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2024年03月16日10:05:04 健康 1385

在我們的廚房裡,那些日常用來提升食物味道的小幫手——「鹽」,可能正悄悄地影響着我們的健康。

不是所有的「鹽」都是我們熟悉的食鹽,有些特殊的調味品,如含鈉的味精和某些低鈉鹽替代品,其長期過量使用可能會大大增加患癌率。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兩種「鹽」和它們對健康的潛在影響。

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 天天要聞

一、鹽的種類及其風險概覽

鹽,作為調味品的大家長,其種類遠不止我們所熟知的食鹽那麼簡單。在市面上,味精和低鈉鹽替代品也被廣泛用於烹飪之中,用以增強食物的風味。然而,這兩種「鹽」的長期過量使用,卻可能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味精,一種含有鈉的調味品,因其能夠增強食物的鮮味而被廣泛使用。而所謂的低鈉鹽替代品,則是為了降低食鹽中鈉的攝入量,採用其他成分製成的替代產品。聽起來似乎對健康有益,但如果使用不當,同樣可能導致鈉攝入過量,乃至於其他健康問題。

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 天天要聞

二、含鈉的味精對健康的潛在威脅

雖然味精中的鈉含量低於食鹽,但因其在烹飪中的廣泛使用,人們往往會無意間攝入過量的鈉,這對心血管健康構成了隱患。

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多樣化,味精的普遍使用,讓這種「隱形」的鈉攝入變得難以控制。尤其是在外食頻繁的城市生活環境中,攝入過量的鈉已成為不少人的健康隱患。

科學研究表明,長期過量攝入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等。而心血管疾病,作為全球範圍內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預防措施不應被忽視。此外,鈉攝入過量還可能導致其他健康問題,如腎功能損害、骨質疏鬆等。

在這種情況下,味精的使用就需要格外小心。儘管它能為我們的飲食增添美味,但健康的飲食應更多地依賴於食材本身的味道,而非過分依賴調味品。適量使用味精,或尋找其他天然的食物來增強食物的風味,如鮮果、蔬菜和香草,是一種更為健康的選擇。

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 天天要聞

三、低鈉鹽替代品:益處與隱患

低鈉鹽替代品,通常被視為傳統食鹽的更健康選擇,尤其是對於那些需要限制鈉攝入量的人群,如高血壓患者。

這些替代品往往由鉀鹽或鎂鹽替換部分食鹽中的鈉成分製成,以降低鈉攝入。儘管這聽起來對健康有益,但事實並非那麼簡單。

首先,許多低鈉鹽替代品雖然減少了鈉的含量,但並不意味着可以無限制使用。事實上,過量使用這些替代品同樣會導致鈉攝入超標。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忽略了對這些產品的適量控制,從而無意中攝入過多的鈉。

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 天天要聞

其次,對於一些特殊人群,如患有腎臟疾病或特定類型的心臟病患者,過量攝入鉀鹽也可能帶來健康風險。鉀在體內的代謝需要腎臟的參與,當腎功能不佳時,過多的鉀可能導致血鉀異常,增加心律不齊等風險。

而更令人關注的是,某些低鈉鹽替代品中可能含有的其他替代成分,如氯化鉀、硫酸鉀等,可能與增加患某些類型癌症的風險有關。

儘管目前對於這些成分與癌症關聯性的研究尚不充分,但這一風險不容忽視。

因此,在選擇低鈉鹽替代品時,我們應該仔細審查其成分,合理評估其潛在的健康風險。

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 天天要聞

五、實證分析:過量攝入與癌症風險的關聯

在深入探討「鹽」與健康風險的聯繫時,我們不得不提及一些關鍵的實證分析。雖然不能將某一種食品或成分的攝入直接等同於疾病的發生,但長期的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在此,我們關注的是過量使用含鈉味精和低鈉鹽替代品與癌症發生率之間的潛在聯繫。

根據一些流行病學研究,長期高鈉飲食與多種類型的癌症,特別是胃癌有着較為明顯的關聯。例如,一項發表在《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誌物與預防》雜誌上的研究指出,高鈉飲食可能與胃癌的風險增加相關。

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 天天要聞

此外,另一項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的研究也發現,高鈉攝入與胃癌風險增加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關聯並不意味着因果關係的確定。癌症的發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受到遺傳、環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然而,這些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視角:長期不當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增加某些類型癌症的風險。

因此,關注日常飲食中的鈉攝入量,尤其是對於經常使用含鈉味精和低鈉鹽替代品的人群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 天天要聞

六、向健康飲食轉變的建議

在現代社會,飲食習慣逐漸偏離了古代的簡約與自然。為了追求食物的口感和便捷,我們往往過度依賴加工食品和調味品。然而,為了健康,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並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

1. 提倡適量使用調味品:在日常烹飪中,應盡量減少對味精和低鈉鹽替代品的使用,避免鈉攝入過量。可以通過使用天然香料和草本植物(如香菜、羅勒、薄荷)來增加食物的風味,既健康又能讓食物更加美味。

2. 強調自然食材的重要性:在購買食材時,優先選擇新鮮的蔬菜、水果和肉類,儘可能地減少加工食品的攝入。新鮮食材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更容易控制食用過程中的鈉攝入量。

3. 培養健康飲食習慣:除了關注食物的選擇和烹飪方式外,建立定期用餐和均衡飲食的習慣也十分重要。合理安排每日的飲食結構,確保充足的蔬菜、水果、全穀物和優質蛋白質攝入,對於維護長期健康至關重要。

長期用2種「鹽」大大增加患癌率?對照家裡2種鹽是否在用,趕緊扔 - 天天要聞

總結

最後,向古代飲食哲學學習,不僅是對食物的一種尊重,更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關照。

在現代生活的快節奏中,我們可能難以完全回歸古代的生活方式,但通過適當地調整和選擇,我們仍然能夠享受健康美味的飲食,同時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讓我們一起邁向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享受由內而外的健康生活。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 天天要聞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近期,亞洲多個國家(地區)衛生部門通報,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發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中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安排針對JN.1毒株的疫苗接種。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 天天要聞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楊夏2個多月前(2月20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檢,讓一貫標榜「品質」的盒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風波。近日,青島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來自「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町蛋業)的保潔無抗鮮雞蛋,在抽檢中發現農獸葯殘留超標,受到了廣泛關注。圖片來源:...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 天天要聞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點新聞報道】俄羅斯一名男子的後腦杓突然長出一個5英寸(約12cm)「惡魔角」的角質瘤,起初他不以為意,一直忍受頭痛,後來因為嚴重影響到生活,便前往醫院就診,將角質瘤移除。而負責手術的醫生坦言,這是他行醫25年來,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見的病例。
《中華醫藏》溫病卷發佈,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 天天要聞

《中華醫藏》溫病卷發佈,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近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的《中華醫藏》(簡稱《醫藏》)溫病卷發佈暨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中醫藥古籍承載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根基,也是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