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國內首次檢出xbb.1.5#的話題詞,衝上了熱搜第一的位置。
國內首次檢測出
xbb.1.5本土感染者
據了解,該話題詞的來源,系中國疾控中心於2023年2月15日發佈的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
此前報道
2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發佈《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據通報,2022年12月以來,全國共發現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14例,較上次中疾控披露,「1例xbb.1.5」為本周期新增變異株病例。
記者注意到上一次報告周期(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23日)尚未有xbb.1.5報告,可以確定這一例是在1月底到2月上旬檢出。
這是否是「國內首次檢出」?並不是!
今年1月初,上海在境外輸入病例監測中就曾發現xbb.1.5毒株。
1月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成員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發現的奧密克戎bq.1和xbb毒株,僅在極少數入境隔離人員中檢出,尚未在社會面上造成本土傳播。
所以,該話題詞更嚴謹的說法,應該是「中國內地首次檢測出xbb.1.5本土感染者」。
xbb.1.5毒株
感染上有什麼癥狀
感染xbb1.5的癥狀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腹瀉嘔吐等癥狀。
感染xbb1.5毒株的癥狀和其他毒株沒有太大差別,根據感染者的體質不同以及感染的病毒數量不同,癥狀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性。大多數人群都是輕症或無癥狀感染者,只有少部分的人群會出現重症。
在感染xbb1.5毒株後要多注意休息,觀察病情癥狀,出現胸悶氣短、嗜睡、食欲不振的情況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它會引發新一輪感染高峰嗎?
1月25日,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隨着我國出入境政策的放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感染bq.1、xbb毒株的本土病例,但是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出現這兩種毒株流行的可能性比較小。
「我們國內大部分人是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感染的,這次感染之後產生的抗體至少能夠保護三四個月以上,大部分人可以保護半年以上,到今年的三四月份,大部分人應該都還在免疫保護期內。」李侗曾指出。
1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當前bq.1和xbb尚未像ba5.2和bf7一樣在我國展現出傳播優勢,預計bq.1和xbb傳播佔比會逐漸升高,但不會單獨引起新一輪疫情升高。預防bq.1、xbb和預防其他變異株一樣,我們要加強病毒變異和疾病嚴重性等情況的監測,保護好高危人群,倡導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對於這兩種毒株,大家也不必過於擔憂。」李侗曾告訴記者,「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經歷過感染,大家對於防護也有了很多經驗。目前我們仍然應該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開窗通風,這些好的衛生習慣要繼續保持下去。」
杭州多家醫院
可檢測新冠病毒抗體
怎麼知道陽過之後抗體能持續多久?近日,多地發佈通知,可開展新冠病毒抗體檢測。
浙江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洪介紹,新冠病毒抗體,是感染新冠病毒後機體自我產生的免疫反應標誌性物質,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或者接種疫苗,都可以產生抗體。
「常見的有igm抗體和igg抗體。igm抗體在感染新冠病毒後5天左右產生,但該抗體衰減較快,只能維持2-3周時間,檢出igm抗體就表示最近發生過感染。而igg抗體大概在病毒感染後的10-15天才出現,3-4周達到一個高峰,之後緩慢下降,大部分人可持續半年或者一年以上。」王洪說。
在浙江醫院,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可顯示igm抗體和igg抗體,抽血後大約一小時出結果。
記者從浙大邵逸夫醫院了解到,該院慶春院區、錢塘院區均可做新冠抗體檢測。
錢塘院區檢驗科副主任吳勝軍介紹,來做新冠抗體檢測的市民,較多的情況是他們沒有打過疫苗,年前這波疫情自覺沒有感染,想來做個抗體檢測,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感染過。
據了解,如果市民想到浙大邵逸夫醫院做新冠抗體檢測,流程很簡單,可以到發熱門診、急診或者掛全科、普內科的普通號,開單付費後,到檢驗科抽靜脈血,大概三四個小時就能出結果。
「igm數值>10表示陽性,<10表示陰性。數值顯示高值代表早期感染或現正感染;igg數值>10表示陽性,<10表示陰性。陽性提示既往感染。」吳勝軍解釋。
吳勝軍表示,新冠抗體檢測對個人來說意義不是很大,感染後是否產生抗體以及抗體滴度的多少都不能保證或者提示我們是絕對安全的,也不能簡單的作為是否會免於再次感染的依據,臨床價值有限,因此如果沒有特殊需求,普通人沒有必要專門去做新冠抗體檢測。老百姓到公共場所,或者是到目前(新冠)還比較流行的國家,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勤洗手。
浙江省人民醫院檢驗中心主任周永列表示,醫院從2020年就已經開放新冠抗體檢測,收費按照浙江省的標準,40元一次。
對於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的人,抗體檢測還是有一定意義的。比如抗體數值偏低,就可以及時接種疫苗和加強針,做好個人防護,避免新冠病毒感染。
來源:橙柿互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
責編:張筱
編輯:吳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