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幾步路都「氣喘」,還能耐受肺癌手術嗎?

2025年05月03日12:00:21 健康 6306

作為胸外科醫生,我必須強調:肺是呼吸的器官,切除肺組織必然會影響呼吸功能。

因此,在每台手術前,我們都會嚴格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確保患者能夠耐受手術,並預判術後生活質量。

如果評估顯示患者無法承受手術風險,比如術後可能無法正常呼吸,我們絕不會貿然手術。

但醫學實踐中總會遇到一些"臨界狀態"的患者,這時醫生的決策就格外艱難。

走幾步路都「氣喘」,還能耐受肺癌手術嗎? - 天天要聞

去年10月,我就經歷了這樣一個特殊病例——我的恩師被發現肺結節,觀察半年後高度懷疑肺癌

但老師患有嚴重的慢阻肺(copd),年輕時抽煙很兇,現在快80歲了,連坐着聊天都會氣喘。

他跑遍北京各大醫院,專家們都不敢手術,建議放療或消融。最終他的女兒找到我,因為我們相處得就像家人一樣,她也拜託我做手術。

這讓我壓力巨大——如果術後老師無法正常呼吸,我該如何面對?但如果不做手術,腫瘤繼續發展後果更嚴重。

經過反覆權衡,我們決定搏一把:

先讓老師來廣州調理半個月,利用南方濕潤的氣候改善肺功能,每天監督他散步鍛煉。老師自己也說,一到廣州就感覺呼吸順暢多了。

手術那天,我全程緊繃著神經,所幸術後恢復超出預期!現在想來,這真是醫患之間的特殊緣分。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

1、肺手術必須嚴格評估,但有時也需要勇氣突破;

2、醫患信任是治療的重要基礎;

3、每個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即使風險再大。

作為醫生,我們既要對醫學規範負責,更要對每個鮮活的生命負責。當遇到"可做可不做"的臨界情況時,那份為患者爭取生機的決心,往往能創造醫學奇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在歲月的長河中,大腦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隨着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而老年痴呆,無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種。它悄無聲息地侵蝕着患者的記憶與認知,給無數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幸運的是,科學家們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為我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 天天要聞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天氣漸漸轉熱,不少人趁着天空放晴,開始整理衣櫃,將衣物進行「大換季」。近日,來自杭州的沈大姐趁着前兩天天氣晴好,她休息在家,便開始了「換季工程」。豈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病倒了,體溫最高到了40℃。正當大家以為是累得病倒的時候,卻查出是肺「發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 天天要聞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你知道嗎?在我國,每10個人中就約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終會發展為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對於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為了維持生命的關鍵手段。而在血透過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