,我們特地帶着孩子來賞花燈,整個古鎮『游購娛』業態豐富,真是不虛此行。」天津本地居民高先生說。

  天津市西青區文旅局副局長任震懷說,楊柳青古鎮通過設施更新、街景美陳、文化展現、互動體驗,讓遊客願意來、留得住,預計元宵節期間古鎮的客流量會持續走高。

  重慶市銅梁區奇彩夢園景區的火龍表演。新華社記者黃偉 攝

  在重慶市銅梁區奇彩夢園景區,絢麗的龍燈和非遺表演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在孫悟空形象的燈組前拍照的遊客楊進說,去年《黑神話:悟空》遊戲和今年春節《哪吒之魔童鬧海》電影爆火,這些展現傳統神話故事的花燈也成了最熱門的打卡點。

  同時,科技助力讓「賞花燈」更加炫酷。位於湖南湘江新區的華誼兄弟(長沙)電影小鎮,40多組大型主題燈組形成的「花燈大世界」里,不僅展示了長沙銅官窯、錦鯉、芙蓉花等國風元素,還打造了一條沉浸式光影通道。

  這是在華誼兄弟(長沙)電影小鎮舉辦的2025年長沙新春燈會現場。新華社記者白田田 攝

  長沙市民陳女士帶着4歲的女兒在「會眨眼」的湖湘美人花燈下拍照打卡。陳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元宵節花燈既有本土文化特色,又有科技感,還可以逛電影小鎮,讓人一次游不夠。」

  湖南湘江新區宣傳工作部文旅產業發展處處長潘振興認為,今年春節和元宵節期間,各地的大型燈會呈現「文化+科技+娛樂」等融合形態,這釋放了文旅消費新潛力,推動很多城市、景區從「網紅」變為「長紅」。

  記者:白田田、宋瑞、李曉婷

  策劃:徐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