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證實!哲學家李澤厚「冷凍頭顱」遺囑已執行

2024年02月06日22:05:04 健康 1739

2月3日,李澤厚晚年友人馬群林在《學人Scholar》發文,透露李先生的遺囑——希望死後將大腦「冷凍」保存,以供未來研究之用——「已得到了忠實執行」。2021年,旅居美國的我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先生辭世,享年91歲。生前,他留下這份獨特的遺囑。

家人證實!哲學家李澤厚「冷凍頭顱」遺囑已執行 - 天天要聞

▲李澤厚

2月6日,馬群林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回憶了去年12月他與李先生的夫人馬文君、兒子李艾的會面。他從李艾處得知,李澤厚於2021年11月2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小鎮家中因病去世。逝世當天,李艾便通知美國「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會」(簡稱「阿爾科」)履行了李先生的生前遺囑。

遺願是「冷凍頭顱」
對現代腦科學發展很感興趣

2010年,80歲的李澤厚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首次公開披露了其「冷凍頭顱」的遺願:「我不會有墓志銘。但我準備將來把腦袋留下來,冷凍,過300年或者500年,再拿出來。」90歲生日前夕接受採訪時,他重申了此事,並說「我不是隨便講句空話而已」,已向「阿爾科」捐贈8萬美元,每年還付幾百美元的會員費。

當時,對遺囑能否最終落實,包括友人馬群林在內的許多人都持懷疑、觀望態度。「因為李澤厚這個遺囑與中國幾千年來根深蒂固的傳統意識完全相悖,在一般人看來,顯得突兀、異樣。很多人以為這只是李先生的一種想法,未必最後能得到執行。」馬群林向紅星新聞記者解釋稱,李澤厚在採訪中也曾說「我現在估計95%是做不到的」。

家人證實!哲學家李澤厚「冷凍頭顱」遺囑已執行 - 天天要聞

▲2017年李澤厚在北京北海公園,這是他最後一次回國(馬群林供圖)

關於為何要冷凍頭顱,李澤厚曾在採訪中表示:「我是想證明文化是不是影響了大腦,幾百年後,是不是可以從我的大腦里發現中國文化的殘跡,證明我的積澱理論。如果證明有影響(文化影響大腦),我覺得比我所有書加起來的貢獻都要大。」

「李先生非常重視現代科技的發展,在美國家中還訂閱了《科學美國人》《心靈》雜誌,對其中講生理、醫學、考古等方面的文章都閱讀,尤其是對現代腦科學的發展很感興趣。他還閱讀過197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美國傑拉爾德·埃德爾曼的著作,並從自己的積澱理論角度做了評述。」馬群林回憶道。

馬群林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李澤厚就構建了其「積澱說」。馬群林感慨,李先生「冷凍大腦以證明自己提出的理論學說,即使不說『空前絕後之舉』,也是極其罕有的舉措」。

家人證實!哲學家李澤厚「冷凍頭顱」遺囑已執行 - 天天要聞

▲2021年10月,李澤厚為《倫理學新說》序的最後修改手跡,同年11月2日李先生辭世,未能目睹新書 (馬群林供圖)

李澤厚1930年6月生於湖北漢口(祖籍湖南長沙),1954年畢業於北大哲學系。生前為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

他一生著作等身,其中為讀者所熟知的代表作就有《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美學論集》《美的歷程》《批判哲學的批判》等。其中,《美的歷程》一書更是因其深刻的美學思考,成為影響一代人美學取向的經典之作。哲學家馮友蘭評價該書為「一部中國美學和美術史,一部中國文學史,一部中國哲學史,一部中國文化史」。

「人體冷凍」鼻祖阿爾科聯合CEO:
我們所做的就是儘可能保存好大腦

2023年11月,紅星新聞記者曾在阿爾科實驗室專訪了阿爾科聯合CEO詹姆斯·阿羅伍德,探討人體冷凍技術的實踐、挑戰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阿爾科於1972年成立,是全球最早從事人體冷凍技術研究和實踐的機構之一。據其介紹,該項技術的核心理念是,通過極低溫度保存人體,以便在未來醫學科技進步到足以恢復人體健康時,能夠「復活」人體。詹姆斯·阿羅伍德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死亡是一個過程性的事件,並不是一瞬間的事。人體冷凍技術就是目前為止『按下死亡進程暫停鍵』的最好方式。」

家人證實!哲學家李澤厚「冷凍頭顱」遺囑已執行 - 天天要聞

▲阿爾科聯合首席執行官詹姆斯·阿羅伍德

按照阿爾科的理想流程,當其註冊會員在生命垂危之際,阿爾科的工作人員就該在附近待命。一旦其心臟停止跳動、被宣告死亡後,工作人員就將立即對其遺體採取冷凍措施。阿爾科解釋,此時人體處於死亡早期,細胞和器官仍有可能存活。「病人」被宣告死亡兩小時內,該機構會將「病人」的身體放入冰水中冷卻,並使用器官保存藥物替換「病人」體內的血液。

隨後,冷卻後的「病人」身體將被轉送至阿爾科的手術室。為防止凍結,工作人員會向「病人」血管中注滿防凍劑,準備好冷凍保存。在接下來的5-7天內,「病人」的身體將被深度冷卻,最終控制在零下196攝氏度,在極低溫度下「病人」將被玻璃化。在阿爾科看來,此時死亡進程已被有效停止。此後,「病人」身體將會被放入一個充滿液氮的不鏽鋼高罐中進行長期保存。

家人證實!哲學家李澤厚「冷凍頭顱」遺囑已執行 - 天天要聞

▲保存「病人」身體的不鏽鋼罐

「這(將人體置入液氮中)是一個可控的過程。」詹姆斯介紹稱,阿爾科創始人之一的弗雷德·查曼貝爾蘭恩是一名火箭科學家,曾效力於美國宇航局,受此影響,阿爾科儲藏「病人」的罐子看起來也像個火箭。不過想要做到控制溫度,光靠火箭科學家的物理知識還遠遠不夠,還需要以非常精確的標準設計這些「罐子」。「我們團隊有工程師、科學家等共同研發新的設計技術,旨在實現每月都有進展。」詹姆斯還說,團隊現在還在進行一些不便公開的研究項目,目的就是為了在科學技術上實現突破。

對於人體冷凍技術,公眾和科學界的反應混雜着好奇、希望和懷疑。詹姆斯表示,儘管這項技術受到了一些批評和質疑,但他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科學的發展,人體冷凍技術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他總結道:「我們並不是在創造一些原本就不存在的東西,而是在已存在的科學基礎上加以改造,並將新技術用於實際應用。我不知道復活術具體什麼時候會成真,可能是50年、100年,也有可能是30年。但我們的目標是儘可能地保存好大腦和身體,為未來的醫學突破做好準備。」

來源:紅星新聞記者 鄧紓怡

編輯:徐春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靠父親也沒用?醫療專家評估:布朗尼運動生涯終結! - 天天要聞

靠父親也沒用?醫療專家評估:布朗尼運動生涯終結!

布朗尼·詹姆斯,作為籃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的長子,自小便承載着無數期待與關注。他在籃球場上展現出的天賦與潛力,讓人們對他的未來充滿了遐想。然而,近期布朗尼在訓練中突發心臟驟停的事件,不僅牽動了無數球....
中暑了吃退燒藥降溫?體格越好越容易中暑?空調開一會兒關一會兒更省電?別信這些「熱流言」 - 天天要聞

中暑了吃退燒藥降溫?體格越好越容易中暑?空調開一會兒關一會兒更省電?別信這些「熱流言」

中暑了能吃退燒藥降溫嗎?空調是不是一會兒關一會兒開更省電?梅雨季節,千萬別被這些「熱熱」的科學流言左右了心智。6月科學流言榜出爐,都是些初夏人們關心的事。 中暑了可以吃退燒藥降溫? 流言:中暑和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一樣,只要吃退燒藥降溫就會好。 真相:人體的內部體溫是由大腦中的下丘腦調節的。下丘...
調查顯示大多數小林製藥事件健康受損者仍處於慢性腎病狀態 - 天天要聞

調查顯示大多數小林製藥事件健康受損者仍處於慢性腎病狀態

6月30日,日本腎臟學會在橫濱市舉行會議。圍繞小林製藥公司含紅曲成分問題保健品事件,該學會公布了對206名被認定因服用相關保健品而出現健康受損狀況的消費者的調查分析結果。結果顯示,其中不少人的腎功能沒有完全恢復。此外,在部分案例中,健康受損的消費者在住院後身體逐漸衰弱,最終死亡,疑似為相關保健品導致的死亡...
全方位聚焦青少年健康科普 「小衛士訓練營」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全方位聚焦青少年健康科普 「小衛士訓練營」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啟動

圖說:中山醫院2024年度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楊浦行專場活動舉行 主辦方供圖(下同)今天,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2024年度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楊浦行專場活動舉行。這次活動是全市首個由醫學科普研究所牽頭,聯合多方力量共同開展的跨界融合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項目...
造福鄉親!溫朝陽教授在阜南縣設立名醫工作室 - 天天要聞

造福鄉親!溫朝陽教授在阜南縣設立名醫工作室

大皖新聞訊    6月30日,阜南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鬍允凱為阜南縣人民醫院「溫朝陽教授名醫工作室」揭牌。即日起,北京大學國際醫學院超聲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溫朝陽將利用節假日來家鄉開展義診,而且每月不低於一天。溫朝陽是一位從阜南縣走出去的醫學博士,深耕血管超聲、心臟超聲、淺表器官超聲及介入超聲領域。「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