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23日,晌午。
三湖鄉尖胡村(現鹽城市鹽都區尖胡村)村東的打麥場上,全村老少悉數被日軍趕到了這裡,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盯着場中央的那柄,日軍頭目拔出的長刀。
長刀在陽光下泛着寒芒,刀鋒之下跪着幾名被捆綁着的老人,此刻幾人正哆哆嗦嗦地低着頭,無助地等待着刀落那悲慘一刻。
當天清晨,附近據點的日偽軍眾傾巢而出,直接包圍了尖胡村,隨後對方挨家挨戶破門而入、大肆搜查,說是前段時間,有新四軍從秦南據點裏摸走了兩條槍,藏到這尖胡村了。
一時間,平靜的小村之內頓時雞飛狗跳。
這幫日偽軍從早晨一直翻尋到中午,將整個尖胡村快翻了個底朝天,卻沒有搜到任何槍支的影子。
遍尋不得、惱羞成怒的日軍頭目,隨後將村內幾名德高望重的老人捆綁起來,當著全村人的面拔刀威脅道:
「倘若再不交出那兩條槍,就把這幾個人,統統殺掉。」
一時間,打麥場上的村民們,心裏全都揪成了團,眼看着眼前的爹娘、爺奶,就要斃命於禽獸刀下,幾名年輕的婦女控制不住,開始小聲地啜泣了起來。
看着無人應答,那名日軍頭目隨即獰笑着揚起了刀,準備劈殺距離自己最近的那名老嫗。旁邊年輕的婦女們已經驚恐地扭過頭,緊緊捂住了孩子們的眼睛。
慘劇即將發生,而就在這時,一個顫巍巍地聲音從人群中傳出:
「太君,我知道槍在哪兒。」
順着聲音,人群中自覺地分開了一道縫,一個穿着體面的中年男子,哈着腰,滿臉堆笑地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那名日軍頭目聞聲收住了刀,眯起了眼,看向說話之人。
這個人自己認識,是尖胡村的偽保長,名叫吳桂素,平日里,此人不時會給據點送煙酒、吃食,與據點裏的日偽軍眾經常打交道。
「你的,知道槍的下落?」日軍頭目以刀拄地問道。
吳桂素對着日軍頭目和翻譯官點點頭,指着村口的河邊方向道:
「前幾天晚上,我看見有人在河邊的白果樹下藏東西。」
吳桂素這口一張,人們再看他的眼神可就不一樣了,眾人雖然沒人吭聲,但眼神里無不流露出唾棄之色。
隨後,吳桂素領着一眾偽軍來到了村口河邊的白果樹下,他指着樹東面的那塊大石塊道:
「就在這石頭底下。」
那日軍頭目揮了揮手,幾名偽軍上前,搬開了那塊大石頭,石頭底下頓時露出了一個大洞,一名偽軍隨後擼起袖子,伸手掏去,剛一伸手,手便登時碰到了一個鐵物。
「找到哩!」那名偽軍一面向外掏,一面驚喜地喊道,隨後一把銹跡斑斑的短槍,便被他從洞內掏了出來。
日軍頭目一看真的找到了槍,立即示意,應該還有一支槍,讓他繼續找,結果那名偽軍在洞里又摸了好大一會兒,卻再也找不到第二支槍的下落。
旁邊的翻譯跟吳桂素平日里關係不錯,他見狀後,走到吳桂素身旁輕聲問道:
「我說老吳,另一支槍呢?太君這邊得到的消息,可是有兩支槍藏在你們村兒了。」
「可我當晚,就看見那傢伙把東西藏這兒了,隔着老遠,也沒看清楚他到底藏了幾支槍。」吳桂素撓了撓頭,輕聲答道。
「那你看清是誰藏的了嗎?」翻譯立即注意到了這個緊要的關鍵。
吳桂素左右看了看,然後低聲說道:
「都是一個村兒的,說了吧得罪人,但不說吧,我又不敢欺瞞皇軍。我那天晚上看見藏槍的人,是俺們村村東頭的胡德桂,我先前聽人說,他跟這些人走得近。」吳桂素用手比划了個「四」。
「放心,有你這忠心,太君往後肯定虧待不了你。」那翻譯聽罷點了點頭,然後對着日軍頭目耳語了片刻,隨後便領着一隊偽軍再次返回了村中。
不多時,胡德桂便被五花大綁地押出了村,對方神情激動、扯着脖子高喊着:
「抓錯人哩,你們抓錯人哩!」
胡德桂兀自喊着冤枉,卻冷不丁地,被後面的翻譯一腳踢了個嘴啃泥,「沒錯,抓得就是你!」
隨後,一眾日偽軍便押着胡德桂,匆匆返回了據點。
日偽軍走後,吳桂素也隨村民一起返身回屋,回到家中,閨女翠蘭便低聲埋怨道:
「爹,你不是跟我說,咱家暗地裡是幫新四軍的嘛,今天你咋幫鬼子找槍不說,還把德桂叔給賣了!」
吳桂素笑了笑:
「你也覺得你爹是漢奸?」
看着閨女滿臉不解,吳桂素隨後解釋道:
「新四軍前不久從秦南據點拿的那兩支槍,早就不在咱村了。我今天領日本人找的那支槍,是前段時間,村裡喜娃他們在河裡玩時,撈到交給我之後,是我藏在那裡的。」
「那你咋說是德桂叔藏的,這不是冤枉人嘛!」翠蘭發急道。
吳桂素看了眼閨女,然後咬着牙,冷冷地說了句:
「德桂這個傢伙,該殺!」
隨後,吳桂素告訴閨女,這個胡德桂原來是個地下交通員,前段時間暗中叛變投敵,三湖鄉黨組織曾經悄悄找人通知吳桂素,要其設法除掉這個傢伙,但自己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而就在今天,當敵人當眾威脅眾人尋槍的時候,一個完美的計劃,頓時浮現在了吳桂素的心頭,尖胡村附近據點裏的那些日偽軍眾,平日里辦事都是個什麼德性,自己再清楚不過了。
吳桂素算定,胡德桂這把,想要出來,難了。
與吳桂素想得一樣,胡德桂被日偽軍抓入據點之後,自然是抵死不認自己藏了槍,但他這種表現卻被日軍認為是大大的狡猾。
當晚,胡德桂便被日軍施了酷刑,被打得遍體鱗傷的胡德桂,最終熬不住,只得胡說一通。
他一會兒說槍藏在村邊的野草堆里,一會兒又說槍藏在村西頭樹上的老鴰窩內,結果日偽軍連番出動了三五次,卻屢屢撲空,一無所獲。
惱羞成怒的日寇,最終判定,眼前的這個傢伙是鐵了心不交代,隨後將其綁在樹上,用刺刀給活活刺死了。
在那烽火狼煙的歲月里,有無數草根英雄,他們在晦暗之際奮起,卻最終消隱於歷史的長河之中。這些隱匿在歷史長河之中的故事,雖然鮮為人知,卻依然是當年那幅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畫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謝閱讀,我是青史如煙,聊小眾歷史,不一樣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聞錄——第130篇,歡迎大家關注,翻閱往期精彩內容,歡迎評論、轉發,共同弘揚正能量,謝謝大家。
參考資料:《鹽城文史資料》,吳桂素口述(吳桂素,鹽都縣北蔣鄉尖胡村人,後居住鹽城文峰居委會,1976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