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2024年06月10日16:50:11 科學 4104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

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着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丫子」鑲嵌在坑裡,月壤和小石塊被翻起來形成一個小丘,隱約可見腳背面也落了些灰土。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着陸腳踩了個坑

嫦娥着陸器的旁邊比較光潔,沒多少浮塵,可能是嫦娥在下降的時候,7500牛反推發動機噴出的氣流把表面的月壤都吹走了。

這一點我們從嫦娥五號發回的圖像也能得到印證:近兩噸重的着陸器組合體在下降的過程中,由於撞擊力度比較大,月面被砸出一個坑,支撐腿的圓墊斜插在衝擊坑裡。少量月壤石塊被鏟起後又落在了圓墊上面,這符合物理課上講的慣性原理。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五號着陸腳特寫

月球是真空環境,它的表面沒有水,月壤乾燥鬆散,你的腳踩上去就會留下一個清晰的鞋印。

我們大家熟悉的「人類一大步」那張圖片,其實是阿波羅11號宇航員奧爾德林留下的,為了測試月球表面的「土壤力學」,他在登月艙旁邊幾米遠處踩了一腳,並且用哈蘇膠片相機拍了幾張照片。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人類一大步」

與宇航員相比,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艙要重得多,它的發射質量達15.2噸,在月球表面着陸時(消耗燃料之後)的總質量超過7噸。如此龐大沉重的傢伙在月球上降落,它會踩出多大的坑呢?

答案是:沒有。

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在月球表面着陸,如羽毛觸地,什麼坑都沒留下。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阿波羅11號着陸沒衝擊坑

我們再看它的另一隻腳,有摩擦痕迹,但也是沒衝擊坑。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阿波羅11號另一個着陸腿

阿波羅飛船像是被小心吊放在月球表面一樣,生怕破壞了什麼,是不是很奇怪?難道網上流傳的「阿波羅登月造假」,就這麼容易被證實了?

細心的你一定留意到了阿波羅着陸器腳底下的那根棍子,是不是因為這個特殊的設計,分擔了着陸腳的壓強,減輕了衝擊力呢?

阿波羅飛船的四條着陸腿底下裝了三根「棍子」,它不是天線,也並非為了分散壓強設計,它的名字叫「接觸探針」,你可以理解成三個開關。每根棍子長1.73米,任何一根探針接觸到月球表面時開關接通,駕駛艙里的燈會亮,宇航員大喊「contact light!(接觸燈亮)」,然後另一名宇航員關閉着陸器反推發動機。這三根棍子在着陸後會折斷,不會起到緩衝或其它作用。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阿波羅飛船底下有三根棍子

阿波羅11號降落時,奧爾德林喊了「contact light(接觸燈亮)」,但操作飛船的阿姆斯特朗沒聽見,他在三秒後才關機,這時候着陸器已經向下並且向前又走了幾米。

按照阿姆斯特朗後來的回憶:「實際上,我們的發動機一直運轉到着陸。這並不是我們故意為之。着陸非常平穩。很難分辨出發動機何時啟動。」

所以,阿波羅11號好像是被「輕輕地放在了月球上」。

與之相比,中國的4個月球着陸器都是在距離月面2-3米高度就關閉了發動機,嫦娥以自由落體的方式降落月球,能量被緩衝裝置吸收。這樣做的好處是發動機吹起的月塵少,對周圍環境影響小,激起的石塊不會因為距離太近,撞擊飛船底部造成設備損壞。實際上其它阿波羅飛船也都採用了同樣的方法。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着陸器在月面着陸後的圖像

阿波羅飛船的緩衝設計能保證着陸器從7.3米(24英尺)高度自由落體,以5米/秒的速度撞擊月面而不損壞。但阿姆斯特朗不敢冒險,他的視線被發動機吹起的月塵遮擋,於是選擇一點一點往下降,直到腳墊接觸月面再關閉發動機。

這就是飛船被「輕輕放下」的原因。

讓我們覺得驚奇的問題似乎已經有了答案,但另一個問題隨之出現:阿波羅11號反推發動機能提供最大45040牛的推力,這是嫦娥六號的6倍。大約30米高度時,飛船發動機就已經吹起了月壤,在1分多鐘的時間裏,着陸器發動機持續剝離下方月表土壤,由於沒有空氣阻力,它們會被吹到很遠,「一直落到地平線上」,照理說著陸器下方應該被吹出個大坑,剩不下多少土了。

然而在阿波羅11號着陸後,兩名美國宇航員還是在「鷹」的腳邊踩出了許多鬆散腳印,這實在令人驚嘆。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阿波羅宇航員製造腳印

看樣子,阿波羅登月留下的謎團太多,只能由未來中國航天員去月球一一解開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深海評 | 背刺中國車企,難以化解歐盟的焦慮 - 天天要聞

深海評 | 背刺中國車企,難以化解歐盟的焦慮

去年10月,歐盟委員會啟動了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近日,歐委會發佈了調查的初裁結果:擬從7月4日起分別對三家被抽樣的中汽比亞迪、吉利和上汽等生產的輸歐電動汽車加征17.4%、20%及38.1%的懲罰性關稅,對其餘未參與抽查的中國車企平均徵收21%稅率,對不配合調查的將徵收38.1%的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
時隔六十年!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發現油麥吊雲杉野生種群 - 天天要聞

時隔六十年!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發現油麥吊雲杉野生種群

時隔六十年!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次發現油麥吊雲杉野生種群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段佳琪 通訊員趙昌佑 近日,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研所人員在保護區開展科研監測中發現一種雲杉屬植物的野生種群,經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的植物分類學專家鑒定,其為已經在保護區內絕跡60年的油麥吊雲杉。油麥吊雲杉是...
非魚非狗!「三有」保護動物冠魚狗現身蓮花池公園 - 天天要聞

非魚非狗!「三有」保護動物冠魚狗現身蓮花池公園

夏日的蓮花池公園,荷葉田田,鳥鳴啾啾。6月17日,記者從丰台區獲悉,蓮花池公園近日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冠魚狗。蓮花池公園的觀鳥人池邊柳枝間,冠魚狗靈動跳躍,羽毛黑底白點,高高的羽冠,黑長的喙,雪白的肚皮,非常獨特。每
科學家受侏羅紀公園啟發,利用「類琥珀」聚合物實現DNA長期保存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受侏羅紀公園啟發,利用「類琥珀」聚合物實現DNA長期保存

IT之家 6 月 17 日消息,許多科幻電影中,科學家們從琥珀中提取恐龍 DNA 並復活恐龍的情節讓人們既興奮又擔心。不過,本月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們帶來的是一個好消息,他們受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啟發,使用一種類琥珀的聚合物創造了一種新型的 DNA 存儲和保存方法,該方法具有高可擴展性、易於存儲和提取 DNA 以及無損提...
鋰電池爆炸起火!3人死亡! - 天天要聞

鋰電池爆炸起火!3人死亡!

6月13日台灣新北市一棟公寓住宅發生大火熊熊火光及濃煙竄出火災造成3人不幸死亡據悉,屋主從事園藝工作12日晚間將修剪花草用的綠籬機電池拔下帶回家中客廳進行充電13日凌晨3點多電池自燃起火火災發生後屋主曾用棉被鋪蓋火焰試圖阻絕空氣滅火無奈火勢仍持續變大最後僅屋主與女兒幸運逃生屋主妻子、兒子及女兒的男友逃生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