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賦能女科學家?大灣區科學論壇上,她們建議→

2024年11月18日02:42:05 科學 1354

「在我們出海的團隊里,從首席專家、骨幹學者,到青年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其中都有女性的身影。」

在11月17日舉行的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女科學家分論壇上,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實驗室(廣州)、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教授唐丹玲自豪地說道。

如何賦能女科學家?大灣區科學論壇上,她們建議→ - 天天要聞

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女科學家分論壇。

為分享前沿科技成果和個人成長曆程,優化女科學家科技創新環境,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女科學家分論壇邀請9位女性科技工作者進行主旨報告與圓桌討論,圍繞如何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大灣區科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對女科技工作者的賦能等話題展開探討。

「最強大腦」「乘風破浪」

她力量」助力前沿創新

人工智能算法已經發展了數十年,為什麼近幾年迎來了爆發性的成果?算力的提升是一個重要推手。」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主任盧宇彤分享了人工智能與超級計算大數據融合發展的前景與機遇。

她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憑藉對複雜高維空間的快速處理能力,極大縮短了計算的時間,已經被廣泛應用於科學研究。「但它在用於科學計算的時候,精度依然不夠高。」盧宇彤表示,科研工作者正在把超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融合,搭建科研平台解決實際應用問題。

除了「超級大腦」,「她力量」在深海同樣得到彰顯。

深海油氣資源怎樣精準探測開發,海底滑坡、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如何及時監控?女科學家分論壇主旨報告環節,唐丹玲分享了團隊最新開展的海洋重力儀研發進展。

「由於衛星數據無法對水下情況進行探測,水下導航常常依賴水面測量數據進行修訂。一旦海洋環境發生變化,數據準確性就會受到影響,甚至誘發危險。」唐丹玲介紹,為了提升深海探測的準確性,她和團隊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發新型的海洋重力儀,依據重力分佈特徵和變化規律,探究深海構造。

從事海洋生態環境衛星遙感等研究數十年,唐丹玲深知海洋科考任務條件艱苦,可這幾年她發現,身邊的女性科學家身影逐漸多了起來。「我的團隊里有近三分之一的研究人員都是女性,是實驗室里女性比例最高的科研團隊。」她鼓勵年輕女性科學家,要將個人研究興趣與國家、區域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勇敢邁出第一步,實現個人的夢想。

如何賦能女科學家?大灣區科學論壇上,她們建議→ - 天天要聞

2024大灣區科學論壇女科學家分論壇。

破解「女科學家去哪了」

呼籲更多政策資金支持

「全國科技工作者中,女性佔比與男性基本一致,但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佔比中,女性只佔6%。」主旨演講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陳春英提到的一組數據引發了不少在場女性科學家的討論。

「女科學家去了哪裡?」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博士生導師趙靜表示,女性科研工作者在本職工作外往往還承擔著照顧家庭、養育子女等責任。「在人才成長與考核的周期里,應當給予女科學家,尤其是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多的時間。」她說。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作物生物安全基礎科學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楊青表示,男女之間在智力與科研素養上並不存在差異,除了要鼓勵女性科研工作者積极參与社會活動,敢於突破創新之外,友好的外部環境同樣重要。

對此,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陳燕結合個人求學與工作經歷建議,可以為女性科學家提供資金、政策等支持,進一步拓寬女性在前沿科技創新領域的機會和空間。

采寫:南方+記者 陳子陽

攝影:南方+記者 許舒智

【作者】 陳子陽;許舒智

大灣區科學論壇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 天天要聞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 天天要聞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釋制冷機獲國際訂單,將批量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標誌着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核心裝備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釋制冷機稀釋制冷機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IT之家註:-273.15℃)的極低溫運行環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 天天要聞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佈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