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沒吃多少體重卻一直在偷偷長?
其實,很多「長肉習慣」都藏在日常細節里
這10個會悄悄讓人變胖的「坑」
你中招了嗎↓↓↓
01
長期不吃早餐
生活中喜歡賴床不吃早餐的人很多,有人甚至認為,「每天少吃一頓早餐沒啥大不了的,順便減肥了」。
不吃早餐的人每天攝入的熱量,其實高於吃早餐的人。早餐攝取的熱量佔一天熱量的22%~25%,這部分熱量往往比午餐和晚餐更易消耗。吃早餐能讓新陳代謝有一個跳躍的開始,加速身體循環,而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出現過胖甚至超重的情況。
建議:早餐安排在7:00~8:00。高質量早餐應含有4類食物:谷薯類、蔬菜水果、動物性食物、奶豆堅果。比如,早上的穀物類可以選擇全麥饅頭、全麥麵包、雜糧發糕、燕麥片等,蛋白質類可以選擇雞蛋、醬牛肉、豆腐乾等至少一種,再加上奶、蔬菜或水果,就是一頓高質量的早餐。
02
吃飯速度快
吃飯太快容易在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食物,在還沒有產生飽腹感時就已經攝入過剩的能量,無法及時消耗,可能引起身體發胖。而明顯的肥胖會對健康造成不利,除了會增加脂肪肝患病率,還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等。
建議:細嚼慢咽,每口盡量咀嚼約20下,控制在七八分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早餐用餐時間為15~20分鐘,午、晚餐用餐時間為20~30分鐘。
03
「電子榨菜」配飯
很多人喜歡吃飯時搭配電視劇、綜藝等「電子榨菜」,沒有它,吃飯都覺得缺了點啥。實際上,吃飯沉迷劇情,不僅會讓人「食不知味」,還容易忽略飽腹感,一口一口吃過量,不知不覺就吃多了。
此外,這樣一心二用會加重脾胃運轉負擔,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癥狀。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會導致氣血不足。
建議:專心吃飯,別看手機、電視等,感受食物的美味。如果實在擺脫不了「電子榨菜」,那就給每餐先定好量再進食。
04
先吃米飯後吃菜
每一餐的吃飯順序很重要,先吃什麼後吃什麼,看似對身體的影響微乎其微,但長期下來可能會影響體重、腰圍、血脂等。如果經常先吃主食,不僅飽腹感不強,還不利於餐後血糖的控制,進而讓人容易長胖。
建議:按照「纖維類→蛋白類/脂肪類→碳水類」的順序進食。先吃蔬菜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還有助於控制食慾,減少熱量攝入,同時對控制體重、預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幫助。
05
喜歡菜湯泡飯
炒菜盤子里的湯底或者煲的湯都很美味,有些人喜歡用它們泡飯。菜湯滋味濃,是因為裏面全是油和鹽,泡上米飯吸得乾乾淨淨,增加了油、鹽和熱量攝入,常吃容易長肉。
此外,湯泡飯通常比較方便吞咽,缺少了咀嚼的過程或者咀嚼不充分,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引起胃部不適。
建議:盡量別吃湯泡飯、蓋澆飯。如果就是喜歡菜湯泡飯的味道,那就做菜的時候少油少鹽,吃時細嚼慢咽。煲的湯也盡量別泡飯,可以在餐前先喝碗湯,半小時後再吃飯,這樣血糖波動較小,也能增加飽腹感。
06
飯後直接吃水果
很多人將餐後水果當成「解膩神器」,明明胃裡已經填滿了,但酸甜的水果還是能吃得下。飯後胃已經處於被食物填滿的狀態,血糖也逐漸上升,立刻吃水果不僅會加重胃負擔,影響食物正常消化,還會使血糖升得更快。時間久了易誘發消化系統疾病和糖尿病。
建議:餐前半小時吃水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控制血糖,也能增加飽腹感,減少正餐進食量。或者餐後2小時再吃水果,也可以在兩餐之間吃。
07
痴迷「酥脆」食品
有些人就是喜歡吃名字帶有「酥」「脆」字眼或口感嘎嘣脆的食物,比如果蔬脆、脆棗、乾脆面、薯片、蛋黃酥、鳳梨酥等,美味又解壓。
這類食物大多高油、高糖,還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熱量都不低。咀嚼它們時會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響,十分悅耳,根本停不下來,不知不覺中會攝入更多熱量。
建議:少吃這類食物。可以選凍干蔬菜脆代替其他「酥脆」食品,不僅能降低熱量攝入,還能彌補日常蔬菜攝入不足的缺口。
08
靠吃緩解壓力
人體處於壓力刺激下,會分泌一種皮質醇,也就是壓力激素。它會增加食慾,尤其是讓我們對高糖和高脂食物產生強烈渴望。如果經常用吃來緩解壓力,會讓脂肪越囤越多,「游泳圈」日漸明顯。
建議:找到其他可以讓自己釋放壓力、舒緩情緒的方法,避免情緒性暴飲暴食。如果實在想吃,那就選低熱量的蔬果,比如聖女果、藍莓、草莓、砂糖橘、車厘子、葡萄等,吃起來解壓又健康。
09
平時喝水少
「連喝水都長胖」的說法正確嗎?其實,水沒有能量,喝水不會長胖,反倒是喝水少的人,更容易「長膘」。喝水能使人產生一定的飽腹感,降低食慾,同時還有助於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這都對減肥有利。
建議:一般情況下,對於減肥人群來說,每日飲水量推薦為2000~2500毫升。餐前和餐中飲水,可以佔用一部分胃的容量,降低飢餓感,從而減少進食;餐後飲水可以幫助沖淡嘴裏的味道,減少再進食的機會。無論什麼時候喝水,都要小口慢飲,一次飲水量不要超過250毫升。
10
長期久坐
久坐人群更容易出現腹型肥胖。脂肪大量沉積在肝臟,會慢慢演化成脂肪肝,不僅會影響肝臟解毒功能,還會增加肝纖維化、肝癌等風險,同時容易造成機體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種疾病風險。
建議:無論工作還是看電視,都盡量起來活動一下。如果屁股實在沒有機會離開椅子,就在完成工作後進行至少30分鐘中高強度的運動,比如慢跑、快走、游泳、瑜伽、打球等。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