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醫生詢問下得知,自己使用的是靜脈全麻,這種情況下,人是不能自主呼吸的。
那麼是不是所有全麻手術下人都沒辦法自主呼吸呢?那麼人會被憋死嗎?
全麻的含義
全麻顧名思義就是指的全身麻醉,一般情況下要在患者動手術時,用全麻的方式減輕患者的痛苦。在使用全麻之後,患者的意識和疼痛感會暫時消失,這也能方便醫生更好的手術。
全麻是比較常用的麻醉方法,它大概能分為以下幾種麻醉方式。
第一種是吸入麻醉,這就是利用患者呼吸道而運作的一種麻醉方法。醫生在給患者臉上扣上面罩後,麻醉藥就會通過面罩進入患者的呼吸道。
這種全麻是應用最早的麻醉方法,我們從影視作品中就可以看到,早在民國時期,就有人會使用一塊兒白布,上面噴上乙醚,用力捂另一個人的嘴巴,對方就會陷入昏迷。
乙醚就是一種麻醉劑,所以我們就能夠知道吸入麻醉劑的方法流傳已久。
第二種方法是靜脈麻醉,主要靠通過藥物注射,讓麻醉劑通過血液循環到達中樞神經系統。
靜脈麻醉在通過不斷的發展過後,如今也成為了一種主要麻醉方法。
第三種是靜吸複合麻醉,這種麻醉方法就是運用靜脈麻醉和吸入麻醉兩種方法,因此也被稱為是複合麻醉。
第四種是監護型麻醉,顧名思義就是讓醫生在監測患者身體的情況下,給患者進行全麻。一般情況下,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的情況採用不同的麻醉方式。
當然除了全麻之外,一些小手術也會用到局部麻醉等等,不同的手術需要的麻醉程度不同,醫生自然會採用不同的麻醉方法。
那麼為什麼在全麻狀態下,人是沒有辦法自主呼吸的呢?
無法自主呼吸原因
通過麻醉技術,患者能夠享受到鎮痛、肌松等效果,有些甚至還會有遺忘的情況。
而全麻本身就是讓全身痛覺消失,麻藥會進入人體內,抑制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所以人們會沒有痛覺,也會沒有神志。同時麻藥還會讓骨骼肌鬆弛,讓肌肉也感覺不到痛苦。
而人體在呼吸時主要就是靠肺部肌肉群帶動呼吸,全麻過後,患者的肌肉群都在休息,肺部就不能夠主動收縮擴張。
目前醫院給患者採用最多的就是複合麻醉,在進行這種麻醉時,醫生還會給患者使用肌松葯、鎮痛葯等等。
這個時候患者是沒有辦法自主呼吸的,而普通的靜脈全身麻醉,患者是可以自主呼吸的,就算不使用呼吸機,大概率也不會有死亡的風險。不過全麻對大腦會有抑制作用,很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無意識,這就會影響到患者呼吸的深度,頻率等等。
如果在術前還給患者使用了一些藥物,就更容易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
而患者在全麻過後基本無意識,身體也無法動彈,就像完全睡着一樣。這個時候患者應該怎麼辦呢?如果不能自主呼吸,那不是人就沒了嗎?
如何呼吸
有人會好奇,人在不能自主呼吸的情況下會不會憋死?
這是否定的,因為我們在進行手術時,不僅會有手術大夫,還會有麻醉大夫。麻醉醫生會用呼吸機維持病人的呼吸。
因為只要是麻醉,就會給患者呼吸帶來程度不一樣的抑制作用。麻醉醫生髮現病人呼吸困難時,就會通過給病人氣管插管建立呼吸通道或是面罩加壓給氧等方法確保病人的安全。
麻醉醫生主要負責的就是病人的呼吸,防止病人在無法自主呼吸的情況下窒息死亡,或是病人在手術中發生呼吸衰竭的情況,導致身體出現一些其他併發症。
在全麻手術之前,麻醉醫生就會迅速給患者建立輸氧通道,比如氣管插管等等。
雖說手術是無法預知的,全麻也有一定的風險,但麻醉醫生會做好充分準備,在監測患者呼吸的同時,麻醉醫生還會監測患者的血壓等指標。當然患者也需要配合醫生,以此來降低麻醉風險。
結語
患者在麻醉之前應該放鬆情緒,不要因為過度緊張導致血壓出現問題。手術需要醫生和患者相互配合,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水平,才能確保手術的安全性。
等到麻醉藥效過去之後,我們的身體自然能夠自主呼吸,以此來給身體提供所需要的氧氣。
你有過全麻經歷嗎?一起在評論區里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