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變多,都是自來水惹的禍?提醒:真正傷腎的是這5種行為

2025年05月23日01:46:03 健康 1385

王大姐今年五十齣頭,近日體檢報告一出來,腎功能指標讓她大吃一驚。「哎呀,都怪咱們這城裡自來水水質不好!」她向鄰居抱怨,甚至考慮改喝礦泉水、買凈水器,似乎只要換掉自來水,腎就能「躲過一劫」。可真正讓腎臟「喊疼」的,並非水龍頭那點「雜質」,而是隱藏在日常中的這些行為,正在悄悄掏空我們的腎力。

腎病變多,都是自來水惹的禍?提醒:真正傷腎的是這5種行為 - 天天要聞

傷腎行為一:長期高鹽飲食

現代人的餐桌上,「重口味」愈演愈烈。鹹菜、腌製品、各種調味包……攝入過多鈉鹽後,體內鈉離子瀦留,會讓血容量升高,血壓也隨之攀升。高血壓又是慢性腎病的「頭號幫凶」,血管「走火入魔」後,腎小球長期超負荷工作,久而久之就出現腎功能損害。


小貼士:每日鹽攝入量最好控制在5克以內,少吃腌制和加工食品,多用香料、醋、檸檬汁等健康調味。


傷腎行為二:頻繁使用止痛消炎藥

頭痛牙痛,掏出止痛藥幾口下肚;感冒發燒,又連日服用消炎藥。看似小毛病,藥片背後卻藏着腎毒性——非甾體抗炎葯(NSAIDs)和某些西藥降壓藥、利尿葯聯用,容易導致腎血流減少,甚至急性腎損傷。長期反覆之下,腎臟會喪失自我修復能力,進而邁向慢性腎衰竭的結局。

腎病變多,都是自來水惹的禍?提醒:真正傷腎的是這5種行為 - 天天要聞


小貼士:若感疼痛不適,當先諮詢醫生。切不可自行長期、大劑量服藥,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換藥或間歇用藥。


傷腎行為三:經常憋尿、不愛喝水

「忙起來自來上廁所都忘了」,不少上班族因工作繁忙,總是忍尿;喝水也不夠積極,茶、咖啡成「主流飲品」。膀胱壓力增高、尿液在體內久留,細菌易滋生,泌尿系統感染反覆發作,繼而累及腎盂和腎盞,形成腎盂腎炎,進而影響腎小管功能。


小貼士:白開水才是最好的「護腎水」,每天至少1.5—2升;有尿意就去,不要忍。

腎病變多,都是自來水惹的禍?提醒:真正傷腎的是這5種行為 - 天天要聞


傷腎行為四:過度高蛋白飲食

健身達人和減肥者推崇「高蛋白飲食」,牛肉、雞胸肉、蛋白粉,兜里隨時帶着蛋白營養棒。但飲食中蛋白質過量,分解產生的尿素氮需通過腎臟過濾,腎小球「超負荷」運轉,久之便可能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小管損傷。


小貼士:成年人每日蛋白質攝入以每公斤體重0.8—1.0克為宜,有特殊需求者應在營養師或醫生建議下調整。


傷腎行為五:長期熬夜、睡眠不足

午夜燈火輝煌,許多人為事業、應酬、手機刷劇熬到凌晨。睡眠期間是身體自我修復的關鍵階段,熬夜不僅讓腎臟血流量減少,還會干擾激素分泌,影響水鈉平衡和酸鹼平衡。長期如此,腎細胞修復不及損傷累積,日積月累便埋下腎病隱患。

腎病變多,都是自來水惹的禍?提醒:真正傷腎的是這5種行為 - 天天要聞

小貼士:保持規律作息,盡量在23點前入眠,保證7—8小時高質量睡眠,為腎臟「補血養元」。


腎臟至關重要,它不僅負責過濾血液、排泄代謝廢物、維持體內水電解質平衡,還肩負着分泌多種激素這一關鍵職責,保障機體正常運轉。它沒有疼痛神經,直到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癥狀才顯現。因此,我們需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從飲食、作息、用藥和習慣上做好「減負」工作,為腎臟提供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環境。


回望王大姐的故事,她最終將自來水的「冤屈」還給了水龍頭,也在生活中逐步糾正了五大傷腎行為:少鹽少葯、適度飲水、平衡蛋白、規律作息和及時排尿。幾個月後,複查指標明顯改善。

腎病變多,都是自來水惹的禍?提醒:真正傷腎的是這5種行為 - 天天要聞

腎病並非天降災禍,而是日積月累的「小習慣」所致。從現在開始,調整生活方式,才能讓腎臟安心「打卡」每一天。與其抱怨自來水不夠純凈,不如把視線投向自己真正該改掉的壞習慣。守護腎健康,不在水質,而在人心。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堅持這四點:能安穩睡個好覺,讓「失眠焦慮」不見蹤影? - 天天要聞

堅持這四點:能安穩睡個好覺,讓「失眠焦慮」不見蹤影?

深夜輾轉反側時,你是否發現自己的大腦成了永不停機的放映機?白天被忽略的煩惱、未完成的計劃、突如其來的焦慮,在黑暗中輪番上演。全球超3億人正在經歷失眠困擾,這個數字背後藏着現代人共同的生存困境——當生活節奏超越生理極限,我們該如何馴服這匹脫韁
低估了「放縱餐後補鉀」,瘦了26.6斤,掉秤真爽 - 天天要聞

低估了「放縱餐後補鉀」,瘦了26.6斤,掉秤真爽

上個月有個客戶找我訴苦,說連續三周嚴格管理飲食,結果周末陪孩子吃了頓烤肉自助,第二天體重回到原點。她氣得想放棄:「我連烤肉醬都不敢多蘸,只吃了五片牛肉,憑什麼?」翻了她三天的飲食記錄,發現她吃完烤肉後正常吃飯。問題就出在這兒——放縱餐後沒及
體重從129減到95,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 天天要聞

體重從129減到95,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上個月接待了一位35歲的客戶林女士,她每天早晨啃兩口麵包就趕地鐵,晚上回家總想「犒勞自己」,紅燒肉配兩碗米飯吃到撐。白天忙得沒空吃夠,晚上卻總控制不住量,半年下來褲腰越來越緊。我讓她試着把早餐和晚餐的吃法倒過來,兩周後她告訴我:「現在早上能
73歲食管癌患者時隔3個月重獲「吃飯自由」,機械人精雕細琢創造生命奇蹟 - 天天要聞

73歲食管癌患者時隔3個月重獲「吃飯自由」,機械人精雕細琢創造生命奇蹟

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曉美 丁燕飛「家父當時病情複雜且危急,在您精湛的醫術、果斷的判斷和團隊默契的配合下,歷經11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術後恢復遠超預期!」5月22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胸外科主任醫師胡衛東的辦公桌上,一份紅紙打印的感謝信與定製水晶獎盃並置而立。這是73歲的食管癌患者陶先生(化姓)在手術後一個多星...
康緣養生谷退回老人「違約」被扣除的3萬元 此前交涉中曾霸道地稱:不服,就去法院起訴 - 天天要聞

康緣養生谷退回老人「違約」被扣除的3萬元 此前交涉中曾霸道地稱:不服,就去法院起訴

揚子晚報網5月22日訊(記者 萬凌雲)「謝謝你們紫牛新聞,揚子晚報我們一直都看的!」22日下午近4時,當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撥通南京王老先生的電話時,老人一個勁地致謝。就在下午1時許,老人剛剛從康緣養生谷南京辦事處,領回了自己被扣的3萬元現金。5月21、22日,紫牛新聞、揚子晚報相繼報道了王老2024年4月交付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