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幾次才正常?

2025年03月26日15:02:10 健康 1793

老劉是一名的士司機,最近一段時間他每天會上個3~4次廁所,這讓他煩惱不已,嚴重影響到了自己出車。

一天和同行聊天時說到這事,同行建議老劉趕緊去醫院做個檢查,網上說排便次數多的人更容易發生心血管疾病

這個說法老劉並不相信,排便應該跟腸道健康相關嗎?怎麼會扯上心血管健康。

但同行翻出了手機里的一篇文章給他看,看完他的心裏咯噔了一下,難道自己真的該去醫院檢查下嗎?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幾次才正常? - 天天要聞

一、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

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對我國近50萬人的排便習慣進行了調查,分析排便頻率與多種疾病的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發現,相較於每日排便1次的受試者,每日排便>1次與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12%、心力衰竭風險增加33%相關;每周排便次數<3次,也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幾次才正常? - 天天要聞

對此,研究人員認為排便次數過多、過少都與腸道菌群失衡相關,這樣一來腸道內產生的有害物質會隨着血液流向全身加重身體的炎症反應,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排便次數過多可能提示胃腸道蠕動過快,食物在沒有充分消化吸收時就被排出,時間長了會導致電解質紊亂、血壓波動,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一般認為,每日排1次成形、不費力的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但只要是糞便形態正常、身體沒有其他不適,每日排便3次或每周3次都屬於正常的範圍。

中日友好醫院肛腸科主任醫師鄭麗華認為,每日排便1~2次是較為理想的狀態,但只要一天不超過3次均屬於正常情況。排便的次數不作為衡量胃腸道健康的唯一標準,對此不必過分憂心。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幾次才正常? - 天天要聞

二、辨別日常是否健康排便,掌握5個準則

想要判斷自己的排便是否健康,可從這幾個標準來一一對照,看看你符合幾點。

排便頻率:每天1~3次或每周2~3次均屬於正常範圍,只要是規律的排便均可。

排便時長:很多人喜歡在排便的時候玩手機,這個行為很不健康,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對肛門肌肉的控制,時間長了會導致便秘、痔瘡,建議每次如廁的事件控制在10分鐘內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幾次才正常? - 天天要聞

排便時間:大部分國人都習慣在晨起起立反射後排便或是早飯後,在早晨起床後就上廁所或是早飯後20分鐘都是比較健康的節點。

排便顏色:正常的糞便顏色應該為黃色,形態為香蕉狀。如若糞便呈異常的黑、紅、白等色,一定要及時警惕可能與疾病因素相關。

便器選擇:蹲着如廁可讓肛周肌肉放鬆、腹壓變大,對促進排便有好處;坐便時應保持大腿半屈,高度不夠的也可以墊個凳子。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幾次才正常? - 天天要聞

三、想要輕鬆排便,這3件事人人都能做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強表示,很多人日常排便十分困難,教你幾個方法來減少排便的阻礙。

多喝水:多喝水可促進胃腸道蠕動,糞便也會變得鬆軟。長期飲水量不足會讓大便乾結變硬,容易導致便秘。

多吃膳食纖維日常可適當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全穀物,這些食物內的膳食纖維豐富可促進胃腸道蠕動,讓糞便的體積增大,對預防便秘很有幫助。

積極運動:運動也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還能一定程度加強腹肌力量,在排便的時候會更有力,可改善便秘。建議每周運動3~5天,每次運動不少於30分鐘。

北大研究:每天排便超1次易得心血管疾病,一天排便幾次才正常? - 天天要聞

排便很多時候可以作為健康的晴雨表,如若觀察到糞便顏色/形態異常或是排便次數異常,建議及時就醫檢查誘因,之後再去做針對性的干預。


參考資料:

[1]《排便有個「最理想」的頻率!每天超過1次,心血管病風險就會增加!》.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官微 2025-03-13

[2]《排便時最忌諱「用力」!37.9%的心臟「破裂」由它引起……》.生命時報 2020-10-22

[3]《上廁所真的不要玩手機,對健康的影響比你想得多!後悔沒早點知道……》.健康時報 2023-07-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聞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也沒吃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 天天要聞

雷雨減弱,35℃高溫將強勢上線!這些防暑誤區你中了幾個?

廣州這幾天的雨帶有後汛期的特徵一直下個不停從昨日(6月30日)的天氣看連日來的雷雨天氣開始出現轉折今天廣州還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轉以雷陣雨為主了35℃高溫即將重回C位雷雨逐漸減弱35℃高溫蠢蠢欲動廣東省氣象台預計,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強,受偏南氣流輻合影響,廣東大部多雲,中南部多雷陣雨天氣,局部雨勢較...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 天天要聞

34歲男子手部外傷住院,醫院開出「奇怪」檢查單,包括前列腺檢查,院方、當地衛健委回應

「一個手外傷的人,居然去檢查內臟?」6月30日,江蘇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市和橋醫院)處理手部傷口,卻被告知需要進行多項內科彩超檢查。手部被玻璃劃傷住院需做多項彩超檢查據朱先生介紹,前幾天,他的堂哥在換玻璃時不小心被玻璃劃傷,前往了距離最近的宜興市第六人民醫院(宜興...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那些長期打麻將的老人,到75歲以後,大多變成了這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一個我們平常根本不會多想的生活習慣——打麻將。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動的老人。年紀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聞

福州男子腳趾突然「失靈」!醫生:病根在脖子!

【來源:福州晚報】「四年了,終於找到這怪病『真兇』!」近日福州市第二總醫院脊柱外科病房裡看着恢復正常的腳踝、腳趾60多歲的程大叔熱淚盈眶4年前,程大叔發現左側腳踝、腳趾無法正常動作,他輾轉多家醫院求治無果。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 天天要聞

三四級手術增長40.89%!南醫五院專家常駐破解山區就醫難

無影燈下,腹腔鏡顯示屏清晰呈現患者右腎上腺區3.8厘米的腫物。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南醫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鉗,在毫米級空間內精準分離血管組織。隨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腫瘤被取出,困擾患者鄧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壓病根被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 天天要聞

兩部門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支持創新葯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葯研發。加強醫療、醫保、醫藥三方信息互通與協同,做好醫保數據資源管理,推動醫保領域公共數據資源利用。在確保數據安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探索為創新葯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聞

熱議!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市監局回應!醫生:我們作為職工,被禁止停車,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醫院停車費太貴,一天要收40元,比景區還貴,這還是公益組織嗎?醫院停車場收費問題再次引發討論。近期,有網友向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醫院停車場收費太貴的問題,患者反映稱,湖南長沙某附屬醫院停車場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沒有考慮住院的病人和家屬要承擔多麼高的停車成本,這是否涉嫌違規收費?醫院是公益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