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聶文聞 雷德強
5月9日,以「聚於首·創之極」為主題的第二屆武漢協和腦膠質瘤前沿論壇在武漢舉辦。會上,該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正式掛牌。作為華中地區首家設立獨立腦膠質瘤及兒童神經腫瘤病區的醫療中心,武漢協和醫院再樹行業新標杆。
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正式掛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繼宗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良輔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濤教授,湖北省醫學會宋詠堂秘書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夏家紅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趙洪洋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姜曉兵教授,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300餘位頂尖神經外科專家齊聚武漢,共繪神經腫瘤診療新藍圖。
開幕式由協和醫院王旋教授主持,姜曉兵教授、趙洪洋教授、夏家紅院長、宋詠堂秘書長分别致辭。
打造區域神經腫瘤診療新高地
大會現場,神經外科膠質瘤診療中心正式掛牌,標誌着華中神經腫瘤診療邁入新紀元。該中心依託協和醫院神經外科60年學科積澱,特別設立腦膠質瘤與兒童神經腫瘤獨立病區,開創性地構建起「精準診斷—多模態手術—個體化治療—全程管理」的完整診療體系。
協和醫院院長夏家紅表示,作為湖北省首個實現腦膠質瘤專科化管理的醫療單位,新成立的診療中心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前沿科技,推動形成覆蓋華中、輻射全國的神經腫瘤診療網絡。據悉,該中心已配備術中磁共振複合手術室等尖端設備。
協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姜曉兵教授介紹,團隊率先打破傳統診療模式,將腦膠質瘤與兒童神經腫瘤設為獨立病區。由於兒童與成人腫瘤分子特徵差異顯著,需專屬治療方案;集中頂尖設備與多學科團隊,可實現「精準診斷-手術-康復」全流程閉環管理;這一模式將構建臨床數據平台,推動華中地區診療標準化。
據了解,該中心設立在協和醫院金銀湖院區,緊鄰華中地區最大的質子醫學中心,具有先進的精準腫瘤質子治療設備與團隊。未來,還將建立華中首個兒童神經腫瘤生物樣本庫,未來三年將開展多項臨床研究,目標將膠質瘤以及兒童神經腫瘤5年生存率進一步提升。
院士領航:解碼診療新範式
在主論壇環節,三位院士呈現了學科發展的戰略視野。趙繼宗院士系統闡釋《人工智能助力攻克腦膠質瘤的思考》,揭示ai技術如何重塑從影像判讀到手術規劃的全流程;周良輔院士提出的《複發或殘留gbm治療新策略》為臨床難題提供了突破性解決方案;江濤院士發佈的《中國神經腫瘤基因組圖譜計劃》則展現了二十年研究成果向臨床轉化的「中國方案」。
大會設置了六大前沿板塊,20項創新成果集中亮相:王旋教授團隊展示的「腦網絡連接導航技術」使功能區腫瘤全切率提升至92%,楊學軍教授研發的3d手術模擬系統實現毫米級精度規劃,陳洪敏教授研發的輻射響應探針技術降低放療副作用40%,蔡金全教授揭示的核旁斑蛋白調控機製為靶向治療開闢新徑。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協和醫院提出的「三維立體化診療模式」引發熱議。該模式通過建立患者專屬數字孿生模型,整合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多維度數據,實現從術前評估到術後隨訪的全周期管理,目前已在中心開展臨床驗證。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