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太狂妄,自己限制了眼界,竟然把上古高科技視為草芥

2022年07月01日13:28:02 科學 1272

人類太狂妄,自己限制了眼界,竟然把上古高科技視為草芥 - 天天要聞

首先是建築科技。金字塔具體是怎麼建成的,直到今天人們的認識還一塌糊塗。構成金字塔的那些石塊的重量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更超出我們所認識的幾千年前的生產力。一般都認為使用了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的重型提升機械把那些石塊壘起來的,當然老嚴喜歡標新立異,有自己的想法。

這想法便是從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沙丘得到的靈感。沙丘是狂風把黃沙吹到空中之後再掉下來,自然形成的。那麼遠古的人們會不會製造一種超級龍捲風,把石塊卷到空中,然後讓它們自然掉落,從而形成金字塔呢?當然老嚴自己也知道,這個設想有點匪夷所思。而且埃及金字塔的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結合非常嚴密,連最薄的刀片也插不進去,這似乎也在無情攻破老嚴的設想。因為自然掉落總會有些損傷,結合不會那麼嚴密。

人類太狂妄,自己限制了眼界,竟然把上古高科技視為草芥 - 天天要聞

第二方面就是宇宙科技了,準確地說,金字塔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宇宙的認識。老嚴一貫認為上古時期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比我們今天的程度還高,他們並不認為天圓地方,而是非常清楚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一顆星球,是太陽系的一顆星球。他們對宇宙的認識也體現在了金字塔中。比如有科學家計算出來,塔高乘10的9次方就等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塔基的周長按照某種單位計算的數據恰為一年的天數,等等。

第三方面是金字塔體現了很多數學方面的科技,比如出現了世界最早的圓周率,計算的數值和位數跟我國數學家祖沖之非常吻合,然而祖沖之是南北朝時期的人,比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年代晚了近三千年。

人類太狂妄,自己限制了眼界,竟然把上古高科技視為草芥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涉及到的我們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科技還非常多。我們知道的,比如金字塔的尺寸剛好利用了地球重力,這也是金字塔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最主要原因。我們不知道的,比如金字塔建造具體有什麼作用,很多人認為是埃及法老的墳墓,但是很明顯,埃及法老是利用了現成的金字塔作墳墓,而不是因為需要墳墓而建造了金字塔。很直觀的證據就是,在胡夫的木乃伊下面,還隱藏着另一具屍體,沒人知道是誰,但從年代推斷是在胡夫之前放進去的。

埃及金字塔從各方面體現出了讓我們嘆為觀止的科技。如果當代的人們仿造一座金字塔,不一定就能完成。因為有一些數據和地球和宇宙之間的關係,我們並沒有弄清楚。而這些數據也讓人們把金字塔的功用和宇宙聯繫在了一起。在全球各地有大量的金字塔遺迹,這肯定不是巧合,這些金字塔之間也許原本是互聯的,也許是向宇宙深空發射信息的,當然也有人認為它們也許原本就是宇宙飛船。

人類太狂妄,自己限制了眼界,竟然把上古高科技視為草芥 - 天天要聞

金字塔只是遠古建築遺迹中的代表,在地球上還有其他讓我們看起來覺得不可思議的遠古建築,其他方面都不用說,僅僅是建造方法就讓我們自嘆弗如。因此可以確定,在遠古時候的地球上不但有高科技現象,而且那些高科技是我們今天還沒有能達到的。

在文字記載方面,可以說是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最為詳細的就是蘇美爾泥板文書的記載。當然總有人質疑泥板文書的真實性。老嚴想說,就算有人造假,要搞出二十多萬個泥板來,那也太浪費人力物力了吧。而現在已經出土的泥版文書就有二十多萬塊,沒有發掘出來的還不知道有多少。

人類太狂妄,自己限制了眼界,竟然把上古高科技視為草芥 - 天天要聞

古代蘇美爾文明的科技,集中體現在對宇宙的認識。他們把地球和月亮分別看作一個行星,而不是像我們認為的那樣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他們認為包括地球月亮和太陽,太陽系一共有十二大行星。我們今天已知的這個星球系統,包括地球,月亮,太陽,金木水火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一共十一個。但是天文學家們通過電腦模擬或者引力計算,都顯示出有第十二顆行星,然而通過我們現有的技術手段並沒有見到過這顆行星。而蘇美爾人不但篤定有這麼一顆星球的存在,甚至畫出了軌道運行圖:

人類太狂妄,自己限制了眼界,竟然把上古高科技視為草芥 - 天天要聞

他們把這顆行星命名為尼比魯星。從上圖就可以看出,這顆星球的公轉軌道有一段是在地球附近的。瑪雅人更是計算出來,這顆星球的公轉周期是五千一百二十五年。蘇美爾人準確告訴我們,地球和尼比魯星交會的時候,會帶來地球大幅度的震蕩,改變地球的自轉,帶來驚天大洪水,給地球生物造成巨大的災難。

這就準確解釋了史前大洪水的來歷。而中國的山海經,重點講述了距離我們最近的那一次大洪水發生之前,大致在今天中國領土範圍內的山水牧場和社會情況。當然也涉及到一些高科技,不過記錄這些情況的人不懂那些高科技,只能按他們自己的理解去講述,因此沒有把那些技術流傳到今天。

人類太狂妄,自己限制了眼界,竟然把上古高科技視為草芥 - 天天要聞

蘇美爾泥板文書中的火箭圖

承認遠古時期的高科技文明,地球上大量我們百思不解的問題就都有了答案,甚至包括人類起源的問題。而且這些文明有遺迹、有文字記載,然而我們的態度不僅僅是懷疑,甚至壓根不相信,以為山海經之類的上古記載是虛構的,是想像出來的。這是人類的一種狂妄心理,認為人才是地球的主宰,認為不會有比人類更高的科技。哪怕那些科技就在我們面前,我們也選擇裝鴕鳥,把自己的眼睛藏起來。

如果我們選擇把遠古記載的高科技全盤吸收,作為今天科學的組成部分,那麼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不只是一點點,而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尤其面臨的現實問題是,太陽系的第十二顆行星公轉終將到來,它將在哪一年到達地球附近?會給地球造成什麼災難?人類如何盡量避免這種災難?

人類太狂妄,自己限制了眼界,竟然把上古高科技視為草芥 - 天天要聞

如果人類繼續固步自封,自己限制自己的眼界,當尼比魯星出現在我們能夠看得見的距離的時候,那時候驚慌失措,想方設法,恐怕為時已晚矣!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 天天要聞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氣多變前期晴間多云為主氣溫居高不下後期冷空氣帶來降雨氣溫小幅下調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間多雲天氣為主,氣溫持續高位運行,周五到周日將有一次冷空氣活動,降水會讓高溫得以緩解,最高氣溫在25 ℃—31 ℃,最低氣溫在19 ℃—20 ℃,南風為主,風力3—5級。氣象部門提醒...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着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像,也保留着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着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佈情況進行分析。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着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 天天要聞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圖源EPFL官網鈦媒體APP註:瑞士連續12年全球創新指數競爭力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也是中國首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國,在創新發展和科技金融領域與中國具有極佳互補性。由Venturelab主辦的「瑞士創新100強」,匯聚了最佳「瑞士製造」的初創及成長期科技創新企業,是瑞士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生態標杆。自2011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