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連軍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

2023年11月07日14:19:16 健康 1766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全球有超過15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噪聲是重要的致聾因素,噪聲性聽力損失已成為全球最常見的職業性疾病。軍隊人員接觸到的噪聲種類多、強度大、時間久,因此軍事噪聲性聽力損失的防治是我軍面臨的一項重要難題。目前,噪聲性聽力損失的致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臨床上亦無有效的防治藥物。深入探索噪聲性聽力損失的發病機制,尋找潛在治療靶點,一直是研究的熱點。

盧連軍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 - 天天要聞

針對噪聲性聽力損失防治這一難題,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盧連軍主任團隊基於前期研究結果,開發了一種負載ferrostatin-1的新型納米遞葯體系,通過大量動物及細胞實驗證實了該遞葯體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揭示鐵死亡參與噪聲致聽覺感受器損傷的發生髮展過程,為噪聲性聽力損失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1, JCR:Q1,中科院分區:1區),盧連軍教授為通訊作者,王衛龍助理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馬鵬煒博士為第一作者,盧佩恆碩士和袁浩碩士為共同第一作者。

盧連軍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 - 天天要聞

高強度噪聲引起耳蝸毛細胞發生氧化應激損傷,進而導致毛細胞死亡,是噪聲導致聽力損失的重要原因。課題組前期通過高通量篩葯,發現鐵死亡抑製劑ferrostatin-1能夠緩解噪聲導致的小鼠聽力閾值升高,但由於耳蝸複雜的解剖結構,全身給葯很難在內耳達到有效的作用濃度。基於前期研究基礎和存在問題,課題組設計了一種負載藥物的溫敏型納米遞葯體系,簡單來講就是用PLGA納米粒包裹藥物並在其表面負載靶向外毛細胞的多肽,然後將納米粒分散到殼聚糖水凝膠中製成溫敏型遞葯體系。

盧連軍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 - 天天要聞

負載ferrostatin-1的溫敏型納米遞葯體系緩解噪聲性聽力損失示意圖

經檢測,該遞葯體系通過鼓室注射可在中耳停留至少7天,大幅延長了給葯時間。研究發現該遞葯體系能夠顯著緩解噪聲導致的小鼠聽力閾值升高、耳蝸外毛細胞缺失、內毛細胞帶狀突觸缺失及螺旋神經元纖維退行性變。該研究不但進一步充實了噪聲性聽力損失的發病機制研究,而且為其防治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

此項研究得到軍隊軍事醫學創新工程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進一步的研究工作仍在進行中。

盧連軍團隊最新研究成果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發表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不要模仿!往體內注射毒液近18年,美國男子血液產生蛇毒抗體,此前已截掉部分手指 - 天天要聞

不要模仿!往體內注射毒液近18年,美國男子血液產生蛇毒抗體,此前已截掉部分手指

出於對毒蛇等有毒動物的着迷,美國男子蒂姆·弗里德在近18年時間裏數百次向自己體內注射毒蛇毒液,並故意讓毒蛇咬自己,希望以此對蛇毒免疫。△蒂姆·弗里德(中間)在加州舊金山南部的一個實驗室里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日報道,經專家檢驗,弗里德的方法似乎有用,其血液已對蛇毒液中的多種神經毒素產生免疫力。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