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2021年06月02日18:30:42 科學 1009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只是聽說過是用驗DNA來確定親子關係,在電視劇裏面用來分財產的親子鑒定手段。事實上DNA對人類來說,十分重要,就像水一樣,必不可少的,沒有任何一個人離開了DNA可以活着。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高中生物教材說得很清楚。首先DNA是一種遺傳物質, DNA全稱是脫氧核糖核酸,是雙螺旋結構,能翻譯蛋白質,產生出許多我們身體需要的蛋白質,引導我們的生命活動如果DNA斷裂了,那麼身體將不能產生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質,而本身的蛋白質就會不斷消耗和產生,沒有遺傳物質也不能產生新的細胞,細胞又會不斷衰老死亡。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這就等於一個人他身體裏面的結構被徹底打斷了。一個個結構細胞都會破裂,好像五馬分屍一樣,身體不能正常工作了,最終只有等待死亡。

一、 核輻射泄露,發生DNA斷裂

主人公大內久是世界首例DNA病人。得病原因是由於大內久和兩名同事由於不了解核輻射的後果,加上他們為了縮短工作時間而違規操作,連續將七桶2.4KG的軸粉和10L硝酸桶內的鈾硝酸鹽溶液傾入了沉澱槽,使得槽內的軸累計到了差不多16.6kg的數值。而按國家正規規定槽內的軸累計應該是5.5kg,差不多多了兩倍的數量。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槽內馬上起了劇烈反應,而大多數人都知道核反應非常快。一下子的劇烈反應不可能由人或者物來停止,瞬間報警器瘋狂響起。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馬上發生了重大爆炸,整個核燃料處理廠的工作人員都受到了核輻射。有些人甚至要馬上切除某些器官才能保住性命。整個事故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大內久紅腫的右手)

大內久離輻射源最近,理論上是存活的人中受輻射最大的人,但是表面上大內久只是右手紅腫,其他一切正常,並沒有發現有什麼很大的問題。實際上大內久的體內已經是支離破碎,只是他還沒有感覺到。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大內久被送到醫院檢查出身體內免疫系統破滅,多對染色體斷成幾節,DNA斷裂這意味着大內久不可能合成新蛋白質,也就不能產生新細胞,只能等待着身體完全消耗,細胞完全衰老死亡,最終表現為整個身體死亡。

二、 煎熬的治療過程,終究改變不了結果

在1999年那個科技落後的時候,沒有科學家具體知道核輻射到底對人體有多大的影響,大內久也是難得的一個受到嚴重核輻射還存活的病例。日本最頂尖的醫學專家們都想了解核輻射對人體的破壞性到底有多大,於是便一起給大內久治療。

大內久體內的細胞一點一點衰老死亡,就像忘記關上的飲水機一樣,瘋狂地流失,一旦完全沒有了細胞,就沒了生命活動,可以直接確定死亡了。於是醫學專家們對大內久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將大內久妹妹的白細胞移植到他的體內,希望這些細胞能夠在大內久體內生根發芽一生二,二生三,一直繁殖。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大內久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

但是事與願違,沒有了完整的DNA,等於沒有一套翻譯的模板,根本不能造出合適的新細胞。醫學專家們根本束手無策,能使用的方法都一一使用過了,但是根本沒用,只有加重了病人的痛苦,為了儘可能延遲大內久的生命時間,得到更多的科學數據,醫學專家們乾脆直接用上最先進的儀器當成大內久的器官,為他的生命活動進行。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大內久確認死亡)

大內久身體明顯變差,不能自主呼吸要靠呼吸機,不能正常排便要靠儀器,不能寫字,不能看東西,更不能說話。儘管醫學專家們已經盡全力延遲大內久的死亡,但是他的呼吸和心跳最終也從微弱到無。而他也就全過程見證了自己的死亡,躺在病床上不能做任何事,只能任人擺布,可想而知這個過程不僅煎熬而且痛苦

三、 科學進步存在很多致命的威脅

有人說科學的進步導致了很多損害人類性命的問題發生。人類發明的冷兵器熱兵器,所以引發了無數戰爭奪去了無數人的性命。人類發明了核武器核電站更加造成了無法估計的損害。從廣島長崎的核武器應用,奪去了無數人的性命,留下了無法估量的輻射;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到35年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故這次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前蘇聯歐洲產生了20多萬億美元的損失,在核輻射之下,起碼有9萬人在一段時間內先後死亡,另有近30多萬人直接受到了核輻射的傷害,出現了皮膚潰爛、器官潰瘍、局部損傷壞死等癥狀,甚至還有人產生了永久性的失憶和精神缺陷。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而今,該事故已經過去35年了,但切爾諾貝利地區仍然沒有恢復正常不僅如此,最近更是傳出了一個壞消息——這座廢棄的核電站內部正在發生核裂變,該核反應堆仍有再次爆炸的可能。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2011年3月的福島核災,這些事故令人類對核能利用產生了恐懼,因為事故一發生後果實在是太嚴重了。比如,人工智能的應用和進步,有人也擔心以後將會是人工智能統治人類。科學進步一日千里,留下來很多致命的威脅,人們根本沒用考慮到,只是一味地向前進。

總結

科技進步可能帶來的問題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一下,確實,科技進步要一分為二來看,武器的產生不僅引發了戰爭,也保障了人類的生命安全,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世界上首例DNA斷裂而死的案例,輻射到底有多大,我們一起來看看 - 天天要聞

核能的引用作用巨大,不僅沒有什麼污染,而且還能減少一次性能源的利用。有其一定的進步性,但是有沒有考慮到如果發生大規模的核泄漏,很可能會影響到全人類。大內久事件很明顯是人類面對核能的不了解。

人工智能的應用確實很方便,但是人類必須要考慮大規模應用會有什麼不可挽回的後果,人類如何能絕對控制住以後可能比人類智慧高出很多倍的生物。如果沒有一種切實可行的解決可能出現問題的辦法,絕對不能因為利益黨的驅使而盲目地去應用還沒有完全了解的領域,不然很可能是在玩火自焚。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佈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着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械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着「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像龍一樣盤旋,至少有「三條」。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張皓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不像是風箏和鳥類,「像龍一樣圍着盤旋,至少有三條。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 天天要聞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台-動靜新聞】中央氣象台18時發佈沙塵暴藍色預警:受冷空氣大風影響,預計5月3日20時至4日20時,新疆南部和東部、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甘肅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新疆南部、內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