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值守在康復醫學科的醫護人員,只為讓患者儘早回歸生活

2024年02月29日14:21:59 健康 3784

極目新聞記者 趙雪純

新春佳節,在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有58名患者因病情只能在醫院過年。大年初四8時,值班的該科副主任陳華先帶領當日值班的主治醫師曹紅霞和王思羽挨個查看患者的情況。

新春走基層|值守在康復醫學科的醫護人員,只為讓患者儘早回歸生活 - 天天要聞

陳華先(左一)與值班醫生一同查看患者情況

「新年好,我們先來聽一下肺部情況。」陳華先拿出聽診器,仔細為患者檢查肺部情況。聽診後,陳華先還會檢查患者的四肢情況,有沒有腫脹,肢體力量怎麼樣;可以下床的患者便讓他在床邊進行簡單的舉手、邁步等動作,檢查患者整體的恢復情況,以便調整當日的康復訓練項目。目前,康復醫學科仍有26位還插着氣切套管的重症患者,81歲的李婆婆(化姓)就是其中之一。

李婆婆於2023年12月底突發腦梗死,由於她年齡較大,且手術後仍處於昏迷狀態,插着氣切套管、胃管和尿管,她的恢復情況一直牽動着醫護人員的心。康復醫學科團隊在李婆婆發病早期康復就介入,為其進行康復治療,李婆婆生命體征平穩後轉康復醫學科繼續康復治療,已由昏迷轉為嗜睡狀態。看瞳孔、聽肺部呼吸音、檢查四肢情況……陳華先仔細檢查後發現,李婆婆由於肺部仍有感染,呼吸急促,雙肺有哮鳴音、痰鳴音。陳華先和值班醫師一起根據情況,為李婆婆加強了抗感染和解痙攣平喘藥物治療,讓李婆婆的氣喘逐漸減輕。

陳華先為50多位患者檢查完身體,及時調整每一位患者的治療方案後,康復治療師便根據最新方案為患者進行運動治療、物理因子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針灸推拿治療、高壓氧治療。

理療師楊丹推着經顱磁刺激儀器走進病房:「新年好,我來給阿姨做經顱磁刺激了。」楊丹邊打招呼邊給患者定好位,開始經顱磁刺激治療。作業治療師崔玲也在打招呼後指導患者抬起上肢,活動手指、手腕……楊丹和崔玲於2023年底結婚,按照當地習俗,結婚第一年應該互相拜訪親戚,但春節期間兩個人每天都堅守在崗位。此外,運動療法治療師王漢、駱雨婷幫助患者活動肢體,改善關節活動度,提高肌力訓練;言語治療師楊瑞耐心地給患者訓練,希望患者能早日拔除胃管,經口進食;護士站童卓凡、黃金秋和岳歡認真地核對患者醫囑。高壓氧治療室孫善華關注着高壓氧艙的屏幕,讓患者安心做高壓氧治療。

新春走基層|值守在康復醫學科的醫護人員,只為讓患者儘早回歸生活 - 天天要聞

護士站的護士們仔細核對患者的醫囑

康復治療師們為患者進行康復鍛煉的同時,與陪護的家屬仔細講解護理和康復的動作要領。「要跟重症患者的家屬講如何正確鼻飼進食,特別是讓他們多呼喚意識障礙患者,給患者恢復的動力。」陳華先解釋,許多重症患者平日里都是由護工照料,春節期間家屬們放假後才有空來照顧,醫護人員就要抓住這寶貴的親情互動時間,讓患者更有信心一步步渡過康復的難關。

新春走基層|值守在康復醫學科的醫護人員,只為讓患者儘早回歸生活 - 天天要聞

大年初一,該科主任丁旭東看望住院患者

陳華先解釋,康復鍛煉是醫護技人員與患者一起的一場「馬拉松」,她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康復醫學科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康復出院。春節的堅守也是為了讓患者能早一天回歸自己的家庭、生活,回歸社會。

(來源:極目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談談佛手這味「寶葯」 - 天天要聞

談談佛手這味「寶葯」

今天我談談佛手這味「寶葯」咱老百姓過日子,誰還沒個頭疼腦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今天啊,我就跟大夥嘮嘮一味特別的中藥材——佛手,這可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藥。很多人知道佛手,可能是因為它樣子奇特,像觀音的手,好看又有趣。
醫生坦言:這5種水果,是血管的幫手,堅持吃,血管會更年輕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這5種水果,是血管的幫手,堅持吃,血管會更年輕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警惕不良網絡信息,增加青少年的性焦慮 - 天天要聞

警惕不良網絡信息,增加青少年的性焦慮

現代快報訊(記者 梅書華)性教育不應是「蜻蜓點水」,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建立健康的性認知、情感與人際關係,實現身心全面成長,7月8日上午,南京鼓樓醫院舉行了「青少年性教育」暑期夏令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