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從來都不是,腎虛只補腎,脾虛只知道補脾,肝火只知道滅火這麼簡單,那如果說你只知道哪有病治哪,說明還不具備真正的中醫思維。大家好,我是和醫生,心臟決定壽命,是我們的君主之官,那今天我就通過養心治心的角度,來幫你搞定脾虛、腎虛和肝火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心和腎虛的關係
在陰陽五行的角度來看,心屬陽火,而腎是陰水,它倆是陰陽水火的關係,它倆之間平衡,各個臟腑才不容易出現問題。那如果說你心血不足,導致精血互生出現了問題,腎精生化無源,腎精虧虛,平時很容易感到疲勞乏力,氣色還很弱,並且還有腎虛的問題,那這個時候呢,我們就需要先滋補心血了,臨床上我們常用的中成藥呢,就是歸脾丸,然後再去根據腎虛的情況,去補腎養腎,比如說我們常見的五子衍宗丸呀,六味地黃丸等,根據中醫不同的辯證去使用。
然後我們再來說一下脾虛和心的關係
心火生脾土,它倆是母子關係,如果你心不好,導致了脾胃出現了問題,也就是中醫說的母病及子,那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遵循虛則補其母的原則,來調理這個問題。
那如果說你心虛導致了脾虛,平時既有心悸心慌呀,或者是健忘失眠等情況,同時還伴隨着沒胃口吃飯,大便不成形,便秘腹瀉,或者說倦怠乏力等情況,那這個時候我們要心脾兩補了,而歸脾丸呢,除了補脾以外還具有較好的補心的作用。
那最後一個就是肝火和心的關係了
中醫五行裏面,木生火,肝和心之間也是母子關係,有好多人出現了口乾口苦,平時呢,還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總是心煩愛發脾氣等情況,這個火熱滅來滅去,反反覆復的,為什麼呢?可能是心火導致的肝火了,這個時候我們要瀉心火以滅肝火,可以參考個黃連上清片。
不過呢,這個調理思路都有個前提,就是辨證的準確,中醫一切的治病前提,就是辨證論治,整體觀念,要不然驢唇不對馬嘴,啥也弄不好,好了,今天關於養心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