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季意味着大學生們要為就業開始做準備,到底選擇什麼樣的職業,是每個就業者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孩子自然而然也敢有更多的挑戰,畢竟有家裡的經濟支撐,他們在心理上就不會壓力過大,家裡永遠是他們堅實的後盾。
但對那些家庭條件普通的孩子呢?他們是不是像大多數人那樣選擇穩定踏實的工作崗位呢?答案是肯定的,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的,如果一旦在擇業中出現一些差錯,他們沒有太多的機會可以從頭再來。
前段時間一個話題在網上掀起了人們的熱議: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為什麼不考公務員呢?具體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現象呢?難道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公務員的工資待遇不錯嗎?這一時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普通家庭的孩子為何很少考公務員?得知原因後,心酸又現實!
在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差的家庭里,孩子是比較無奈的,很多事情自己雖然很羨慕但並不一定都能得到,這對於那些自小養尊處優的孩子來說是極其不能理解的,他們打小就要做好各種計算成本,一旦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理智就會告訴他們這麼做是絕對不允許的。
在他們的成長曆程中,永遠都有一個真理存在,那就是知識才能改變命運,讀書才能讓他們出人頭地,才能夠改變自己貧窮的現狀。
但他們卻忽略了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尤其在大學畢業以後,很多學生開始迷茫,他們對自己的將來職業並沒有打算,才導致很多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許多年以後才找到了那條適合自己走的道路,這期間吃的苦受的罪也許只有他們自己才能懂。
也許真的窮怕了,很多人打小就立志想法以後一定要努力賺錢,當然這也是受到家庭的影響,終於畢業了,對他們來說意味着終於可以靠自己的雙手為家庭創造財富,分擔家庭責任。
公務員這份工作對很多人來說是香餑餑,它的工資比較穩定,社會地位也不錯,還屬於編製類工作,但是對於家境貧寒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收入並不能承擔他們高昂的生活支出,所以並不是他們不把公務員放在眼裡,只是自己的實際情況不允許而已。
如果可以的話,誰不希望能夠找一份體面的、穩定的、相對輕鬆的工作呢?畢竟,如果家庭條件不好,車子、房子這兩座大山就壓得喘不過氣,因為一部分家庭好的同學都是在畢業之前,父母已經給準備好了,這樣一比,兩者的差距就很大了。
而且這些孩子從小就被父母灌輸「什麼都不要管,只要好好讀書就行了,其他的無所謂」的思想,這讓他們在步入社會以後並不懂得與人相處之道,人際交往方面是一個明顯的弱項。
而且受小時候成長環境的影響,這些孩子中有一部分人是比較自卑的,他們也不喜歡敞開心扉去接納別人,當然對一些社會熱門的話題就知道的少或者知道的晚,這些都會或多或少的影響到他們對公務員這項工作的理解。
生存首先是他們需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更何況公務員競爭本身就很大,以至於在思想上或者現實中,他們始終認為公務員崗位離他們是可望不可即的。
公務員的備考並不容易,時間上最起碼得一年,有的甚至還要報考這種學習班,買很多的學習資料,這都是不少的支出,他們會有精力和實力去冒這樣的風險嗎?答案肯定不會。
他們想要嘗試報考的,也不會投資這麼大,大部分也就是利用大四那年的時間備考一下,如果畢業當年沒有上岸,自己絕不會在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他們要抓緊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保證生活來源。
有網友在網上分享道:「我們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總會對我們說為我們花了多少錢付出多少精力,導致一畢業只想着趕緊賺錢,都沒有規劃好人生直接就成了打工人。」下面有很多人都紛紛表示自己也有過相同的經歷,這導致了他們出現了不同的擇業觀。
但他們從來沒有抱怨過生活,依然在各行各業努力工作着,每個人的生活軌跡都是不一樣的,並不能用所謂的成功與失敗去衡量任何一個努力奮鬥的人,誰也沒有這樣的資格,因為他們也在為社會創造着價值。
結語:對於考公,每個人也會有不同的觀點,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