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系統辨病辨證體系(下)

2023年09月16日21:34:14 健康 1477

導讀:陽明系統,包括了心包和胃兩個臟器,涉及六個方劑,分別是心包臟方-竹葉石膏湯系列、心包經方-梔子豉湯、心包俞方-半夏白朮天麻湯、胃腑腑方-半夏瀉心湯、胃腑經方-半夏厚朴湯、胃腑俞方-胃喘湯。本章節,我們討論人體非常重要的一個結構,胃系統。


陽明系統辨病辨證體系(下) - 天天要聞

提到胃病,我們的感受是胃痛胃脹、反酸燒心、噁心嘔吐這些常見的癥狀,其實這些僅僅是胃腑,即胃之本體功能異常後的表現。完整的胃病體系,包括胃腑病變、胃經病變和胃俞病變,後兩者在胃病體系中,往往有起病隱匿、易被誤診的疾病特性。

現代社會,飲食結構複雜多變,加之心理壓力增大,非常容易導致胃系統功能失常,從而出現各種表現的胃病,「十人九胃」的說法,是非常貼切與客觀的。

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為胃腑腑方,是治療胃病的基礎方劑、核心方劑,通過該方劑正確加減,可以治療臨床中絕大多數的胃腑病變。

半夏瀉心湯,包括「半夏、黃芩、黃連、乾薑、人蔘、大 棗、炙甘草」七味藥物,從功效講,該方劑寒熱藥物並用,補瀉合用,用於治療寒熱錯雜的的胃之痞證,以胃動力異常為核心治療靶點。透過《輔行訣》一書,我們可以知道半夏瀉心湯,實為胃腑系統的調理方,即「瀉+養」。半夏瀉心湯特殊的藥物組合,決定了其在胃病治療中佔據了核心位置;而胃在人體消化系統中重要性,則決定了半夏瀉心湯的適用範圍更加廣泛。

中醫治療疾病,講究整體性與個體化,以半夏瀉心湯為根基,結合平胃散、柴胡疏肝散、丹參飲三個方劑,適當加減,基本可以處理臨床中見到的各種胃病。

半夏厚朴湯

半夏厚朴湯,為胃之經方,臨床中經常被用來治療咽喉異物感,也被稱為梅核氣,即感覺咽喉部位有異物存在,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半夏瀉心湯為什麼可以治療所謂的「梅核氣」,很多醫家講不清原因。

半夏厚朴湯,包括「半夏、厚朴、紫蘇、茯苓、生薑」五味藥物,方劑學中講該方劑可以化痰散結、降逆解郁,藥物雖少,卻是治療梅核氣的有效方劑。梅核氣,是咽喉部位的一種異常感覺,這種異常感覺非是物理病變,而是一種神經病變,或者說神經系統的一種異常感覺,是人體胃之經絡運行出現了問題導致的異常感覺,屬於胃經病變。

《經方三十六講》一書中,我們講到心包與胃相通,二者同屬於陽明系統,故而胃之病變,會影響心包系統的功能,胃經與心包系統的聯合功能失常,就出現了梅核氣。總體來講,無胃經病變,則無梅核氣,而影響胃經的因素,則有多種,故以半夏厚朴湯為根基加減用藥,是治療梅核氣的正確路徑。

胃喘湯

胃喘湯,顧名思義,是治療與胃病相關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悶喘,是目前臨床中應用較廣,臨床價值非常高的一個方劑,該方劑所蘊含的疾病機理,難能可貴,是現代西醫學也未能有效探索的知識領域。

胃喘湯,包括「半夏、陳皮、枳殼、黃芩、丹參紅花、元 胡、木香萊菔子當歸、蘇子、南沙參、炒麥芽、瓜蔞」十四味藥物,是一個組合較為複雜的方劑,這也凸顯出該悶喘性疾病雖然以為發病核心及始動因素,但其涉及的病理因素是相對複雜的。

悶喘類疾病,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心臟問題導致胸悶氣短,二是肺病導致的胸悶氣短,三是其它類型的胸悶氣短,其以神經感覺異常為核心,往往被西醫稱為神經官能症。結合中醫、西醫知識,所謂的神經官能症,乃是胃之經氣外俞出現問題,從而導致心包經(神經系統)調節失常,故而出現以胸悶氣短為主要表現的一類疾病。對於此類疾病,西醫沒有針對性治療方案,中醫則從「胃之俞」論治,形成自己特殊有效的治療方案。

陽明系統辨病辨證體系(下) - 天天要聞

講到這裡,很多朋友已經感覺到,胃雖然是一個結構相對簡單,功能相對單一的臟器,但其重要性和複雜性,超乎我們的想像。胃與心包相通,胃與脾相表裡,故而胃對於人體中氣、宗氣的形成與正常運行,作用也非常關鍵,故而我們需要擁有一個良好的胃系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在醫學的奇妙世界裏,有一種疾病如同取經路上的頑固妖怪——支氣管擴張。不少人天真地以為,把它「打敗」治好後就能高枕無憂,嘿,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咱今天就結合《西遊記》來講講這支氣管擴張背後的門道。話說這支氣管擴張啊,就像是那盤絲洞的複雜迷宮,一旦被纏上,氣道病變與擴張就成了「既定事實」,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 天天要聞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不僅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或不良成分,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增加患癌風險。以下這五類食物,建議大家趕緊少吃!1.
小暑時節防「暑濕」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防「暑濕」

7月7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中醫專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頭伏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着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中醫理論認為,暑多夾濕,『暑濕』二邪夾雜,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 天天要聞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流言:吃魚卡刺時,可以使用民間流傳的「土方法」來解決,如喝醋、吞咽米飯、饅頭等。真相: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可與醋中的醋酸發生反應,但想要用喝醋來軟化魚刺,效果甚微,因為醋在喉嚨中只是短暫停留,作用時間不長,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軟化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 天天要聞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俗話說「夏季無病三分虛」夏季,我們該如何養氣血?身體哪些部位「發紅」說明氣血充足?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你氣血充足!夏季,人體容易受到暑邪影響,出現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況,也是「血虛」的表現。如果身體這5處「發紅」,則說明你氣血充足、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時04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標誌着季夏時節的開始。此時初伏將至,在一日勝過一日的炎風熱浪中,荷花怒放、流螢飛舞、蟬鳴陣陣,萬物用熱情禮讚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