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2025年04月06日12:52:04 健康 1290

他治好過很多人,卻眼睜睜地看着病魔,將自己侵蝕殆盡。

4月5日,張家界錦洲中醫院發出了一則訃告。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本院院長趙錦洲,因肝癌永遠地離開了還等待着他妙手回春的患者,享年68歲。

作為一位中醫藥傳承人,當趙錦洲院長察覺到身體的異樣時,已經為時已晚。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大病面前,眾生平等,在不同的個體面前,現有的人類醫術仍然太過局限。

20024年4月,當肝癌轉移的診斷結果擺在這位老中醫面前,他心中難掩驚詫。

他寫下:「2024年4月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日子,得知消息時,內心瞬間崩潰。」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肝癌的兇險,他比誰都更清楚,但因何病變如何發展,他也迫切的想知道原因。

短暫的絕望沒有將趙院長擊垮,要是醫生本人都懼怕病魔,又談何去醫治他人?

然而消極的情緒並不能改變現狀,如果積極面對,戰勝病魔的勝算就又大了幾分。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在抗癌的道路上,趙錦洲院長的女兒成為了他最堅實的後盾。

為了給父親尋求更好的治療方案,女兒和父親綜合考慮,最終選定了301醫院進行輔助治療。

在醫院,趙錦洲院長積極配合治療,儘管化療副作用難以忍受,但他堅信醫學就是信仰。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沒有人比醫生更知道病情的發展走向,也沒有人比趙院長自己更加珍惜生命。

因此,即便在化療期間,他也沒有停下工作的腳步。

趙院長堅持每天工作兩個小時,為患者看診、開方。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或許是自覺時日無多,趙院長只要還能起身,就繼續接診。

他希望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自己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仍然能用畢生所學去幫助患者。

面對癌症他無能為力,但在其他病症上,有超過萬數患者在他這裡減輕了病痛。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每一次坐在診桌前,趙錦洲院長都彷彿忘記了自己是一名病人。

但化療之後,他身體越發虛弱,執筆開方的右手顫抖不止,需要女兒托舉着。

趙錦洲院長的離世,讓「癌症面前人人平等」這一殘酷的現實再次擺在人們面前。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癌症,這個可怕的病魔,不會因為一個人的身份、地位、財富而有所偏袒。

它就像一個隱藏在黑暗中的殺手,隨時可能向任何人伸出罪惡的黑手。

無論你是腰纏萬貫的富豪,還是生活拮据的窮人,在癌症面前,都顯得無比脆弱和渺小。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回顧過往,有太多鮮活的生命被癌症無情地奪走。

葉凡,曾憑藉甜美的嗓音和動人的歌聲,贏得了無數觀眾的喜愛。

然而乳腺癌卻在她事業如日中天時悄然降臨。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儘管她經歷了保乳手術和艱難的化療,卻依然無法阻擋癌細胞的擴散。

最終,在癌症複發後的第16天,她遺憾地離開了人世,年僅41歲。

還有NBA傳奇球星穆托姆博,這位被球迷們親切稱為「非洲大山」的籃球巨星。

可誰能想到,腦癌卻將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8歲。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趙錦洲院長的離去,是中醫界的一大損失,也是社會的遺憾。

他的一生,是為中醫事業無私奉獻的一生,是為患者的健康不懈努力的一生。

清明已去,大愛之人牢記心中,願趙院長此去再不受病痛折磨,芳名永存。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寫在末尾

對此大家怎麼看?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直到68歲中醫院長趙錦洲清明遺憾離世,才明白,大病面前人人平等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毛҉毛҉毛҉毛҉…今年首個預報來啦→ - 天天要聞

毛҉毛҉毛҉毛҉…今年首個預報來啦→

日前,氣象北京發佈今年首個楊柳飛絮預報~何時開始?哪裡比較多?如何防禦?看下圖↓↓↓2025年楊柳飛絮初始預報4月2日,花粉監測預報官微發佈2025北京柏科花粉結束期預報。柏科花粉逐漸進入結束期,不過松科花粉即將迎來始期,花粉過敏症患者仍需
河北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年內全部設兒科 - 天天要聞

河北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年內全部設兒科

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新生兒科醫生王賢(右)在為患兒檢查身體。(河北日報資料片)「着力加強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啟動開展兒科、精神衛生服務年行動,加強兒科醫療資源配置,推進省市縣三級精神專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在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王現坤介紹了今年的工作規劃。這...
用一根甜玉米,自測「腸道」健康程度 - 天天要聞

用一根甜玉米,自測「腸道」健康程度

除了皮膚外,腸道是機體直接與外界接觸的第二大器官,平時管「進」管「出」,像一台智能門禁。正常運轉時,機體內部乾淨整潔,如果門禁出了問題,不該進入的闖進來了,該排出的卻滯留在體內,機體內部便會亂作一團。
靜脈采血後,先拔針還是先拔采血管?一文講清區別與規範 - 天天要聞

靜脈采血後,先拔針還是先拔采血管?一文講清區別與規範

靜脈采血是臨床和體檢中常見的操作,但許多人在操作順序上存在疑問:采血完成後,應該先拔出采血管,還是先拔出穿刺針?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關係到采血質量、患者安全以及醫護人員的職業防護。本文將從操作規範、科學依據和實際場景出發,詳細解析兩者的區別
包菜對血糖有影響嗎?醫生提醒:控制血糖,這3種菜少吃 - 天天要聞

包菜對血糖有影響嗎?醫生提醒:控制血糖,這3種菜少吃

在健康飲食的道路上,高血糖人群總是小心翼翼地避開各種「糖分陷阱」。蔬菜,作為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常常被寄予厚望,但並非所有蔬菜都適合高血糖人群自由享用。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那些可能引發血糖波動的蔬菜的神秘面紗,同時探索如何科學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