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美娜 於鑫益)「婆婆,你現在恢復的怎麼樣了?在家也要小心點呀。」10月18日上午,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骨科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潘正啟副主任醫師、陳珺護士長等一同前往洪山區的患者家進行一次家庭隨訪,評估患者術後恢復情況、檢查有無異常病情變化,指導患者術後康復、並悉心叮囑注意事項。
家住洪山區的馬婆婆今年87歲,是高校一名退休教授。因股骨頸骨折於2022年12月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就診,因當時感染新冠病毒轉入感染科治療,潘正啟副主任醫師在準確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後,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風險為患者進行了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精準施治解除患者病痛。老奶奶在醫護人員的悉心護理下身體逐漸康復,從此便結下深厚的醫患情。出院前,馬婆婆的女兒感慨地說:「醫生、護士,是你們讓我媽媽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我們真的太感謝了!」
馬婆婆知道醫生們要來,早就在家中等候,「我現在可以正常走路了!」她還興高采烈的展示了自己的拿手舞蹈,臉上洋溢着幸福。醫護人員查看馬婆婆的恢復情況後,囑咐她走路要當心,不能做較劇烈的動作。整個家訪過程中患者及家屬向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護人員表示了由衷的感謝。「老奶奶發自內心的笑容,是給我們醫護人員的最好的禮物!」 陳珺護士長說。
據了解,股骨頸骨折是老年患者十分常見的疾病,老年人存在骨質疏鬆,在輕微外力損傷或扭傷、跌倒後,容易出現股骨斷裂,不但嚴重損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更是影響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對於老年性股骨頸骨折,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研究表明股骨頸骨折患者多適用於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後則通過復健訓練,恢復行走能力,縮短治療時間。而一些患者出院後缺乏醫師的跟蹤指導,特別是手術及專科醫師的指導,容易造成患者術後恢復不理想。
開展家庭隨訪不僅能實現持續性的健康醫療服務,還能架起醫患之間的「連心橋」,讓患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以患者為中心」服務的溫暖,讓醫療更加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