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張問渠醫生:「吃」出來的冠心病!

2024年05月10日20:51:28 健康 8388

「80%以上都被吃掉了!」北京名老中醫張問渠醫生日前接受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人們吃魚、吃肉過多,直接導致冠心病發病率迅速上升。張問渠大夫表示:預防冠心病,必須管好「入口」。

冠心病是怎麼從飲食中得來的?張醫生表示,引起冠心病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明確且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體內膽固醇過多。這樣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能及時代謝利用,積聚在血管壁上,佔據、堵塞血管腔,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這種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除一小部分是人體自身合成外,大部分來自食物,如油炸食品、蛋黃、蟹黃、帶魚、魷魚、豬、牛、羊等肉類食品中的含量非常豐富。膽固醇。

名老中醫張問渠醫生:「吃」出來的冠心病! - 天天要聞

長期過量攝入會大大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飲食也從簡單的飯菜變成了大魚大肉。從過年、過節時偶爾吃一頓美味佳肴,到每天都有美食,天天「過年」,結果就是膽固醇攝入過多。」萬博士表示,「越『咀嚼』越好」是富含膽固醇的食物的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比如海鮮、動物油、肉類、油炸食品等,這種「香味」誘惑讓很多人「着迷」並吃中華民族多年來的飲食習慣以雜糧、蔬菜、豆類為主,肉類為輔,這是適合中國人體質、有益於健康的膳食結構。人們的飲食習慣幾乎完全相反,這使得身體無法適應,結果就是損害健康。

張醫生表示,含膽固醇食物是否攝入過量與每個人日常運動量、年齡等因素有關。不管吃多少,只要攝入量與身體消耗平衡,就不會損害健康。但就人們目前的飲食狀況而言,富含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量大多達到了中等甚至重體力勞動所需的攝入量,嚴重超標。

他認為,健康的飲食結構應該以全麥、蔬菜、豆類為主,適量攝入雞蛋和肉類。每人每天一個雞蛋或一兩兩瘦肉就足以滿足人體對膽固醇的需要。尤其是現在,為了改善菜肴的口感,很多餐館在各種炒菜(無論葷菜)、炒飯中都會添加動物脂肪。因此,節假日最好少去餐館吃飯,偶爾「出去吃飯」。可以,但是三天不能吃喝。

張醫生提醒我們,不要以為多吃肉、蛋只是為了補充營養。營養是指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的平衡。這是關於攝入和消耗之間的平衡。多餘的營養積累在體內就是垃圾,是冠心病的根源。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及作者個人觀點撰寫,僅用於健康科普,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廚房裡翻炒的香味雖美,但有些食物表面「無害」,卻暗藏「殺機」,尤其對胰腺來說,簡直是「溫柔一刀」。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來源:重慶晚報】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
近90%的受檢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蛀牙問題,「關愛小乳牙科學防齲」公益行動拉開帷幕 - 天天要聞

近90%的受檢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蛀牙問題,「關愛小乳牙科學防齲」公益行動拉開帷幕

「爸爸你看,咬合面要這樣來回刷才對!」2024年7月6日, 明媚的陽光灑在長沙市嶽麓區,一場充滿童趣與關愛的公益活動在此溫情啟動——「關愛小乳牙科學防齲」公益行動正式拉開帷幕。在活動現場,設置了口腔護理小課堂、小小牙醫、繪本閱讀、公益口腔檢測等一系列精心設計的互動環節,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學到了科學護牙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