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早上
71歲的黃阿姨起床後發現
左側肢體不太靈活
講話口齒不清
兒子發現後立即撥打了120
將她送到家附近的醫院急診
到達急診已接近中午
醫生初步判斷黃阿姨的癥狀
可能是腦卒中
馬上為她做了
頭部磁共振、CT等檢查
結果發現她的顱內基底動脈
已經完全堵塞
考慮急性大血管閉塞性腦梗死
情況十分危急
由於血栓較大
且錯過了溶栓時間窗
經評估需要馬上進行手術取栓

當時,黃阿姨的意識還是清醒的
一聽說要馬上做手術
她和家人猶豫不決
正當和醫生談話之際
黃阿姨突然間失去意識陷入昏迷
醫院立即啟動腦卒中介入手術流程
為黃阿姨進行急診取栓手術
經歷這次搶救
黃阿姨一家人還驚魂未定
沒想到老伴又發生了意外
黃阿姨在醫院治療期間
她的老伴某天清早起來
也出現一側手腳發麻的癥狀
他立刻打車到醫院做檢查
結果發現顱內基底動脈穿支的
血管發生閉塞
引發腦幹梗塞
好在就診及時
經溶栓治療後病情得到了改善
目前夫妻倆住在同一個病房
短短一周內
黃阿姨和老伴先後住院
這是巧合嗎?
醫生詢問黃阿姨兒子後才知道
原來黃阿姨是紹興人
老伴是寧波人
兩人平時飲食口味比較重
幾十年來飯桌上少不了腌制海產品
尤其喜歡吃咸嗆蟹、霉豆腐

就在住院期間
黃阿姨還嫌醫院裏飯菜寡淡
讓兒子從家裡帶點鹹菜來下飯
醫生提醒——
醫生提醒高鹽飲食是導致腦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建議日常飲食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則,做到食物多樣化,少油、少鹽,減少肥肉攝入,少吃腌制加工類製品。
除了飲食習慣,熬夜、肥胖、長期抽煙、過度疲勞、缺乏運動等也會增加腦梗風險,會讓身體處於高凝狀態,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這都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某些突發刺激因素下,血栓脫落造成血管堵塞,最終引發急性腦梗。
腦梗的致殘率高達75%,病死率超過20%,嚴重威脅生命安全。醫生提醒,頭暈患者千萬不能忽視,往往是卒中發生的預警信號,一旦發生卒中救治必須爭分奪秒。腦梗死需在發病4.5小時內及時進行溶栓或在發病6-8小時內取栓治療。
發生卒中後如何及早識別
國際上有一個「FAST」標準——
Face:發現面部不對稱。
Arm:單側手臂無法上舉或上舉無力。
Speech:言語含糊、口齒不清。
如果突然出現上述情況,很有可能出現了急性卒中,此時最重要的是「Time」(時間),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送至有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進行救治。
來源丨都市快報、寧波晚報
編輯丨吳澤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