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台階都看不清,戴着眼鏡看是白花花一片,人臉都看不清,完全不敢與人直視,生怕認錯人了」,家住東莞南城的鄧阿姨說道,家人擔心她的安全,甚至不讓她出門。
於是她來到暨南大學附屬東莞愛爾眼科醫院求醫,被確診為雙眼高度近視並發性白內障,其左右眼矯正視力僅有0.02。幸運的是,醫生為其實施了飛秒激光白內障手術,使其成功復明。
左右眼矯正視力僅有0.02
家住東莞南城的鄧阿姨今年52歲,雙眼超高度近視2100度已有20多年,去年年初,她被診斷患有白內障,醫生建議手術,但因為害怕手術,她便自行購買眼藥水堅持滴了一年多。最近雙眼病情不斷加重,視物模糊,家人擔心她的安全,甚至不讓她出門,她這才下定決心做手術。
6月底,鄧阿姨來到醫院檢查,經該院華山主任檢查發現,其左右眼矯正視力僅有0.02,相當於可見範圍只有眼前的一米,診斷為雙眼高度近視並發性白內障。

華山為患者檢查眼睛恢復情況。
「雙眼的晶狀體密度非常高、右眼顏色呈現黑褐色,所以看起來顏色就像『黑內障』一樣。」華山表示,不少老人檢查出白內障,往往是在初發期或膨脹期,隨着病情進展,一拖再拖,最後發展到過熟期,白內障變「黑內障」。此時不僅增加了手術難度,而且白內障過熟會帶來許多嚴重併發症,常見的有青光眼、葡萄膜炎等,這些疾病比白內障更難治療。加之患者本身的超高度近視,無疑加大了手術難度和風險。
由於鄧阿姨高度近視導致眼軸長、前房深、晶狀體大囊袋及懸韌帶鬆弛,手術比普通患者更易發生後囊膜破裂,後發性白內障,術後屈光度誤差等問題。為了手術更安全高效,醫生為其實施「飛秒激光輔助超聲乳化聯合雙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
術後鄧阿姨不僅擺脫了「黑內障」,而且還摘掉了多年的厚重眼鏡,為進一步穩定人工晶體位置,減少遠期術後併發症,同期植入囊袋張力環,平衡囊袋張力,為遠期視功能保駕護航。
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有效方法
據悉,不少患有程度不同的白內障患者,他們都寄希望於藥物或眼藥水可以治療白內障,對手術有一種天然的抵觸心理,只要眼睛還勉強看得見,就不肯到院手術,結果造成病情一再進展,耽誤了治療。
該院患者中,跟鄧阿姨同一天手術的張叔,同樣患有超高度近視度數達1900度,雙眼視物模糊自行滴眼藥水6年無效才來醫院檢查,診斷為雙眼並發性白內障。這兩位患者情況幾乎一致,錯過白內障手術最佳時期,雙眼晶狀體已達到V級硬核。
華山指出,高度近視可能引發多種眼病,包括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白內障就是其中之一。
她特別提醒,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正確有效方法,用藥物、眼藥水治療都是無效的,只要出現看東西模糊影響視覺,應馬上就醫,如果有手術指征白內障手術宜早不宜遲。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不僅要密切關注自己的眼部屈光變化,還要定期做眼病篩查,以便出現問題能夠及時得到治療。目前白內障手術已進入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時代,不再局限於治療白內障,對近視、遠視、散光、老花眼等眼疾也能同時解決。
采寫:南都記者 黃芳芳 通訊員:林郁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