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各行各業都難,無數中小企業倒閉,行行都內卷,但是面對危機,依然有一部分人看到的是機會,今天下午去了一位朋友那裡,分享一下他不一樣的思路。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他,長我幾歲,他是做大米生意的,自己註冊的牌子,工廠在河南,店鋪在廣東,目前在中山市區幾個鎮都開了分銷網點,他知道我現在沒什麼事做,今天叫我去就是看看有沒有興趣和渠道跟他合作。
他有兩種合作模式,第一種是合夥開網點,他以貨物入股佔3成,我佔7成,除了開店需要鋪貨,後續都是賣多少直接從倉庫拿貨的,相當於不用壓貨。我的片區由我去開發,我開發的下級分銷商屬於我個人,對他來說基本穩賺不賠,對我來說投入不大,不用壓庫存,風險也不大。
第二種模式無成本,靠我自己去推銷做渠道,跟他拿貨,他主推的中高端的包裝,一袋10斤,價格在45-55左右,適合在小區推廣,其實就是做社區團購模式。
除了做大米生意,現在還做了米粉和糧油,這個品類剛做量不大,剛好疫情給了他機會,製作工廠小量也接單(這是在平時不可能的事情),後期他還準備做醬油和其他副產品。
除了分銷的生意模式,還有2點也是做的很好的。第一點是在他的門店隔壁裝修了一間30-40平左右的茶室,建了1個朋友群,基本都是各行各業的老闆,經常叫來喝茶,茶室裏面做了2個展架,免費給有需要的老闆展示樣品。有一個做充電樁的朋友還用了他一卡門面註冊了公司準備開充電樁公司。這是一個報團取暖資源整合的時代,單打獨鬥行不通了。
在朋友處喝茶學習
還有一件事情是他正在着手做的,這件事讓我很佩服,那就是準備在他門店旁邊做一個公益飯堂。給周邊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提供伙食。大米自己提供,食材初期自己提供,後期可以靠募捐,裝修配上一些老年代的痕迹讓老人有歸屬感,再配置一個舞台,周邊有幼兒園小學等可以定期舉行公益演出,除了廚師,其他都可以工作可以招募自願者,請第三方來監督,保證公益的質量,定期請一部分老人子女過來試餐,收集反饋意見。還可以請人來記錄老人早年的英雄事迹,進行登報。這一系列動作下來,全部都是受益方,老人有了吃飯交流的地方,所在社區也會大力支持,還會吸引各界人士過來參與和募捐,他的企業文化也跟着做起來了。我只能豎起大拇指說真厲害。
同樣是面對困境,有的人被迫倒閉,有的人選擇放棄,也有人選擇死扛,然而有那麼一些人,他們在積極尋求改變,別人看到的是危險,他們看到的是機會。正所謂思路決定出路,多學習,多總結,多思考,多和正能量優秀的人在一起。
感謝朋友,受益良多,祝大家順利度過疫情這個難關!
下圖是另外一個企業老總在三鄉做的公益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