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蔣女士自從2019年發現膽囊息肉後,就每年都會做B超複查。複查到2022年的時候,蔣女士發現,經過3年時間的發育,她的膽囊息肉已經從最初的4mm×2mm,發展到10mm×5mm了。10mm的膽囊息肉已經到達手術標準線,醫生很正常的建議蔣女士切除膽囊。
而蔣女士對膽囊息肉也是略有了解,知道拖久了,如果膽囊癌變的話,會很危險。因此,蔣女士接納了醫生切除膽囊的建議,在2022年5月份的時候做手術切除了膽囊。切除膽囊後,蔣女士不出意外的開始腹瀉。
腹瀉是切除膽囊後的後遺症之一,蔣女士做膽囊切除術之前就知道,所以她腹瀉之後就覺得問題不大,注意下飲食就行。但讓蔣女士沒想到的是,腹瀉一直如影隨形的伴隨着她,她切除膽囊一年,就腹瀉了一年。
到2023年3月份以後,蔣女士開始經常便秘,便秘幾天後就腹瀉,還每天臭屁放個不停。蔣女士感覺不對勁,在網上查了資料,發現可能是腸道出了問題,心裏就一下子緊張起來。因為網上都說切除膽囊後會增大患腸癌的幾率,蔣女士怕自己得腸癌,就去醫院查了腸鏡,結果腸癌倒是沒有,只發現一個0.8cm的腸息肉。
蔣女士住院切除腸息肉後,又自行搜索,查到腸息肉是有可能複發的。於是,蔣女士就生起了調養身體的心思,找到我這裡來。蔣女士問我,切除膽囊後她為什麼會有腸息肉。我向蔣女士解釋。
「切除膽囊後,膽汁雖然還在,但它無法在吃進食物後快速大量的釋放,食物的油脂得不到及時的分解吸收,就會消化不了而腹瀉。長時間的腹瀉會導致脾胃虛弱,脾胃虛弱後就為腸息肉的產生創造了條件。脾胃虛弱了,水液運化失調,濕熱、熱毒積在腸道中,久而久之,腸息肉就出來了。」
因此,切除膽囊後的腹瀉一定要重視,腹瀉看似是小毛病,可它反映出來的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運行狀態,消化系統出了問題,肝、膽、腸、胃,這一條線上的消化器官哪個又能獨善其身呢?
肝、膽、腸、胃是拴在一條線的上的螞蚱,腸出了問題,要調肝、要調胃、更要調脾,因為脾與胃相表裡,它倆息息相關、相互依賴。中醫把人體上這些消化器官,看做一個整體來調理,才能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現在,蔣女士經過中藥調理後,腹瀉癥狀已得到緩解,只要她不吃大油大膩的食物,一般就不會產生腹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