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或將成為救星?基因編輯帶給人類無限希望

2024年03月23日18:25:29 科學 1015

隨着科學的進步,人類對生命和自身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其中最重要的認知就是對基因的深層次解碼。科學家們在上世紀開闢了一個偉大的工程,即人類基因組計劃,這是一項包括中國科學家參與,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被譽為與發明原子彈、阿波羅載人登月並列的三大工程之一。

豬或將成為救星?基因編輯帶給人類無限希望 - 天天要聞

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核心是完成對人類2.5萬個基因的30億個鹼基對解碼,繪製出人類基因圖譜,達到破譯人類遺傳信息的目標。

這項偉大的科學工程於2003年基本完成,從此為人類發展史樹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事實上,這項工程的成果正在越來越深入的影響着人類的進程,從食品結構的改變,到醫療、藥物、健康與長壽的探索,都取得了長足進展,而且對探索回答人類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的終極目標也起到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在深層次了解基因的基礎上,通過基因編輯,改變生物的一些特性,從而讓人類得到更健康快樂的享受,是基因工程中重要的目標之一,這項工程有時被稱為轉基因。正是所謂的轉基因,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爭論和反彈,一些人認為,這樣的事情是違背自然規律,有人還把這項工作提升到數典忘祖的道德層面,更有甚者將轉基因貼上反人類、種族滅絕的陰謀論標籤。

豬或將成為救星?基因編輯帶給人類無限希望 - 天天要聞

事實上,迄今為止,所有的基因編輯工作都在造福人類,反對者聲淚俱下指責轉基因危害人類的所謂證據,都是捕風捉影的想像,還有不少為了個人或團體利益而編造的謊言、謠言。這些,全世界主流科學家都通過個人或聯名進行了批駁和闢謠,但還有許多人就是不信。

由此,我實在不願陷入這種無聊的論戰,許久都沒有再發轉基因之類的文章了。但今天看到一個消息,還是忍不住再來說幾句。

新華社報道,美國馬薩諸塞綜合醫院3月21日發佈消息稱,專家們已成功將一隻經過基因編輯的豬腎臟移植給一名男子,他是一名腎病終末期患者,如果不換腎就會很快死亡。這名男子得到豬腎後恢復良好,將很快出院。

這則消息在網絡上低調的曇花一現,很快就會被鋪天蓋地的各種大國情懷所淹沒。但就是這朵小小的浪花或者說泡沫,給了我很大震撼:這很可能又是基因工程帶給人類的一大福音!

豬或將成為救星?基因編輯帶給人類無限希望 - 天天要聞

據網絡資料統計,全世界腎病患者高達8.5億人,由於腎臟壞死而必須通過血液透析續命的人多達數百萬乃至千萬,僅中國正在依靠血液透析續命的患者就有百萬之多。這些人之所生存質量很差,苦苦掙扎,如果能得到一個健康的腎源換掉自己的壞腎,就會獲得新生。

但能幸運得到腎源換腎的眾多腎衰患者寥寥無幾,更多的患者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生命過早終結。如果能在不久的將來,豬腎能夠普遍用於人體,這是多大的福音啊。當然這顆豬腎並非普通豬腎,而是通過基因編輯讓豬的腎臟適合人類移植。

這種研究並非一蹴而就,早在幾年前,經過基因編輯的豬腎臟就被移植在猴子身上,後來又移植給一位腦死亡的患者,均取得了成功。在這樣一步步推進基礎上,今天終於實用到了需要的人體上。

豬或將成為救星?基因編輯帶給人類無限希望 - 天天要聞

這項科學成果,預示着將來會有千千萬萬的豬腎臟提供給需要的人們,由此挽救許多由於腎臟壞死的患者們的生命。非但如此,基因編輯豬渾身都是寶,其心臟、肝臟、肺臟等都可能用於人類,我看到了換豬腎這朵小小科學浪花映射出來的是多麼偉大的前景啊,所以,我忍不住要說一說。

而這偉大的福音又是建立在基因研究基礎上的基因編輯技術,是人類通過基因編輯改變了豬的基因中某些特質和片段,讓人類機體能夠接受這種異體移植,少出現免疫性排斥,從而頂替了人體中已經壞掉的器官。

我不知道那些反對轉基因的人對這項科學成果是不是也反對,因為這些人思想深處是復古,認為只要動了祖宗留下的奶酪就是數典忘祖。但這裡存在一個悖論,祖宗要延伸到什麼年代才算呢?因為所有人類祖宗都源自古猿,更久遠的祖宗是像老鼠的哺乳動物始祖獸,再往上溯就到爬行動物、海洋生物、原始細胞了。

豬或將成為救星?基因編輯帶給人類無限希望 - 天天要聞

而這些老祖宗本身基因就一直在變異和進化,只不過是自然選擇中的突變或漸變而已。科學就是人類對自然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並加以利用,讓人類得到更多的好處。基因工程也是人類對自然規律認識基礎上的利用,是將生物的自然變異和進化朝着人類所需要的方向提速。

當然,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科學也不例外,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能被壞人利用損害人類,因此,對基因編輯技術進行科學的監管是必要的。但如果對在嚴密監管下的基因編輯技術,並且被權威科學機構認證為安全可靠的技術也一概反對,並加以污衊和黑化,就有反人類之嫌了,不但干擾了人類進步,也傷害了自己和自己的子孫後代。

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原創文章,請尊重作者版權,感謝理解支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 天天要聞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月球正反面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關鍵謎題?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日前正式發表了中國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任務的又一重大科學成果。該成果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殼-幔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信息。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團隊對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帶...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電子元器件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壽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許多因素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實際使用壽命。那麼哪些因素會容易影響到其壽命呢?一 過載與過壓當電子元器件所承受的電壓或電流超過其額定範圍時,容易造成內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 連日來,在蔚藍色的南海北部,我國科研人員在「向陽紅10」號科考船上,成功開展了多種類型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器科考試驗。由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牽頭,聯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及科普機構開展的「深藍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風吹浪打中,實況檢測了各種無人科考設備的「i3」性能——創新...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 天天要聞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東方紅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個科考航次實現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船結束「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 天天要聞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圖為在鹽池灣濕地生態監測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卵孵化。(資料圖)肅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0日電(呼和巴爾斯 朱倩)近日,鹽池灣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濕地生態監測中,再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