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醫生焦慮急救指南,速存

2025年06月15日09:02:18 健康 1727

每年這個時候

中高考、期末考都在蓄勢待發中

而這段時間

也最易引發學生的焦慮情緒

馬上就要上考場了

如果學生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一、認識高考焦慮



正常現象:適度的焦慮能激發動力,但過度焦慮可能影響發揮。


常見焦慮癥狀:

  • 生理表現:失眠、早醒或睡眠質量差;心悸、出汗、手抖、胃痛或腹瀉;食慾驟減或暴飲暴食;頭痛、肌肉緊張(如肩頸酸痛)
  • 心理表現:擔心失利、注意力渙散、自我否定(如我肯定考不好、複習不完了)
  • 行為表現:反覆檢查資料、拖延學習、依賴提神藥物

心理科醫生焦慮急救指南,速存 - 天天要聞



二、高效應對策略



01

心理調適


  • 接納焦慮:告訴自己「緊張是正常的,說明我重視」
  • 反駁消極念頭:用事實回擊自我否定(如「我整理了錯題本,至少有進步」)
  • 調整認知:降低期待,高考重要,但並非唯一出路,人生有無數可能性。

02

行動指南


  • 制定計劃:優先「查漏補缺」,再鞏固優勢科目。
  • 時間管理:用「番茄工作法」(學25分鐘+休息5分鐘)提升效率。
  • 模擬考試:按高考時間做真題,適應節奏。
  • 減少干擾:暫離社交媒體,避免比較焦慮。

心理科醫生焦慮急救指南,速存 - 天天要聞

03

家長如何助力


  • 避免施壓:少問「複習得怎樣?」,多提供安靜環境。
  • 情感支持:強調「我們永遠支持你」,而非強調結果。
  • 實際幫助:準備營養餐、協助整理文具,不干涉學習。

04

緊急情況處理


持續失眠、嘔吐或情緒崩潰,及時尋求心理老師或醫生幫助。



三、快速緩解焦慮小妙招



01

4-7-8呼吸法


閉眼,鼻吸氣4秒→屏氣7秒→嘴呼氣8秒,重複3~5次。

02

肌肉放鬆法


從腳部開始,依次緊繃→放鬆肌肉(接着小腿肌肉、大腿、臀部、腹部、背部、肩部、手臂、頸部和頭部,每部位5秒)。

03

正念冥想


選擇一個舒適的姿勢坐下,保持脊柱挺直。每天5分鐘,專註呼吸,放任雜念飄過再回歸平靜,可逐漸增加到20分鐘。

心理科醫生焦慮急救指南,速存 - 天天要聞

總之,高考焦慮需理性看待

通過心理調整、科學複習、家庭支持

及放鬆技巧綜合應對

若癥狀嚴重

務必尋求專業幫助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 天天要聞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7月7日電 (鄭江洛)7日晚,由福建中醫藥大學主辦,福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簡稱「福州青創」)、海峽青年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兩岸青年共同探討中醫藥研習與創業。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 天天要聞

有人午睡後靈感迸發,有人午睡後昏昏沉沉!問題出在這個細節!

「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經成為許多人緩解壓力、恢復精力的重要習慣。而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恰到好處的午睡能帶來「靈光一閃」,尤其是睡好了。健康時報資料圖研究發現:午睡一會真能靈感迸發!你是否曾苦苦思索一個問題無果,午睡醒來後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 天天要聞

肚子里有個東西在跳!四年沒當回事……體檢後醫生都震驚了

浙江94歲的張爺爺身體一向硬朗四年前,他偶然發現自己肚子里有個會跳動的東西因為沒有疼痛或其他不適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認為這是身體的正常反應直到就醫檢查,連醫生都震驚了…腹中竟有一個直徑超8厘米、長度達15厘米的巨大腹主動脈瘤直到近期,張爺爺前往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 天天要聞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資料圖「一款藥物為何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就不一樣」。面對明顯...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 天天要聞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爸媽上了年紀,身體各項機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媽這一輩大都沒有保險,一旦生大病,治療費高昂。重病面前,醫保報銷的錢只是杯水車薪,很多家庭因為掏不出十幾萬醫療費,只能放棄治療。如果你爸媽還沒有保險,建議趁早配齊,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 天天要聞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這幾年,疫苗的事兒成了家家戶戶繞不開的話題。絕大多數疫苗是好東西,能救命,能防病,關鍵時刻就是一把保護傘。但不是每一針都能隨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種不當,不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煩。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因為錯誤接種疫苗導致的後悔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