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2025年01月08日16:24:03 健康 1865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明明覺得自己吃得健康,血糖卻總是高得離譜?是不是早餐吃了什麼「不對勁」的東西,讓一天的血糖都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不聽使喚?

更有甚者,乾脆跳過早餐,覺得少吃一頓飯總不會讓血糖出問題吧?

醫學上,早餐是一天中第一頓喚醒身體代謝的關鍵時刻,它和血糖的關係不僅僅是「吃什麼」這麼簡單,還牽涉到「怎麼吃」「什麼時候吃」「吃多少」等多個層面。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說到底,血糖問題是一個綜合的結果,而早餐,作為一天的起點,既是影響血糖的「導火索」,也是「穩定劑」。如果早餐沒選對或者索性不吃,這個黃金窗口就會被浪費,反而讓血糖波動更大。

那麼,問題來了,早餐真的會讓血糖「一路飆升」嗎?還是說我們忽略了一些更隱秘卻至關重要的飲食細節?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早餐時間不對,血糖難穩定

一個常年早起工作的建築工人告訴我,他每天早晨五點準時開工,但為了多睡會兒懶覺,經常拖到上午十點才吃早餐。

人體的胰島素敏感性在早晨最高,大約在起床後的一小時內達到峰值,這個時候進餐,身體會更高效地分解和利用碳水化合物,血糖波動自然就小。

但如果拖延太久,不僅錯過了代謝的最佳窗口,還可能讓肝臟「趁虛而入」。

肝臟在長時間空腹的情況下會釋放更多的葡萄糖到血液中,作為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明明沒吃東西,空腹血糖卻噌噌往上漲的原因。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高蛋白早餐並非萬能

很多人聽說高蛋白飲食對穩定血糖有好處,就開始把早餐變成「蛋白質盛宴」,什麼雞蛋、牛奶、肉類一股腦堆上餐桌,碳水則能少就少。

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但對一個長期夜班的護士來說,這個方法差點讓她血糖徹底失控,原因很簡單,高蛋白早餐並不是人人都能消化得了的。

尤其對於一些肝功能和腎功能本身就較弱的人群,高蛋白早餐可能就是「隱形殺手」。

所以,早餐的蛋白質攝入要適量,不能盲目追求「越多越好」,更不能因為要吃蛋白質而完全忽略了碳水的合理搭配。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早餐的順序也很重要

有人會想,既然碳水容易升血糖,那我先吃點蔬菜、喝點牛奶,最後再吃麵包或米飯,總能把血糖控制住吧?

這個思路看似有道理,但一個正在準備退休的老師卻用親身經歷告訴我,順序錯了,血糖還是穩不住。

如果先吃碳水化合物,血糖會快速上升,因為消化和吸收的時間短;而如果先吃富含纖維的食物,比如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才是碳水,血糖的上升速度會明顯減緩。

這個過程叫「食物優先順序法」,已經被很多研究證實有效,所以,早餐不僅要看吃什麼,還要注意怎麼吃,調整吃的順序,可以在不改變總熱量攝入的情況下顯著降低血糖波動幅度。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沒有脂肪的早餐才危險

過去我們總是說高脂肪飲食對身體不好,但如果早餐完全不含脂肪,也會對血糖控制帶來負面影響。

一個喜歡追求極簡飲食的自由職業者,總是習慣早上吃一碗燕麥加點水果,不放任何堅果或乳製品,覺得這樣既低熱量又健康,結果他的血糖波動卻一直很大。

其實,早餐中加點脂肪挺有好處的,脂肪能慢慢釋放能量,讓胃排空得不那麼快,這樣碳水化合物吸收也會慢一些,血糖就不會大起大落。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要是早餐一點脂肪都沒有,那血糖就像坐過山車,先猛漲再猛跌,一天下來身體都跟着受罪。

早餐脂肪不用多,關鍵是要有,比如來點堅果醬、牛油果,或者喝杯全脂牛奶,都是挺不錯的,主要就是得注意脂肪的種類和量,別一股腦地全去掉。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喝水方式可能影響血糖

大多數人可能不會將「喝水」和「血糖」聯繫在一起,但一位常年依賴咖啡的程序員分享了他的經歷,後來他改成先喝一杯溫水再吃早餐,血糖才慢慢穩定下來。

早餐前的水分攝入對血糖的影響其實不容小覷,清晨時,人體往往處於輕微脫水狀態,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血液會變得更加黏稠,從而影響胰島素的運輸和作用效率,導致餐後血糖控制不佳。

而如果能在早餐前喝上一杯300毫升的溫水,不僅能喚醒代謝,還能稀釋血液,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讓早餐的吸收更加平穩。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粗糧也有陷阱

粗糧早餐總是被當作健康飲食的標配,但一個喜歡吃全麥麵包的銷售經理卻告訴我,他的血糖控制反而因為吃粗糧而惡化。經過細問才知道,他的全麥麵包其實是「假粗糧」,含糖量高得嚇人。

市面上有些所謂的健康食品,比如標榜全麥的麵包或者雜糧餅乾,其實只是摻了少量的粗糧成分,主要還是精製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

吃這種食品,血糖升得可能比直接吃精製食品還快,挑選粗糧產品時,一定要認真查看成分表,真正的粗糧食品應該是富含膳食纖維低糖、低脂肪的。

如果市面上找不到合適的產品,不妨自己煮一些燕麥、紅薯或者玉米來吃,這些天然的粗糧才是早餐控制血糖的優質選擇。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早餐和血糖的關係,絕不是「吃了什麼」這麼簡單的問題,什麼時候吃、吃的順序、搭配的種類,甚至是喝水的方式,都會對血糖產生深遠的影響。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血糖高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叢媛.應用食物升糖指數為糖尿患者做飲食指導, 山西醫藥雜誌(下半月刊) ,2010-11-25

血糖高和早餐有關?醫生直言:想要血糖穩定,吃早餐多留心這幾點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 天天要聞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當"網抑雲"成為深夜朋友圈的接頭暗號,當"我emo了"取代具體情緒表達,這屆年輕人用戲謔解構着精神困境。可當調侃成為情緒的遮羞布,我們是否正在錯失與真實自我對話的契機?那些未被言說的沉重,或許正悄然改寫着大腦的溝回。某個慵懶的周末,你精心布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 天天要聞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上個月遇到一位客戶,40歲的林姐,平時工作忙得顧不上做飯,經常靠外賣應付。她試過節食,但每次餓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饞高油高鹽的食物。後來我建議她嘗試調整飲食節奏——5天輕斷食,不用挨餓,也不用頓頓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聞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張姐來諮詢時,手上還捏着半塊沒吃完的餅乾。她說試過節食、跳操、甚至買過代餐粉,但體重像卡在某個數字不動。我讓她先回答一個問題:「你吃早飯時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於是我給她分享了四個簡單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習慣調整,讓她先堅持21天。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 天天要聞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問華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但最近常去的藥店斷貨了,店員推薦他用厄貝沙坦替代,說是兩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華子告訴他,不建議兩者混用。雖然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都....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 天天要聞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您發現了嗎?今年立夏後的天氣像坐過山車——清晨薄霧未散,午間驕陽似火,傍晚又飄起細雨。這種忽冷忽熱、濕氣瀰漫的初夏,正是身體最"遭罪"的時候。而即將到來的5月21日小滿節氣,更像一扇隱形的健康門:推得對,安然度夏;推得錯,可能給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 天天要聞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花生一直是爭議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說它油脂高、熱量大,吃多了發胖、不消化,還對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說它是長壽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這種說法各有一套邏輯,沒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內科醫生開始重新關注花生的作用,特別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調節、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很多人擔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實不是「突然形成」的。它從不是一塊血塊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內皮細胞長期受損、局部炎症慢慢積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幾種機制交織在一起,最終才出問題。而傷害這一整套系統的,不是劇烈運動,不是情緒波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