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助力中國真菌研究在「一帶一路」上開花結果

2025年05月08日14:50:24 科學 1601

走進貴州大學農學院實驗室,空氣中瀰漫著新鮮菌菇特有的泥土芬芳。來自印度、泰國和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們端坐於操作台前,在無菌氣流環境下小心翼翼地分離純化菌種,為後續研究做準備。

地處中國西南的貴州省氣候濕熱、雨量充沛,為菌類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當地「靠山吃山」的飲食傳統中蘊藏着豐富的野生菌資源,這使貴州的研究人員具備了天然的科研優勢。

因塔志(entaj tarafder)2023年從印度加爾各答大學博士畢業後來到中國,於貴州大學農學院進行真菌學博士後研究,希望將在這裡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家鄉的菌菇種植。

在農學院植物病理學專家王勇教授的指導下,因塔志深入鑽研菌物分類學與生態學,探索其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前景。

去年寒假,因塔志回到家鄉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指導當地農戶開發農田、培育食用菌、防治植物疾病。一個月時間裏,他舉辦的「博士村長」講座,吸引了100多名當地農民和學生參加。

這項活動是貴州大學國際學生返鄉助農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鼓勵留學生將現代農業技術帶回故土,通過推廣綠色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幫助農民增收。去年,該項目參與者也曾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開展類似實踐。

在加爾各答大學的教室里,因塔志舉起一個菌袋向學生們展示:「你們知道嗎?在中國,這麼小的一個菌包能產出500克食用菌。」儘管菌菇產業化種植在印度東部尚處起步階段,但他發現當地群眾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越來越多農民開始將菌菇視為食物來源和增收渠道。」因塔志告訴記者,在喜馬拉雅地區丘陵地帶做田野調查時,農戶們圍着他不斷提問。「他們迫切想了解食用菌栽培技術——該控制溫濕度?如何防治病害?」

由於貴州與印度的氣候存在差異,因塔志特別針對加爾各答的高溫環境調整了種植方案。「這裡冬季相對溫暖的氣候反而更利於菌菇生長。」他解釋道。「我運用專業知識指導農戶種植高附加值食用菌,傳授低成本、環境友好的培育方法,既增加收入又減少對傳統作物的依賴。與此同時,我還教會他們病害防治方法。」

來自泰國的查達(chada norphanphoun)是貴州大學農學院真菌學博士後,她說,「雖然我的學習更偏向於研究領域,但希望我的研究成果最終能夠幫助農民應對農作物病蟲害,從而提高糧食產量惠及於民。」

因塔志指出,誤食野生菌中毒問題不僅存在於中國,在印度和歐洲同樣頻發。下一步,他計劃在印度開展公眾教育活動,指導民眾準確鑒別食用菌與毒蘑菇。(記者 楊軍 劉伯千 編譯 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

原文見5月8日中國日報旗艦版8版、國際版6版 英文鏈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505/08/ws681c01e6a310a04af22be027.html

貴州大學助力中國真菌研究在「一帶一路」上開花結果 - 天天要聞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着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裏,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