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體順應自然界晝夜變化的一種生理性調節行為,當你想睡而不能睡或半夜醒來不能再入睡時,那你很可能是失眠了。如經過多種方法調理仍存在失眠,尤其對於長期被失眠折磨的患者,根據自己的失眠情況,可選用以下幾種方法來改善。
- 除了上面所說的兩種方法,小編還整理了各大醫院的治療失眠的小妙招,供大家參考。
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在失眠的應用上主要是起到調和陰陽的作用。針灸治療關鍵在於根據辨證的屬性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使人體機能逐漸歸於「陰平陽秘」的平和狀態,從而達到夜可安然入寐的作用。治療失眠可按照「一針二灸三鞏固」三步走,起到即刻起效、強化療效、延長持續作用的目的。
一針:針刺
我們一般以「調和陰陽、寧心安神」為治則,選穴以照海、申脈、神門、安眠、四神聰、印堂為主穴;同時根據辨證加減。
例如心肝血虛加內關、心俞、丘墟;心脾兩虛加三陰交、內關、心俞、脾俞;肝鬱脾虛加太沖、期門、肝俞、脾俞、三陰交;陰虛火旺加大陵、太溪、心俞、郄門;心腎不交加太溪、心俞、陰郄、腎俞、湧泉;肝氣鬱結加期門、太沖、合谷、水溝;肝膽濕熱加風池、足竅陰、外關等。
二灸:精灸
精灸技術是採用小米粒大小的艾灸炷於穴位上燃燒,以治療全身疾病的灸類技術。它是廣東省名中醫符文彬教授在繼承嶺南針灸大師司徒鈴教授灸法的基礎上,創新發展而形成。
精灸治療失眠,在選穴上除了四花穴作為治療基礎上,還配合辨證選取陽綱、肝俞、湧泉、脾俞、腎俞等。
《內經》強調「針所不為,灸之所宜」,《醫學入門》指出「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精灸作為灸類技術,具有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防病保健的功能,對神經、代謝內分泌、免疫、呼吸、消化、循環等系統有良性調節作用,且有較好的鎮痛、安神、抗抑鬱作用。
三鞏固:皮內針留置
針刺治療的達峰時間較短,為了延長針刺的持續治療作用,可以選擇皮內針留置2-3天。
《素問離合真邪論》記載:「吸則納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現代研究認為皮膚是人體的「第三大腦」,擁有完整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皮內針刺入皮膚後,一方面可直接刺激神經末梢,神經興奮沿着神經通路到中樞神經系統-脊髓和大腦,激活神經系統調節,通過一些信號因子,進而激活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發揮其調整和治療作用。
內容來源:中醫護理微信公眾號
整理編輯:中西醫結合護理雜誌社
通訊員:董偉 孫磊 秦沙沙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