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天寶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現兩種珍稀物種

2023年07月17日19:01:05 科學 1487

近日

永安天寶岩國家級

自然保護區調查人員

在日常巡山和資源監測中

驚喜地發現

「盔花舌喙蘭」和「巨叉深山鍬甲

兩種珍稀物種

福建永安天寶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現兩種珍稀物種 - 天天要聞

盔花舌喙蘭。陳鵬飛 攝

此次發現的盔花舌喙蘭,一葉片單生,已經結果。屬蘭科植物,是一種陸生蘭,高5--13厘米,花粉色或白色,具半球盔狀中萼片得名。系2016年在福建武夷山發現的新種植物,此前只在模式產地--福建武夷山、泰寧以及浙江省江西省等地少量分佈,種群數量十分稀少。此次驚現天寶岩自然保護區,成為了永安市首次發現的舌喙蘭屬植物。

福建永安天寶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現兩種珍稀物種 - 天天要聞

巨叉深山鍬甲。陳鵬飛 攝

天寶岩自然保護區發現的另一種珍稀物種系大型甲蟲「巨叉深山鍬甲」,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為雌性成蟲,體長約40毫米,體色為暗褐色。據調查人員介紹,巨叉深山鍬甲和其它甲蟲一樣,是完全變態昆蟲。雌雄成蟲形態差異較大,雄性成蟲最突出的地方在於其具有修長且彎曲的大顎,十分威武霸氣,是目前國內公認的體型最大的深山鍬甲之一。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 天天要聞

專家分析颱風「丹娜絲」三個特點 登陸後影響時間或拉長

中國藍新聞 浙江之聲記者 徐欣悅今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熱帶風暴級),今天13時中心位於溫州偏東方向約118公里的海面上,預計將於今天傍晚到夜間在台州到寧德一帶沿海登陸。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胡堯文介紹,目前看,儘管颱風強度不強,但有三個特點要特別關註:一是路徑罕見,作為第一個從南海穿過台灣海峽再可能登陸浙...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 天天要聞

「泰山獎」得主盧煜明,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盧煜明被認為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下一個中國科學家」。撰文丨凌 駿責編丨汪 航近日,歐洲科學院官網在線更新院士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教授在列。盧煜明院士是全球無創產檢技術的奠基人,他耗時22年開發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NIPT)」技術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個國家落地應用,每年為全球孕婦...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 天天要聞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院士相聚上海,預測未來50年科學發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偉等眾多科學家和青年科研人員相聚上海黃浦江畔,參加「未來科學大獎十周年慶典·科學峰會」。這場峰會聚焦科學未來發展趨勢,在對話環節請科學家預測未來、寄語青年。西湖大學校長、2017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施一公院士認為,AlphaFold(阿爾法摺疊)人工智能系統的問世,改變了生命...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 天天要聞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成年人大腦中能否產生新生神經元?對於這一問題,神經科學家已經爭論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紀之初,被譽為「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的神經組織學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認為,成年人的大腦細胞是固定、終末化且不可改變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神經科學家都認為在兒童時期過後,人類的神經元就已經全部成熟。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