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也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健康檢查逐漸普及,甲狀腺結節及甲狀腺癌的檢出率也顯著增高。傳統的甲狀腺手術往往會在患者頸部留下明顯瘢痕,對於許多關注外表的女性患者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心理負擔。
隨着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甲狀腺微創手術應運而生。《醫師報》特別邀請上海曙光醫院劉崗教授分享微創技術治療甲狀腺癌的美容性和微創性等優點。
01
甲狀腺癌風險巨增
多手段輔助確診
甲狀腺癌(TC)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幾十年來,其發病率巨增,已成為全球發病率第九位的惡性腫瘤[1]。根據腫瘤起源及分化差異,甲狀腺癌又分為:甲狀腺乳頭狀癌(PTC)、濾泡狀甲狀腺癌(FTC)、甲狀腺髓樣癌(MTC)、甲狀腺低分化癌(PDTC)以及甲狀腺未分化癌(ATC)。
其中PTC最為常見,約佔全部甲狀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又合稱分化型甲狀腺癌(DTC)。一般而言,DTC預後較好,術後複發率低;而ATC惡性程度極高,患者就診時多處於晚期,中位生存時間僅7~10個月[2],預後極差,多進行姑息性治療,以解除氣管梗阻和壓迫為主;MTC臨床較少見,預後居於兩者之間。
在TC管理中,外科診斷和評估是首要環節,主要涵蓋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穿刺與分子檢測等多個方面。在評估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時,高分辨率頸部超聲是首選方法,而細針穿刺活檢則是敏感度和特異度最高的方法。對於細針穿刺活檢結果仍不確定的結節,可通過檢測穿刺標本的TC分子標誌物以進一步診斷[2]。
此外,隨着人工智能的引入,通過精準識別和分析各種複雜醫學圖像,可顯著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精確度。
02
微創手術疤痕小
守護患者對美麗的嚮往
傳統開放切除手術是甲狀腺手術的常用方式,然而其會在頸部留下明顯疤痕,影響美觀,打擊患者的信心和自尊,臨床一直在不斷探尋新型手術方式。
近年來,甲狀腺微創手術以其美容化和微創化的特點,逐漸受到大眾的關注,一項Meta分析證實,微創甲狀腺切除術術後患者的美容滿意度顯著較高[3](圖1)。
圖1 術後3個月美容滿意度標準化平均差的森林圖
國內開展的腔鏡甲狀腺手術主要有三種入路方式:經腋窩入路、經胸乳入路和經口腔入路。
經腋窩入路:該方法具有切口隱蔽的優點,皮膚的自然皺褶可完全遮蓋手術疤痕。此路徑在自然間隙內行進,不破壞肌肉結構。然而,相較於經胸乳入路,其創傷稍大,一般只能進行單側手術。
經胸乳入路:此方法對肌肉結構的破壞較小,因此創傷相對較小。然而,無法完全遮蓋疤痕,可能造成前胸周圍感覺異常。
經口腔入路:此方法完全避免了在皮膚上留下疤痕,美容效果較好。但術後感染的風險較高,且患者的接受程度較低。
目前,本院開展了經腋窩無充氣腔鏡甲狀腺手術,將手術切口選在患者腋窩皮紋處(圖2)[4],通過正常的皮下間隙建立隧道直達病灶,利用頸部肌肉自然間隙建腔,頸前區無須分離皮瓣即可成功切除病灶。同時,術中利用專用懸吊拉鉤,取代了二氧化碳建立手術操作空間的方法,避免造成二氧化碳相關併發症,且持續負壓吸引能保持無煙霧的清晰術腔,輔助有效清除淋巴結,避免損傷病灶周圍的神經組織,減少術中出血量,有利於術後恢復。該方法切口隱蔽,美容滿意度高,是一種可行、安全、美觀的腔鏡手術方式。
註: 藍線:腋窩處4-5cm切口 藍點:5mm的附屬切口 紅線:腋前線
圖2 經腋窩無充氣腔鏡甲狀腺手術腋窩切口示意圖
03
中醫干預治療
加快康復進程
中醫療法在甲狀腺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貫穿治療的各個環節。在術前階段,針對不同類型的甲狀腺結節,採用個體化的中藥調理方案,有效地降低了結節危險等級,為後續的手術干預提供了良好條件。同時,結合針刺治療,不僅可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情緒,還能在精神上給予患者積極的心理暗示,有助於提高患者的信心和應對能力。
在手術過程中,針刺麻醉作為一種創新麻醉方式,可顯著減少麻醉藥物的用量,有效促進患者術後蘇醒。不僅降低了麻醉風險,也縮短了患者的恢復時間。此外,中醫還注重術後調理,通過針對性的中藥調理和飲食指導,幫助患者儘快恢復胃腸功能,緩解喉部水腫,從而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
劉崗教授總結
甲狀腺癌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在選擇治療方法時,臨床醫生需全面了解疾病的相關信息,綜合評估患者自身情況,考慮手術安全性和患者的感受,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同時,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促進患者更快康復,提高患者獲益。
專家簡介
劉崗 教授
上海曙光醫院
主任醫師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普外科行政副主任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普外科教學主任
上海醫藥行業學會中西醫結合快速康復專委會秘書長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外科學會常務委員
上海醫師協會普外科分會甲狀腺工作組成員
全國中西醫結合委委員
科室簡介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普外科是建院以來首批專科,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繼承、發展和臨床經驗的積累,已發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是中醫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綜合實力先進的臨床、教學、科研基地。共有固定床位27張,現有醫師12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6名,碩、博士學位佔比90%以上。開設名醫門診、專家門診、專病門診、普通門診和24小時急診,每天都有高級職稱專家坐診。
常規開展各種胃腸道、肝膽胰脾、甲狀腺、乳腺良惡性疾病及各類腹壁疝的手術治療。其中大手術主要包括:頸淋巴清掃術、各式乳腺癌根治術、各式胃癌根治術、各式結直腸癌根治術、肝膽系腫瘤根治術、後腹膜腫瘤切除術及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參與多部教材的編寫,承擔國家級、市科委、市衛健委、區衛健委、校級、院級科研項目共12項,近5年來發表SCI論文30餘篇,中文核心期刊50餘篇,獲得國內外發明專利授權10餘項。
參考文獻: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J]. CA Cancer J Clin, 2021,71(3):209-249.
[2]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edical Administration and Hospital Administration.甲狀腺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J].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 2022, 42 (12): 1343-1357+1363.
[3] Kim DH, Kim SW, Kim GJ,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inimally Invasive Thyroid Surgery: A Network Meta-Analysis [J]. Laryngoscope, 2023,133(10):2470-2479.
[4] Sun, B., Li, et al. Gasless endoscopic transaxillary thyroid surgery: CUSUM analysis of a single surgeon』s experience from 105 preliminary procedures [J]. Surg Endosc,2022,36(11):8270–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