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是癌症治療當中,用得比較多的方法之一,效果是比較好的,但是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有些癌症患者化療後病情反而惡化了,這種情況是存在的,是什麼原因呢?
有些病人身體情況太差,或者重要的器官功能不全,或者年齡偏大,往往難以耐受足量的化療。還有些病人配合較差,不能完全按照醫生的要求來進行化療,導致化療劑量不足,或化療天數不夠,或化療周期數不夠,影響療效。同時,腫瘤細胞對化療葯原發性或繼發性耐葯是化療失敗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腫瘤細胞增殖速度也會影響化療藥物的效果。腫瘤細胞的特點是,體積越小,增殖越快,化療的療效越好,所以癌症早期的化療效果比晚期的效果要好。同時,不同的癌症類型對化療葯的敏感性差異很大。例如淋巴瘤對化療很敏感,腺樣囊性癌對化療就不敏感。腫瘤細胞分化程度也有影響。一般未分化或者低分化的腫瘤對化療敏感,高分化的腫瘤對化療不敏感。
不同的化療藥物,對於不同的腫瘤類型效果也不一樣。有些化療藥物廣譜,對大多數腫瘤有效,例如順鉑和紫杉醇。有些化療葯抗瘤譜相對較窄,只對某幾種癌症有效。因此在選擇化療藥物時,要根據抗瘤譜和癌症類型合理選擇,這和選擇抗生素的道理是一樣的。
有的病人化療後腫瘤反而長大,屬於化療無效,不同的癌症對化療的敏感性不同。部分癌症對化療高度敏感,比如妊娠絨癌,急性白血病,侵襲性淋巴瘤。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只是概率,這類癌症大部分病人對化療敏感,但總是有少部分人不敏感,這部分病人化療也無效,但你不能就此下結論說化療都無效。部分癌症對化療中度敏感,比如乳腺癌,卵巢癌等。化療作用很大,但單純化療通常也不夠,需綜合治療。部分癌症對化療不敏感,比如胃腸間質瘤,前列腺癌,分化型甲狀腺癌等。這部分病人通常不採取化療,這種不適合化療的病人如果非要化療,只要害處而沒有好處(當然某些時候也仍可考慮化療)。
癌症患者化療後,有不少患者長時間身體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主要原因就是與各種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有關。這類化療藥物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傷害正常細胞,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白細胞下降、脫髮、噁心嘔吐、食慾下降等反應。用粒細胞刺激因子等升白細胞葯能起短期效應,但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自然白細胞及血紅蛋白減少,會使身體處於貧血狀態。而一些患者化療後本身身體就非常虛弱,免疫力差,再加上食慾下降,多種因素加在一起就容易導致病情惡化,形成惡性循環,不能將身體恢復到正常狀態。長此以往,極容易發生複發和轉移。所以,及時緩解化療的副作用意義重大。
中醫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彌補了現代醫學的許多不足之處,臨床應用也十分廣泛。中醫藥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臨床癥狀以及在很大程度上能使腫瘤縮小。中醫藥對化療有減毒增效作用,使用中藥防治化療毒副反應是中醫治療腫瘤的一大特色。中藥與化療同時應用,其目的是減輕化療的不良反應,使患者能較順利地完成療程,而在化療之後的中藥應用,目的是提高遠期療效,防止腫瘤患者因化療而正氣虧虛致腫瘤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