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片吃多了會得結石嗎?|揚子懂健康

2025年02月26日23:42:45 健康 1030

轉自:揚子晚報

骨質疏鬆發病年齡不斷年輕化,特別是女性群體,缺鈣情況比較普遍。所以「補鈣」也成為很多人的日常需要。南京市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孫強被很多骨質疏鬆患者問到這樣一個問題:「醫生,我長期吃鈣片會不會得結石?」那麼補鈣到底與結石有怎樣的關係呢?

鈣片吃多了會得結石嗎?|揚子懂健康 - 天天要聞

「這個問題很有代表性。」孫強介紹,結石的形成機制是很複雜的,與遺傳、飲食習慣、代謝性疾病、生活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研究表明,適量補鈣並不會增加結石風險,相反,鈣攝入不足反而可能提高結石患病幾率。

以腎結石為例,當人體攝入鈣減少時,人體的調節機制會導致腸道對遊離草酸的吸收增加,從而使得尿液中草酸鈣的濃度上升,最終增加腎結石形成的風險。而當我們適當補充鈣劑時,腸道中的遊離草酸會被中和並排出,減少腎結石形成的可能性。所以,骨質疏鬆人群在補鈣的同時應當減少草酸的攝入,如菠菜、芹菜、茭白等含草酸較多的食物。但是如果補鈣過量,也會增加結石的風險。

我們應當如何理性補鈣呢?骨科王貫通醫師給出了一些具體建議:

1、每日鈣的攝入量因人群而不同。青少年1000—1200mg/天;成年人800—1000mg/天;老年人1000—1200mg/天;孕婦及哺乳期婦女1000—1300mg/天。對於骨質疏鬆患者,建議每日攝入鈣1200mg/天,除去食物中攝入的鈣,還需通過藥物補充至少約600mg/天。

2、合理選擇鈣劑類型。目前市場上應用最長、吸收率最高的是碳酸鈣。但對於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患者,建議選擇檸檬酸鈣等有機鈣,溶解度是碳酸鈣的17倍,不容易導致胃脹和噯氣。

3、合理選擇鈣劑規格。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鈣劑為片劑。對於兒童、老年人等吞咽能力較弱的人,可選擇顆粒鈣或液體鈣,以防嗆咳。

4、合理安排鈣片服用時間。建議餐後服用,減少胃部不適。同時,應該與高鈣食品錯開進食,保證腸道對鈣的吸收率。在口服鈣片的同時,可以進食富含維C的食物,增加鈣的吸收。

5、補充鈣劑時應聯合補充維生素D。該維生素不僅增強小腸鈣吸收率,還能促進骨骼礦化。日常可通過肝臟、蛋黃等食物獲取,但因這些食材膽固醇含量較高,過量攝入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需結合膳食控制與藥物補充。對存在基礎疾病或飲食受限者,建議定期檢測維生素D水平並及時藥物干預。

此外,專家指出,還有一些補鈣誤區應注意避免:

1、骨頭湯是補鈣佳品嗎?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認為骨頭湯能補鈣,但實際上骨頭湯中的鈣含量僅為牛奶的1/20,與水中含鈣量相同。除此之外,骨頭湯中脂肪含量高,攝入過多,容易出現肥胖、高脂血症。

2、豆漿含鈣量和牛奶一樣高嗎?答案是否定的。不少人認為豆漿含鈣量和牛奶類似,其實不然。雖然大豆含鈣豐富,但一旦磨成豆漿後,含鈣量僅為牛奶的1/10。

3、鈣片掰開或磨成粉服用,補鈣效果會更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很多老年朋友覺得鈣片比一般藥片大,比較難咽;於是將鈣片掰開,或者磨成粉放入粥、湯等液體中一起服用。這種做法不可取,因為一旦磨成粉,鈣片的吸收效率會大大降低,達不到補鈣效果。

通訊員 曹慧慧 王貫通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呂彥霖

校對 盛媛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幫助癌症患者得到救治,這位廣東的生物醫藥研發者走進國新辦 - 天天要聞

幫助癌症患者得到救治,這位廣東的生物醫藥研發者走進國新辦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系列中外記者見面會。「到現在來說,我整個人都是非常激動的狀態,因為有機會能夠站在這麼大的舞台上,向大家展示生物醫藥行業目前正在做的事情……」5月13日下午4點許,在北京參加完一場記者見面會後,夏夢瑩仍難掩激動心情。今天,她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
藥物研發領域代表夏夢瑩:治療非小細胞癌雙抗新葯,Ⅲ期臨床試驗療效接近翻倍 - 天天要聞

藥物研發領域代表夏夢瑩:治療非小細胞癌雙抗新葯,Ⅲ期臨床試驗療效接近翻倍

5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到來自「小巨人」企業的五位代表,圍繞「走專精特新之路 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會上,廣東中山康方生物醫藥有限公司臨床運營資深總監夏夢瑩分享了自己在生物創新醫藥領域的探索與突破。 ▲夏夢瑩作為公司新葯進行臨床試驗的團隊負責人的夏...
紙短情長 患者致信表真情 - 天天要聞

紙短情長 患者致信表真情

近日,市中醫醫院腫瘤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位來自新疆的鼻咽癌III期放化療後10餘年的康復期患者,將一封感謝信和一面錦旗送到醫護人員手中,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這名新疆患者近日獨自前來陽江度假,在旅途中,出現明顯乏力、頭暈、痰多、吞咽不適及胃脹氣等癥狀,於是來到市中醫醫院就診。經詳細檢查,市中醫醫院...
山東28歲小伙突患肝衰竭,每天需3000毫升血救治不限血型,當地正組織獻血應急 - 天天要聞

山東28歲小伙突患肝衰竭,每天需3000毫升血救治不限血型,當地正組織獻血應急

極目新聞記者 柳琛琛5月13日,齊魯晚報等媒體報道,山東濟寧市泗水縣一名28歲的小夥子突發疾病,急需大量血液進行救治。當日下午,患者家屬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患者尚未脫離生命危險,仍需血液救治,對血型沒有要求。泗水縣紅十字泉鄉應急救援隊隊長劉傳濤介紹,該患者每天需要約3000毫升的血液,當日下午已組織第一批獻血。...
少吃主食血糖更好?醫生:這個誤區別再犯,當心惹來一身病! - 天天要聞

少吃主食血糖更好?醫生:這個誤區別再犯,當心惹來一身病!

關於主食,經常存在一些誤區,「多吃點肉沒關係,只要不吃主食就不會長胖」,還有人將碳水化合物視為「洪水猛獸」,認為不吃或少吃主食能減輕代謝負擔、防範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資料圖由AI生成 圖片來源:城事特搜01不吃主食易患糖尿病一項對近4萬名成年人為期14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堅持低碳水化合物、高...
做肩粘連手術,實際做的是滑膜切除術?醫療鑒定「存在過錯」,患者:醫生自稱北京專家 - 天天要聞

做肩粘連手術,實際做的是滑膜切除術?醫療鑒定「存在過錯」,患者:醫生自稱北京專家

趙女士反映,此前因為胳膊疼痛到杭州江城骨科醫院就診,做完手術還是覺得不對勁,她不由得產生了懷疑。趙女士:2023年9月23號。記者:當時因為什麼問題來這裡?趙女士:當時因為我胳膊痛,是這裡痛。當時我進了江城骨科二樓,他說是「北京專家」。他說你拍個片,那我就拍個片子。拍個片之後他說你再拍個核磁,他們帶了我們...
上海團隊在醫學頂刊連發兩文,率先提出「證據污染」循證概念 - 天天要聞

上海團隊在醫學頂刊連發兩文,率先提出「證據污染」循證概念

劉輝、徐暢團隊4月23日在《英國醫學雜誌》(BMJ)刊發關於循證醫學「證據污染」治理新策略的研究成果。院方供圖近日,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劉輝、徐暢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MJ)刊發關於循證醫學「證據污染」治理新策略的研究成果,並受邀發表同期述評文章,實現國際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