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毒蛇咬傷,這個「救命」動作幫了大忙!

2025年06月17日18:10:21 健康 2938

近期,毒蛇傷人事件引發社會關注。6月16日,記者從四川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了解到,近兩個月,該院急診科也收到了幾例被蛇咬傷的患者,入院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治。


老人被毒蛇咬傷,這個「救命」動作幫了大忙! - 天天要聞

患者被咬傷的手臂(圖據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6月8日8時許,急診科病房收治了一位被毒蛇咬傷的老人。主管醫生伯東立即上前查看,發現傷口在患者的右手小臂處,已經出現了急性肢體腫痛、發黑等癥狀,情況較為緊急。


幸運的是,當時拍下了蛇的照片,通過照片和以往的臨床經驗,醫生快速判斷出咬傷患者的「罪魁禍首」——原矛頭蝮蛇,隨後進行了抗蛇毒血清中和遊離蛇毒、抗炎、止痛、消腫及肌肉注射破傷風等治療。用時3個小時左右,患者的相關處理全部順利完成,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隨後,伯東醫生主要對患者進行了預防臟器損傷、凝血功能異常以及患處感染壞死等的治療措施。3天左右,患者患處腫脹得到有效控制,6月11日,患者好轉出院,回到當地醫院進步治療。



毒蛇咬傷的「三級警報系統」


根據蛇毒類型不同

咬傷後身體會發出不同等級的危險信號


神經毒(銀環蛇一級警報:傷口僅留2個細小牙痕,疼痛輕微,但2~4小時後出現眼瞼下垂、吞咽困難、呼吸肌麻痹癥狀,如未及時注射抗銀環蛇毒血清,病死率高達30%以上。


老人被毒蛇咬傷,這個「救命」動作幫了大忙! - 天天要聞

△圖片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血液毒(五步蛇)二級警報:傷口劇痛伴腫脹,1小時內出現瘀斑、血皰,6小時內可引發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導致全身出血傾向


混合毒(眼鏡蛇)三級警報:兼具兩類癥狀,傷口灼痛伴組織壞死,同時出現心律失常、休克癥狀,12小時內未救治者多器官衰竭風險顯著增加


·
老人被毒蛇咬傷,這個「救命」動作幫了大忙! - 天天要聞
老人被毒蛇咬傷,這個「救命」動作幫了大忙! - 天天要聞


△被毒蛇咬傷的患者手臂


蛇咬傷的「黃金救治時間」



一定要分秒必爭地儘早將患者送達定點醫院!

根據《中國蛇傷救治指南》,抗蛇毒血清注射時間與預後直接相關:神經毒類蛇傷(如銀環蛇)必須儘早注射對應血清,否則呼吸衰竭風險指數級上升。血液毒類蛇傷(如蝮蛇同樣需儘快注射抗蛇毒血清,隨着時間延遲,截肢風險會顯著增加。


蛇咬傷後野外急救三步法



01
環境評估與基礎處置

原地坐下/躺下,避免跑動加速血液循環;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至少5分鐘),避免用力擠壓以防毒液擴散。

如果情況許可,用手機拍攝蛇的清晰照片(重點拍攝頭部、斑紋、體型);無法拍攝時牢記特徵,例如「灰褐色菱形斑紋,三角形頭部」,醫生可根據上述特徵描述判斷為蝮蛇。


02
精準綁紮與固定(要牢記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綁紮位置:傷口近心端(靠近心臟一側)關節上方5~10cm處

綁紮力度:能插入一指為宜,每60分鐘放鬆5分鐘,避免肢體缺血壞死

固定方式:用夾板或樹枝固定傷肢,減少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綁紮處需要有明顯的標記並標註綁紮時間,轉運過程中需要針對性交接,避免造成二次損傷。


03
快速轉運與信息傳遞

優先撥打120並說明:「被毒蛇咬傷,需要抗蛇毒血清」,並告知蛇的特徵,便於接診醫院提前準備對應血清。



來源 | 封面新聞 南京疾控

編輯丨蔣西河

審核丨林冬冬

監製丨文   波

出品丨玉林市融媒體中心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着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 天天要聞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最近,全國多地高溫「爆表」,空調、風扇全力運轉都難以驅散周身暑氣。這時,一條「男子抱冬瓜睡覺降溫」的新聞迅速走紅網絡,不少人紛紛效仿,把冬瓜從廚房「請」上了床。那麼,抱冬瓜睡覺真能有效降溫嗎?從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養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5578 篇文章創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學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萬方醫學網、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共同發起,光明網、中國醫學傳播學教學聯盟、醫學傳播學創新實踐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遴選活動正式啟動。附:推薦表格第...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 天天要聞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佈了一則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在醫療界人士看來,這一喊停並不突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處了解到,早在國家衛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該主任醫師所在醫療機構所在地的...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 天天要聞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響力的公眾號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來源: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 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責編:雷斑努 虞有琪審核:張崇喜 們文傑往期回顧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遊指南面對暴雨,這些知識要牢記「馬路市場」退市 芒市山貨交易有了「新家」「700開頭」 15位電話號碼要來了!@芒市創業者,市婦聯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