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2022年10月10日12:18:59 健康 1637

重慶大坪醫院,幾位正準備做手術的外科大夫,匆匆忙忙地給自己套上一件厚厚的防爆裝備,穿上這種裝備,無論是拆炸彈還是排地雷,有爆炸危險的時候都可以起到防護作用,醫生為啥要穿着它做手術呢?

因為這次要做手術的病人,他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體炸彈」,搞不好會當場爆炸。

2005年9月26日,四川省廣安市人民醫院一間病房裡,一個50多歲的患者老梁突然感到身體不適,疼痛難忍,他是昨天才入院的。

老梁用手捂住自己的右大腿根,那個地方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鼓起了一個大包,老梁痛得齜牙咧嘴的,在床上直哼哼,他立即呼叫護士。

護士來後,看到老梁的胯部已經腫得有兩倍大,她伸出手輕輕壓了一下,老梁立即尖叫起來,「啊,太痛了,不要碰。」

護士立即找來醫生,在醫生的安排下,老梁拍了一張X光片,片子出來後,看過的醫生都懵了,老梁身體里有一個異物,並且這個異物很特殊,是一個完整的東西,還帶有兩根金屬線。

醫生們都感到很奇怪,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東西,其中有一位醫生說:「我懷疑這是一個未爆炸的雷管,因為它的導火線和TNT的管頭都在裏面,是完整的。」

雷管!所有人都驚訝了,這會兒,醫生們也想起了老梁剛進醫院的時候,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身上到處都掛了彩,一看就是爆炸造成的,他的雙側大腿和膝蓋部位,有很多大小不等的彈道或異物入口。

醫生跟老梁說起了他們的懷疑,老梁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他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大家加深了懷疑,老梁說:「雷管當天都用完了的。」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原來,52歲的老梁是廣元市人,幾個月前因為家裡沒農活干,閑不住的他就說要到市裡做小工,就來到一家採石場當爆破工。

出事當天下午,老梁獨自一人在工地上打炮眼,往裡充填炸藥,在第一個炸藥填充完畢後,他徑直走向第二個炮眼。

可是,還沒等他走到目的地,「轟」,隨着一聲巨響,老梁被氣浪掀了出去,一時間濃煙滾滾。負責引爆的工友以為附近沒人,於是,就提前引爆了炸藥。

老梁被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救治,也是老梁命大,他被氣浪掀了出去,身上也被爆得到處是傷,不過總算沒有致命傷,經過包紮處理後,醫生說沒事兒了。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可是如今一看這片子,那裡是什麼沒事,而是事兒大了!

剛開始醫生們覺得身體里有雷管的猜想很荒謬,等他們仔細看完片子,再想到老梁的話,他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專家會診,而是打電話找保安,向上級領導彙報這件事,並請求公安部門協助。

經廣安市公安局防爆大隊排爆專家檢查,認定老梁體內就是一根未爆炸的雷管。

醫生問老梁雷管是怎麼進去的,老梁說自己當時被炸暈了,不知道這個雷管是怎麼進入他身體的。他說右腿腫脹是昨天晚上開始的,沒過多久就突然出現了大包。

專家分析說,雷管應該是隨着氣浪鑽進了老梁的身體。

確定是雷管後,醫生們更愁了,排爆那是排爆專家的活兒,可身體裏面的雷管,讓排爆專家怎麼排?動手術,那就得外科醫生來做,可雷管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醫生也不能亂碰啊!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從X光片里大家都可以看出,這根雷管裏面的炸藥和引線清晰可見,而且雷管中間部分已經有些變形了,專家說,變形後的雷管靈敏度更高,很容易爆炸。

聽了專家的話,醫生們的汗都流下來了,這就相當於醫院來了一個「人體炸彈」,還是一不小心就會被引爆的那種。

醫院每天人來人往,人員密集,一旦發生爆炸,後果不堪設想。為此,醫院立馬組織了人員疏散,並把其他病人進行了轉移,讓老梁單獨隔離。

可接下來,怎麼辦呢?雷管在老梁的體內呆的時間越長,危險就越大,醫生也想展開救援,可是他們卻毫無頭緒。

畢竟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排爆醫生也不專業啊!如果一不小心引發爆炸,救人的手術室有可能就會變成爆炸現場。

做,還是不做,醫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可時間不等人,經過多方商議,醫生們還是覺得要做手術,把雷管取出來,而且越快越好。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誰知,醫生們做好一切準備,剛把老梁推進了手術室,不到5分鐘,老梁就被急匆匆地就推了出來。手術室里的醫生和護士,全都是一副驚魂未定,死裡逃生的樣子。

原來老梁工作的採石場打來電話,說經過他們對現場的排查,發現丟失了一枚8號電雷管。這裡有兩個重要信息,一個是8號,另一個是電雷管。

8號電雷管是民用電雷管中裝藥量最大的,也就意味着爆破的力量最大,如果用這種電雷管轟擊6厘米厚的鉛板,鉛板上會打出一個大洞,一個幾百公斤重的物品被8號電雷管掀翻,那就是分分鐘的事,危害力度可想而知。

電雷管則意味着這枚雷管是靠電來引爆的,只要電流達到一安培及以上,雷管就會發生爆破反應。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一安培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一截小電池,或路邊的高壓電,或頭髮產生的靜電,乃至摩擦產生的靜電都能達到一安培,這些平時看上去平平無奇的小電流,一旦碰到電雷管就可能被立即引爆。

也就是說電雷管對一切的電都很敏感,而手術室里的儀器全是帶電設備,還好發現得及時,在這種情況下,誰也不敢給老梁做手術了。

極易被引爆,爆炸威力大,不能接觸任何帶電儀器設備,這些信息讓廣安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心裏直打鼓,即使他們有救人的心,也不敢貿然進行手術,那是對患者和醫院的不負責。

因為廣安市人民醫院,既沒有取爆炸物的經驗,又沒有相應的防護裝備,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把老梁送到幾百公里以外的重慶大坪醫院。

重慶市大坪醫院是一家十分有名的軍醫大學附屬醫院,那裡的醫生具有十分豐富的野外救援經驗,曾在野外給受傷的士兵取過子彈。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轉院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比運輸危險易爆品難多了,因為誰也不能保證不碰到高壓線,不碰到手機,不碰到地面的雜散電流,如果在運輸過程中,老梁體內的電雷管爆炸,後果大家想都不敢想。

為了預防意外的發生,各種搶救設備、器材、藥品都準備充分,帶着上路,儘管一路上危險重重,醫護人員生死守護,小心翼翼地護送老梁,從廣安到重慶路上,全程提心弔膽,生怕出現不可控的電流,引爆老梁體內那枚「沉睡」的電雷管。

9月27號晚上,老梁被送到重慶市大坪醫院。

大坪醫院的醫生們見過老梁身體里那種電雷管,也知道這種電雷管的厲害。

對於曾經在戰場上取過子彈的大坪醫院的專家們來說,一枚完整未爆的雷管進入人體,他們也是第一次碰到。更讓他們感到擔憂的是,雷管所在的位置是一個要命的位置,正好還卡在股動脈、股靜脈、骨神經的交界位置。

這個位置血管很多,稍不注意就容易割破大型血管,造成人體死亡,如果損傷到小型經脈,可能造成人體殘疾。

並且老梁體內的雷管是威力最強的八號雷管,一旦爆炸,不但病人性命難保,醫生的生命安全也將受到嚴重威脅。而且老梁的手術不能用帶電的儀器設備,只能靠眼睛看,稍不小心就可能引爆雷管,該怎麼辦呢?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大坪醫院立即組織開會討論,醫生們想到一個防護辦法,決定穿着有掃雷裝置的防爆衣服上手術台,這可是破天荒頭一回,為此,大坪醫院野戰外科研究所,拿出了最新研製的先進的掃雷防爆裝置。

按理說這套裝置應付老梁身體里的雷管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醫生做手術畢竟不同於排雷,手術必須要保證操作的靈活性,而防爆裝置雖然能夠保護眼睛和前胸,卻保護不了雙手。

還有,就算這套裝置能保護醫生,也沒法保護病人啊!所以說,不是穿上掃雷防爆裝置就沒事兒,這仍然是萬分兇險的事兒。

因此,醫院為這台史無前例的排雷手術,準備了三個梯隊的醫護人員,第一梯隊的醫生負責摘除病人體內的雷管,假如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幸引爆了雷管,守候在外面的第二梯隊,第三梯隊就要迅速進行搶救行動。

這簡直就不像是制定手術方案,反而像是在部署作戰計劃,有衝鋒,有後援,還有接應,完全按照打陣地戰的規格來。

那誰來當這場戰役的先鋒呢?

兩個年輕的外科醫生同時站了出來,鄧子龍和張宇兩名醫生雖然年輕,但都沉着冷靜,是經驗豐富的骨幹,醫院領導再三斟酌,最後決定讓他們兩個人一塊上。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在做手術之前,醫院先對病人和手術室進行了一次大排查,盡量避免所有的電器、電設備干擾,心電圖不做,床墊等會產生靜電的東西都去掉,連工作人員都不穿帶靜電的衣物。

病人進手術室,裏面一片空溜溜的,麻醉機、監護儀都不敢啟動,一切只能靠臨床經驗來判斷,病人的血壓情況,只能靠手來感知,病人的氧和情況、呼吸情況沒有機器的監護,全靠目測來判斷。

當電氣設備成了擺設,只能全靠醫生們平時積累的經驗發揮作用,醫護人員全體簽下生死狀。

2005年9月28日,距離電雷管進入老梁體內已經過去3天,能不能安全成功「摘除」,就看下午的手術了。

下午五點,主刀醫生們穿好防爆服,手術器具包好絕緣塑料套,兩個接應的梯隊也在手術室外拉開架勢,嚴陣以待。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手術室內,全部醫護人員都屏息以待,這是一場極其安靜的手術,安靜之中又隱藏着巨大的危險,手術進行幾分鐘後,醫生乾淨利索的在老梁的腹溝處,切開了一個長約15厘米的口子,在股動脈和股靜脈前方,醫生們看到了那個讓無數人擔驚受怕到罪魁禍首,「找到了,已經找到了。」

經驗豐富的鄧醫生主動要求獨自夾雷管,在夾雷管的時候,其他人都背過身,鄧醫生也側着身體,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從老梁腿中取出這枚變形的電雷管,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電雷管的電極擰在一起,讓其形成短路。

醫生斷絕帶電儀器,穿防爆裝備上手術台,只為摘除病人體內的異物 - 天天要聞


成功的那一瞬間,手術室里出現了眾人長舒一口氣的聲音,電雷管被安全排除,一個「行走的炸彈」,在所有人努力下,成功摘除!

手術一周後,老梁能跑能跳,可以出院了。

雖然看起來這只是一個小手術,但是對所有的醫生而言,每一次與病人接觸都是在生死邊沿徘徊,在精神上和心靈上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電雷管一觸即發,非死即傷,面對生死,醫護人員選擇了迎難而上。手術後老梁的笑聲,是對醫生們最大的肯定。

這場手術,展現了醫生們精湛的醫術,用手感知,用眼睛目測,這不是一場手術,而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511曬腰節」燃動健康風尚!安利創新響應「體重管理年」,引領全民健康行動 - 天天要聞

「511曬腰節」燃動健康風尚!安利創新響應「體重管理年」,引領全民健康行動

5月11日,一場別開生面的「511曬腰節」活動在南京鐘山風景區內活力開啟,安利南京公司聯合十多個健康社群,吸引了200餘位市民參與,通過徒步、趣味運動、科學減重互動等多種輕鬆休閑的方式,響應國家「體重管理年」號召,掀起了一場「吃動平衡,健康體重」的全民行動熱潮。政策引領:健康中國行動下的減重新實踐當前,我國...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 天天要聞

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

第七個「中國肥胖日」,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滬成立,產學研深度銜接賦能健康中國5月11日,是世界衛生組織設立的「世界防治肥胖日」,今年5月11日是第七個「中國肥胖日」,主題是「人人參與體重管理,了解肥胖防治肥胖」,呼籲全社會關注肥胖及其相關健康問題。「全國體重管理體醫聯盟」在上海正式揭牌成立。這一天,由上...
世界防治肥胖日:胖娃減重應注意啥? - 天天要聞

世界防治肥胖日:胖娃減重應注意啥?

新華社銀川5月11日電 題:世界防治肥胖日:胖娃減重應注意啥?新華社記者馬麗娟、唐紫宸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兒童超重肥胖比例持續上升。超重肥胖,不僅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還可能帶來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進行體重管理?記者採訪了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和寧夏中醫醫院暨中醫研究...
蘇打餅乾:「減肥搭子」還是「熱量刺客」? - 天天要聞

蘇打餅乾:「減肥搭子」還是「熱量刺客」?

超市貨架上,蘇打餅乾憑藉「無糖」「鹼性」「易消化」等標籤,成為不少人眼中的健康零食。減肥人士把它當作代餐,上班族用它應急充饑。但吃蘇打餅乾真的不會胖嗎?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小餅乾,背後藏着不少熱量玄機,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真相來了丨禁止45歲以上騎手接單?AI誤診險致命?4月十大謠言曝光 - 天天要聞

真相來了丨禁止45歲以上騎手接單?AI誤診險致命?4月十大謠言曝光

近日,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台發佈了2025年4月闢謠榜,其中都有哪些言論是網絡博主為了博取流量、吸引關注而炮製的謠言呢?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台公布的10起謠言典型案例包括:中國赴緬甸救援隊需募集資金企業信用修復需要收費「智能駕駛」就是「自動駕駛」短訊提示社保賬號狀態「異常」需速辦登記認證給12306微信公眾號留...
華中首家!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掛牌 - 天天要聞

華中首家!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掛牌

極目新聞通訊員 聶文聞 雷德強5月9日,以「聚於首·創之極」為主題的第二屆武漢協和腦膠質瘤前沿論壇在武漢舉辦。會上,該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正式掛牌。作為華中地區首家設立獨立腦膠質瘤及兒童神經腫瘤病區的醫療中心,武漢協和醫院再樹行業新標杆。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正式掛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
全省聯動!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為兒童送上健康科普義診「大禮包」 - 天天要聞

全省聯動!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為兒童送上健康科普義診「大禮包」

極目新聞通訊員 黃潔瑩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2025年婦幼健康系統落實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及為民服務實事項目實施方案》有關要求,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將聯合婦幼健康聯盟成員單位在全省範圍內開展聯合巡迴兒童健康科普及義診活動,為基層兒童及家庭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務。「醫生,我的寶寶快三歲了,日常跟我們很少交流,...
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煉、3不做 - 天天要聞

不是迷信!明日四月十五,提醒中老年人:1不睡、2不煉、3不做

本文個人觀點,僅供娛樂,請勿迷信其中!明天就是5月12日了,您注意到手機日曆上的"農曆四月十五"了嗎?這個日子在咱們傳統文化里可藏着不少講究。特別是對咱中老年朋友來說,記住下面這三個提醒,能讓您過得更舒坦!農曆四月十五正處"立夏"節氣里,太
5個偷偷讓你變胖的「減肥陷阱」 看完少走彎路 - 天天要聞

5個偷偷讓你變胖的「減肥陷阱」 看完少走彎路

肥胖問題已成為全球性的健康挑戰今天(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如何避免無效減重?有哪些減肥常見誤區?減肥前一定要了解1什麼樣的胖才是真的超重肥胖? 超重和肥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遺傳、飲食、身體活動水平、生活習慣以及社會環境的改變等。體重指數(BMI)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標準。BMI=體重(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