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寒從腳起」,但中醫告訴你:腰涼、腿寒、肚子冷,可不是光靠多穿秋褲就能解決的!這三個部位的「冷颼颼」,其實是腎、肝、脾胃在喊救命!今天帶您對症下藥,用三味中成藥給身體點火升溫
「腰子」發涼那問題大了,中醫說「腰為腎之府」腎主水,藏精,主骨,生髓,通膀胱。腰涼得貼暖寶寶都沒用,八成是腎陽虧虛了,命門那團「小火苗」快滅了!腎陽不足,腰部就會失去陽氣的溫煦,出現腰涼、腰痛、腰酸軟等癥狀。腎陽不足還會影響水液的代謝,導致水濕內停,出現水腫、尿少。關鍵是影響精氣的生成,導致精神不振、男性功能障礙。
平常如果是腰酸腿軟像被掏空,夜尿多到懷疑人生、手腳涼的像冰箱冷藏室,像這種情況,別著急,告訴你一個救腎法寶:金貴腎氣芄,這葯堪稱「腎陽充電寶」附子和桂枝直接給腎點火,熟地黃,山茱萸幫你存着陽氣,還有排水腫的作用
腿寒的像「泡冰水」?肝經堵成「冷凍庫」
肝主疏泄,藏血,主筋,開竅於目。天天愁眉苦臉生悶氣,久坐不動,奶茶炸雞塞滿胃的,肝經直接堵成冷凍庫,血都流不到腿。從而出現腿寒、腿麻、腿痛、腿抽筋等癥狀。
肝氣鬱結會影響情緒的調節,導致情緒低落、易怒、抑鬱的狀況。還會影響眼睛的功能,出現目眩、目赤、目澀等。老中醫告訴你該怎麼調節可參考柴胡疏肝芄,這藥專治肝氣不舒綜合征,柴胡加香附直接氣捋直了,川芎+陳皮讓氣血狂飆到腿腳,枳殼直接踹開寒氣路障,保證你一路暢通
肚子冷的像石板?脾胃罷工了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運化,主肌肉,開竅於口。如果脾胃虛寒,運化失常,肚子就會失去陽氣的溫暖,出現肚子涼、肚子痛、肚子脹等癥狀。稍微吃點就發脹,時間一長,導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毛病。吃的不多,消化還不好,氣色還會好嗎?面色蒼白、四肢無力這是常有的事。
偷偷告訴你附子理中芄,簡直就是脾胃救星,附子加乾薑,堪稱腸胃小太陽,直接衝進脾胃點火升溫,党參加白朮負責給脾胃充電續命,專治各種不服——空調不服、冷飲不服、生冷海鮮不服
最後提醒大家腰涼、腿寒、腹冷,看似尋常的體感異常,實為臟腑虛寒的外在徵象。中醫以「整體觀」為綱,強調「辨證求因,審因論治」——腎陽不足者溫補命門,肝氣鬱滯者疏泄通達,脾胃虛寒者溫中化濕
皆需因人制宜、精準施治。 可別自己亂吃亂治,體質複雜的朋友,麻溜找中醫把把脈,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