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不能吃馬鈴薯?提醒:不想血脂失控,3種食物才真的要少吃

2023年09月14日19:44:03 健康 1945

今年66歲的劉大伯,確診高血脂兩年多了,平常都在服用降血脂藥物。一天中午劉大伯妻子燜了米飯後,又炒了個馬鈴薯絲芹菜肉片。劉大伯想着挺長時間沒吃馬鈴薯絲了,便往自己的碗里夾了不少馬鈴薯絲。

結果劉大伯妻子一下子炸雷了,說「馬鈴薯絲是給孩子們吃的,你高血脂還能吃馬鈴薯?馬鈴薯可是高血脂的發物,不想要命了吧?」

劉大伯卻對此不在意,「你天天在網上看各種所謂的養生直播,凈聽那些所謂的專家瞎說,我還沒聽過馬鈴薯是高血脂發物一說呢!」

高血脂不能吃馬鈴薯?提醒:不想血脂失控,3種食物才真的要少吃 - 天天要聞

一、馬鈴薯是高血脂的發物?

高血脂也被稱為血脂異常、高脂血症等,是指磷脂甘油三酯血漿中一種或多種脂類物質高於正常水平。高血脂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不加以控制的話,會加速全身的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有人認為馬鈴薯澱粉含量高,吃了容易發胖,這樣對控制血脂不利,容易升高血脂,這是不是真的呢?

對此,山東省千佛山醫院主任營養師杜慧真表示,馬鈴薯澱粉含量其實只有10%—20%,含水量高達70%以上,同樣重量的馬鈴薯能量只有小麥麵粉的一半,和米飯的能量是相差不多的,因此馬鈴薯並不算增肥食物。

此外,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攝入植物蛋白與低血膽固醇有關,攝入動物蛋白則與高血膽固醇有關。而馬鈴薯就是一種高質量植物蛋白食物。

高血脂不能吃馬鈴薯?提醒:不想血脂失控,3種食物才真的要少吃 - 天天要聞

所以說馬鈴薯並不是高血脂的發物,可以放心食用,但要注意烹飪方式,盡量蒸煮為主,別做成炸薯片薯條之類的。其實真正引起血脂上升的「元兇」是這幾個!

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肥肉、動物內臟、蟹黃等高膽固醇食物,吃多了會破壞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穩定性,導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的壓力。

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的危害,要比飽和脂肪高出2.5—10倍世衛組織建議每天反式脂肪酸能量不能超過總能量的1%。平常購買食物時,配料表裡起酥油」、「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等成分都藏着反式脂肪酸,盡量要少吃。

甜食甜食中糖分超標,攝入過多會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增加血管的損傷,因此要少吃甜食。

高血脂不能吃馬鈴薯?提醒:不想血脂失控,3種食物才真的要少吃 - 天天要聞

二、破除那些高血脂謠言

越來越多的國民被高血脂盯上,關於高血脂流傳着很多謠言,一定要擦亮眼睛,科學對待。

1、血脂高,不吃主食?

很多精製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確實會導致血脂升高,不利於血脂控制。但長期不吃主食可能會導致代謝率降低、能量不足、身體衰弱及疲憊易怒等。主食一定要吃,可以將一半的主食換成全穀物。

2、胖才會高血脂?

並不是只有胖子才會患上高血脂,高血脂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食物攝入過多內分泌紊亂、新陳代謝緩慢等,與身材胖瘦沒關係,瘦子也可能患上高血脂。

高血脂不能吃馬鈴薯?提醒:不想血脂失控,3種食物才真的要少吃 - 天天要聞

3、得了高血脂不能吃油?

高血脂不僅是吃出來的,因為人體大部分的膽固醇是自身合成的,只有五分之一是從食物中獲取的。油脂中有人體所需的必需脂肪酸,長期不吃油,高血脂患者會缺乏必需脂肪酸。一般正常人群每天要保證25-30克油脂攝入(兩勺半左右),高血脂人群則應該不超過兩勺。

4、血脂高,不能吃肉?

很多人為了控制血脂一味吃素,但其實這個做法並不對,因為人體內碳水化合物能合成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戒肉並不能阻止這個過程,反而會導致體內優質蛋白質攝入不足,出現代謝能力下降、體脂率升高等癥狀,反而不利於控制血脂。

高血脂不能吃馬鈴薯?提醒:不想血脂失控,3種食物才真的要少吃 - 天天要聞

三、不想血脂失控,牢記這4點

關於如何控制血脂,《成人高脂血症食養指南(2023 年版)》為大家划出了幾個重點。

  • 保持健康體重

除了部分不適宜運動的人群,高血脂患者建議每周要進行5-7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像爬山、跑步、游泳、快走、球類運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少油烹飪

烹飪時盡量少油烹飪,避免食物過度加工,盡量少用煎、炸等烹飪方法,選擇燉、煮、蒸等烹飪方法。

高血脂不能吃馬鈴薯?提醒:不想血脂失控,3種食物才真的要少吃 - 天天要聞

  • 保證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攝入

每天的食物要花樣,不少於12種,每周要吃不少於25種食物,動物蛋白選擇瘦肉、魚蝦類及脫脂牛奶類,植物蛋白可選擇大豆等,每天還要保證25—40克的膳食纖維攝入。

  • 適量食用食藥物質

不同季節要食用不同的食藥物質來進行調理,春季可食用菊花、佛手、生麥芽等能疏肝理氣的食物,少吃寒涼、肥膩之物;夏季可食用白扁豆萊菔子、橘皮、赤小豆等有健脾化濕效果的食物;秋季可食用黑芝麻百合桑葚烏梅等有滋陰效果的食物,少吃油膩、辛辣、煎炸的食物;冬季可食用山茱萸枸杞子黃精等滋陰補腎的食物,忌吃生冷食物。

高血脂不能吃馬鈴薯?提醒:不想血脂失控,3種食物才真的要少吃 - 天天要聞

馬鈴薯是高血脂發物一說並不科學,真正導致高血脂的元兇是高膽固醇食物、甜食、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不想血脂異常,平常一定要做好血脂的控制,要做好上面的幾件事。


參考資料:

[1]《心科普|高血脂 退!退!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心內科.2023-07-11

[2]《「高血脂」5大飲食誤區,小心營養不良還控不住血脂!》.營養師顧中一.2023-03-19

[3]《血脂高就不能吃蛋和肉?記好這四點,教你有效控血脂》.武漢協和醫院.2021-10-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 天天要聞

長壽的「身體密碼」被發現了!這10個特徵你占幾個?

「長壽體質」並非玄學,其實有跡可循!研究發現:心率緩、手勁大……這些你常忽略的身體特徵,竟蘊含著健康長壽的「關鍵密碼」!快看看你中了幾個?第一個就難倒很多人……健康時報圖1個狀態控制穩定血壓穩為什麼血壓穩定=長壽密碼?血壓可以被稱為是生命的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 天天要聞

急救時掐人中反會延誤時機 健康耳朵無需定期清理別亂用滴耳液

義診醫生為患者檢查。 孩子通過擲骰子完成健康知識問答。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模擬醫學中心主任王西富為高中生講解海姆立克急救法。 7月3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揭陽市衛生健康局、廣東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等多家單位,在揭陽市惠來縣惠城鎮成功舉辦「健康科普進鄉村暨廣東好醫生好護士志願服務行活動」第二場專場...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 天天要聞

「大胖墩」減肥 手術是最佳武器

醫生接診。 多學科減重門診。 2025年,國家全面體重管理3年計劃啟動元年,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率先成立「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並創新性開設全國首個「多學科體重管理門診」,以「1+3+N」多學科診療模式向肥胖危機宣戰。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肥胖代謝病綜合診療中心主任楊景哥向記者展示了一個典型案例:患...
醫療「暗戰」 - 天天要聞

醫療「暗戰」

爭奪患者、人才與資源 合作辦醫「兵臨城下」 民營資本重塑行業規則 三甲醫院新院拔地而起 當三甲醫院的新院區在禪西拔地而起,當省級醫院通過合作辦醫「兵臨城下」,當民營資本以百億投入重塑行業規則,一場圍繞患者、人才與資源的醫療「暗戰」正在佛山悄然上演。佛山醫療版圖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競合與重構。 南都推出專題報...
「生物導彈」精準打肺癌 破解耐藥性 - 天天要聞

「生物導彈」精準打肺癌 破解耐藥性

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力、方文峰教授團隊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發表肺癌領域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TROP2 ADC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該研究本月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公布關鍵數據後,時隔一周全文以快速通道模式(FAST TRACK)發表在頂級醫學期刊《英國醫學雜誌》。值得關注的是,這是研究團...
近六成患者擠基層,醫院越忙越倒貼錢? - 天天要聞

近六成患者擠基層,醫院越忙越倒貼錢?

中醫專家為患者診脈。 大瀝醫院專線巴士。 「暗戰」——佛山醫衛市場大變局之基層醫院篇 「成群的參天大樹底下,基層醫院只能在夾縫中發展」。 佛山市禪城區,破舊的辦公桌旁,一座鎮街級醫院的話事人平靜說出凜冽的話語。 這番表達,折射出佛山鎮街醫療體系的深層矛盾。作為全國醫改「真抓實幹」先進城市,佛山構建了「市...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 天天要聞

婁底: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正式授牌 助力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來源: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通訊員 張思弦)近日,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醫學檢驗檢查共享中心授牌儀式在市中心醫院舉行。市衛健委相關領導出席會議,市中心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等9家醫療單位分管領導和相關醫技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市衛健委領導為婁底市城市醫療集團心電、影像(放射、超聲)、檢...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 天天要聞

這個習慣不僅會導致肝癌,還可能正在威脅你全身,趕緊改掉

生活中,有不少人因為肝臟的問題,日子一下子變得特別難熬。你想啊,肝不好,精神萎靡,吃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工作時總是心神不寧,手腳沒力氣。平時朋友聚會,也不敢喝一杯,生怕一不小心病情加重。身體折騰得夠嗆,心裏那股焦慮和無奈,真的說不出來。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