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讓後人去評價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里,哪一個皇帝的經歷最為傳奇,大多數人一定會回答明太祖朱元璋。
他的人生經歷已經不能用傳奇來形容了,這位明朝的建國皇帝,用自己人生的三分之一經歷了一個帝國的建立。
出身貧苦百姓的朱重八,對元朝那是相當的恨之入骨,他童年和少年所經歷的所有苦難,都在元朝的統治下產生的,為此他將自己的名字改成朱元璋,意為誅元利器。
在他建國之後,他對元朝的統治階級,對蒙古族是相當的不順眼。為了讓蒙古族不再起反抗之心,朱元璋下了一道非常缺德的命令。
貧苦大眾朱重八
朱元璋出生在一個極其貧困的家庭,他的父母終年侍弄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為了養活他和他的兄弟姐妹。
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即使十分的勤快勞作,但卻很少有吃飽飯的時候,苛捐雜稅和繁重的勞役死死地壓在這個家庭,反抗不得。
他的童年在飢餓和勞碌中度過,因此他更能理解農民的辛苦,他不知道怎樣做一個皇帝,但他知道作為一個農民會面臨怎樣的困難。
天災人禍降臨在了這個貧困的農戶家裡,親人的相繼離世,讓他更加恨上了元朝。之後他顛沛流離,當了很久的乞丐,那是他一生里最為落魄的時候。
當乞丐的日子總是吃了上一頓沒有下一頓,有時還要與野狗爭食,富人不屑於地上之食物,窮人卻連一口吃得都沒有。
沒有人會把乞丐的命當做一回事,朱元璋不知經歷了多少磨難,才緩緩將佝僂的身子挺直,將單薄的身軀變得健壯,他不願意回憶這段不堪的日子,但他記得這種滋味。
隨着各地紛紛起義,朱元璋找到了報復元朝的路子,他加入進其中的一支,從此潛龍游進了深淵,找到了適合自己成長的地方。
朱元璋一步一步地將自己的勢力壯大,不斷地打敗一個又一個敵人,擴大着自己的地盤。終於有一天,朱元璋的敵人變成了,曾經不可一世的大元。
只是大元已經不再是那個鐵騎兵踏平一切的大元了,曾經的蒙古帝國現在已經變得垂垂老矣,而新興的力量在一旁虎視眈眈。
朱元璋也不再是曾經那個在泥潭裡掙扎的貧苦乞丐了,他的手上聚集了一大批能人義士,各個對曾經的大元恨之入骨,恨不得馬上結束這亂世,還天下一個安寧。
朱元璋就像歷史潮流所預判的那樣,順利地將元朝轟了個一乾二淨,結束了亂世,建立了大明王朝,可他還是擔心這些人還會捲土重來。
殘存的蒙古貴族
強悍的蒙古族,這輩子也沒想到,大元在他們的手上僅僅六十年就被覆滅,且在此後多年,無數漢人唾罵這個王朝。這些後果,都是他們自己作的,罵得一點兒都不冤。
元朝在打天下的時候可沒少屠城,攻打一個地方成功之後,燒殺擄掠的事情沒少干,以至於凶名遠揚,到達一個地方,人都跑的一乾二淨。
這個作風和他們平時搶劫糧食的一模一樣,但由於他們的裝備精良,馬匹健壯,騎兵戰鬥力極其強悍,在當時幾乎很少人打得過,這也為他們打下了廣袤的土地。
在他們建立元朝之後,還保留着草原上的做派,但元大都沒有那麼大的平整的草原給這些貴族們享樂,於是他們將大批大批的農田改種草地。
那些失去了土地的百姓們顛沛流離,被迫離開了家鄉,謀求新的出路。而宋朝所積攢下的錢財,給了他們揮霍的基礎。
可錢財終究是會慢慢消散的,人民壓迫久了是會反抗的,勇士貪圖享樂久了戰鬥力會慢慢下降的,一切的一切都在慢慢昭示着這個王朝終究不會長命。元朝將漢人狠狠的踩在腳下,漢人又怎會輕易的放過他們。
在元大都被攻破的那一刻。還在城中醉生夢死的蒙古族被朱元璋的大軍全部轟醒。朱元璋的眼睛陰惻惻地看着這些蒙古貴族的模樣,衡量輕重。
一道命令斷後代
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曾經想要將他們碎屍萬斷的想法,此刻變得十分幼稚,作為一個皇帝,他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但朱元璋對蒙古還是十分的忌憚,擔心他們捲土重來。
不能直接殺,又要出口惡氣,於是朱元璋下了一道十分陰損的命令,他要求所有的蒙古女子要嫁給漢族男子,否則會受到十分嚴厲的處罰。
中國人講究子孫滿堂,注重後代的傳承,朱元璋這一道命令,竟要斷絕蒙古族的子孫後代,等到幾十年之後,明朝疆域內就再無蒙古一族的純種血脈。
只要將蒙古族收入囊中,那他們就會徹底轉換成漢族的一員,所以說這是一道十分陰損的命令。
這道命令下達後,可謂是激起了千層浪,有人贊同有人反對。贊同者認為不費一兵一足便能將蒙古消滅得一乾二淨,反對者則是認為非我族類,必誅之,而且他們還擔心不好區分蒙古族。
但無論如何這道命令還是被徹底執行下去,但是漢族男子並不樂意娶蒙古女子,而為了躲避出發,她們只好將家中的漢族奴隸派出來使用。
為此朱元璋還特意追加一條,需要漢族男子自願才可通婚。這道命令被貫徹執行之後,蒙古逐漸融入到中華民族的一員之中,經此之後,蒙古再也無力反抗。
小結
朱元璋雖然沒有經歷過帝王之師的教導,甚至曾經的他並不識字,像一個莽夫,是個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但他在看事情方面十分的通透,也許正是從百姓出身,他才能一針見血地看出問題。他的解決方式也很粗暴直白,但卻能收穫到很好的效果。
或許他的身上正是因為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道德禮儀的束縛,才能那麼狠,那麼直白的下旨。
在所有人都並不看好這個土皇帝真的能夠新建一個帝國的時候,朱元璋做到了,也許這就是真正的天命所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