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病也從口出
所謂「病從口入」,指腸道作為重要的免疫器官,而腸道菌群都是經口進入體內在腸道里發揮重要的免疫調節作用。所謂「病從口出」,是指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消化道,表現為口腔潰瘍、噁心、腹痛、腹脹等消化道癥狀,腸道免疫相依存,常能從消化道的癥狀看出自身免疫病的蛛絲馬跡。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機體最大的微生態免疫系統-消化道。
01
免疫學上「病從口入」
腸道不僅是消化道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人體60-70%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A集聚在腸道,腸道菌群和機體免疫平衡息息相關。最近的研究表明,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發病和腸道菌群微環境失衡有關,再次印證了「病從口入」的道理,未來腸道菌群移植有望治療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02
病從口出——從消化道癥狀看自身免疫病
1、 口咽部(口乾、潰瘍、咀嚼和吞咽困難):
口腔潰瘍(多見於狼瘡、白塞病等多種免疫疾病)、咀嚼困難(乾燥綜合征和IgG4消化腺受累出現口乾伴咀嚼困難、類風濕關節炎相關顳合關節炎也後出現咀嚼疼痛,此外還有巨細胞動脈炎的缺血出現下頜跛行)、咽喉受累(皮肌炎咽部肌群受累吞咽困難、飲水嗆咳)
2、食管+胃部受累(反酸燒心、進食食物後黏着感;厭食、噁心、早飽、腹痛):
食管黏着感或哽咽感,狼瘡多累及食管上1/3蠕動減弱而硬皮病常累及食管下2/3導致食管擴張,多伴反覆反酸、燒心等癥狀,胃部不適(硬皮病相關早飽、厭食、噁心、「西瓜胃」、胃出血等表現)。
3、下消化道(多以腹痛、腹脹、黑便、血便、腹瀉便秘交替等癥狀):
腹痛見於狼瘡及血管炎相關腹膜炎、腸系膜脂膜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相關假性腸梗阻、硬皮病腸道菌群異位出現反覆腹瀉、便秘交替;白塞病腸道潰瘍,較大潰瘍可導致穿孔出現腹痛、腹膜炎;強直性脊柱炎60%結腸或迴腸炎症通常無癥狀,可出現腹部不適、排便異常;狼瘡相關蛋白丟失性腸病(反覆嚴重低蛋白血症、腹痛、腹瀉、嚴重凹陷性水腫)。
4、消化腺(口乾、脂肪瀉、厭油、消瘦):
唾液腺受累會出現口乾;肝膽道系統+胰腺受累厭食油膩、皮膚黏膜黃染等疾病,IgG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IgG4相關性硬化性膽管炎等、狼瘡相關肝炎、MDA5相關肝臟脂肪變、自身免疫性肝炎等都會累及消化腺而出現相應的癥狀。
5、 消化系統相關血管:布加綜合征(頑固性腹水、肝脾大等表現,可見於白塞病和抗磷脂抗體綜合征)、血管瘤和腸系膜血管炎(反覆腹痛、黑便等表現,可見於結節性多動脈炎、白塞病及狼瘡等相關血管炎)。
6、 消化道功能受累:Whipple病的腹瀉、吸收不良和體重下降;結節病肝臟受累門脈高壓;以家族性地中海熱等自身炎症性疾病的發熱、腹痛;MAGIC綜合征的腸道血管炎等涉及消化系統癥狀多而繁雜。
總之,消化道既是機體最大免疫器官之一,也是自身免疫病易累及的重要臟器,出現不明原因消化系統癥狀,及時揪出這些癥狀後面的風濕免疫性疾病真兇,才能達到治標又治本的目的。
來源:西安交大二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