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謝謝你沒垮掉!

2023年01月26日17:45:11 科學 6545

「小破球」有錢了、大明星願意演了、吳京也回來了……可《流浪地球2》上映之前,有多少人在擔心它狗尾續貂?

當年《流浪地球》橫空出世狂攬46.87億票房,「為中國科幻打開了一扇大門」,2019年甚至被稱為「中國科幻元年」,可4年過去,無人能出其右。「續集向來不討好」,何況是從「中國科幻電影天花板」再出發。

《流浪地球2》:謝謝你沒垮掉! - 天天要聞

「小破球」沒垮

升級到2.0版

萬幸,郭帆導演抗住了,《流浪地球2》沒有淪為資本的「圈錢ip」,甚至華麗升級為2.0版,第一部的坑填上了,硬核科技的大場面令人嘆為觀止,電影里「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天空電梯炫酷壯闊、無人機叛亂的大空戰足以比肩好萊塢頂級科幻片、山體崩塌般墜落的空間站真實得令人窒息。

《流浪地球2》:謝謝你沒垮掉! - 天天要聞

第一部因為窮,被冰封的地球鮮有大場面,而《流浪地球2》處處能感受到「熊熊燃燒的經費」,月球逼近,潮汐混亂引發的海嘯山崩地裂;與隕石擦肩的自由女神像和沉入水底的殘破鳥巢;被廢棄的空城上海……劉慈欣說好的科幻電影「就像未來的紀錄片」,電影不但做出了突破想像的未來科技場景,最可怕的是過於逼真的末日世界,人類熟悉、熱愛的一切被摧毀了。

不得不承認,《流浪地球2》代表了中國電影工業的頂級水準,完全不是四年前可同日而語,電影中吳京和劉德華可以「年輕20歲」,甚至去世的達叔通過cg製作參加了「劉培強的婚禮」。

「小破球」沒有垮,升級之後的它足以碾壓眾多好萊塢科幻大片,不是靠頂尖的高科技特效,是立意、人文思想和精神內核。科幻只是《流浪地球2》的外衣,郭帆是個「貪心」的導演,近3個小時的電影所要表達的不是俗套的「英雄拯救世界」,他想說的很多。

危機爆發動亂開始

173分鐘拴住了觀眾

《流浪地球2》是三線並行的敘事方式,吳京飾演的宇航員劉培強、李雪健飾演的聯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和劉德華飾演的科學家圖恆宇,分別代表了英雄、外交和科技,三方交叉推進劇情,構建起了宏大的末日世界觀。故事從太陽危機剛剛爆發開始,人類為了避免地球毀滅,決定開展移山計劃,建造1萬個行星發動機,帶着地球離開太陽系。長達2500年、耗資巨大的工程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一些國家掀起動亂,反對者主張用「數字生命」技術讓人類在虛擬世界永生,甚至採取極端手段大搞破壞。

危機-阻力-化險為夷,173分鐘的時長是對觀眾耐心的巨大挑戰,郭帆是個非常優秀的商業片導演,完全按照好萊塢模式精準拿捏了興奮點和小高潮。「數字派」炸毀太空電梯、各國打退堂鼓、中方代表力挽狂瀾、月球行星發動機損毀、核彈炸月球,一波接着一波,輔以「東北大碴子味」的劉培強搞笑師父和親人患病的催淚彈,把觀眾牢牢栓在了座位上。

《流浪地球2》:謝謝你沒垮掉! - 天天要聞

吳京沒垮

不動手也很催淚

當年曾有人吐槽吳京在《流浪地球》演了的是「太空戰狼」,這一次他也沒垮掉,而是「慫了」,慫得真實可信。劉培強不是無所不能的英雄,只是平凡的丈夫和父親,末日來臨,妻子身患絕症,他無助、焦慮,為了讓家人進入地下城避難,參加領航員選拔。除了「保衛太空電梯」的動作場面,吳京這次幾乎都在演文戲,對妻子韓朵朵的愛、對兒子的不舍,決定犧牲自己時的義無反顧有催人淚下的力量。

劉培強在成為「中校」前,首先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軟肋的人,看到面試領航員失誤,他一臉疲憊地對病床上的妻子說:「今天我很想你。」「無助的劉培強」反而會激起觀眾的極大的共情,大時代面前,平凡的我們都是滄海一粟,常有心無力,可為了愛的人依舊努力打拚。

《流浪地球2》:謝謝你沒垮掉! - 天天要聞

劉德華沒垮

演繹悲哀老父親

劉德華也沒有垮掉,他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官宣劉德華的角色時,這個「瘋狂科學家」聽起來很像「終極大boss」,有人擔心他會成為單薄的「邪惡符號」,為了給車禍去世的女兒完整的「數字生命」,不惜用全人類陪葬。可他沒有,我們低估了郭帆,也低估了劉德華,他雖然是「數字派」,卻為挽救人類犧牲,他的「數字女兒」成了拯救人類的「一把鑰匙」。

這一次很多人忘記了「劉德華」,絕大多數時間他蒼老又憔悴,陷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失去了神採的眼睛,花白的頭髮,帶着哭腔喊出「我已經14年沒見過女兒」的時候,電影院里想起抽泣聲。《流浪地球2》里沒有絕對的反派,無論劉培強,還是圖恆宇,都不是簡單的「英雄」與「惡魔」化身,相反,他們的人設核心都是愛。《流浪地球2》科幻鋼筋鐵骨下包裹的是柔軟的親情、友情、愛情,人類依靠科技進步,但愛是向前的希望和動力。

《流浪地球2》:謝謝你沒垮掉! - 天天要聞

李雪健不會垮

他是最重要的一環

吳京和劉德華演出了「人間至愛」,而李雪健塑造了「大國之愛」,在人類命運的分叉路口,他用「股骨的故事」號召全世界團結起來,互助共渡難關。電影中,中國力主帶着地球「流浪」,也有了挺直腰桿說話的底氣,聯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要面對各種外交上博弈。有評論說,李雪健為代表的主旋律戲份有點多,但其實他才是電影最重要的一環,象徵著中國人使命、責任和擔當。世界不是某一個人拯救的,從劉培強和圖恆宇身上可以看到中國式的親情觀念,愛與陪伴,周喆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代言。如果沒有他,描寫個體小情小愛的《流浪地球2》只是個還算好看的「爆米花電影」。

「中國航天飛行中隊」帶頭,全世界300位50歲以上的宇航員自願飛往月球,眼望家鄉,按下核彈引爆器,這是《流浪地球2》最催淚,又最熱血的一幕。「小破球」沒有像好萊塢大片那樣,塑造救世主,讓中國人拯救全世界,而是打造了一場「科幻美夢」,訴說親情的可貴、愛的力量和中式的家國情懷。

「小破球」,謝謝你沒有垮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着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裏,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