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後門不遠處有一座土丘,村裡人叫這座土丘為「小山」。
小山上長着一顆參天古樸樹,要三個大人才可以合抱下來。
在方圓百里的江漢平原上,這顆古樸樹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除了這顆古樸樹,再也沒有任何一顆樹超過它的周長和高度。
聽我母親(1918年生)講:她從天門盧市凈譚鄉嫁給我父親的時候,這顆樹就一直存在。據村裡人說,這顆古樸樹起碼有300年以上的歷史。
它就像一位德高望重,飽經風霜的長者,守護着一方平安!
古樸樹離地二米處,又分了三個巨大的樹枝,其中朝東方向一個樹枝聽我母親講被住在皂市碉堡的日本人鋸掉當柴燒了,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樹洞。
小時候,這顆樹就是我兒時的樂園。我經常爬上去掏鳥窩,捉蜻蜓,摘上面的果子吃。
夜幕降臨,勞作一天的人們搬出竹床,拿出涼席圍坐在朴樹下,談天說地,嘻嘻哈哈。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幫年輕人聽我父親講《薛仁貴徵東》。
我父親雖然是文盲,卻有着驚人的記憶力和語音表達能力。他是村裡的文藝骨幹,漁鼓,彩蓮船樣樣精通。看什麼唱什麼,張口就來。
抗美援朝回鄉後,又參與襄渝鐵路建設,一生戎馬倥傯,清貧不催赤子心,不作文曲做凡人。
一天下午放學後,我爬上朝南邊的一個樹枝頂端。
為了證明我上到最高處(30米) ,特在樹枝上用麻繩掛了一個空酒瓶,惹得村裡的小夥伴每天用磚瓦片射擊。
不知道過了幾天 被同村裡的小夥伴臘松給擊落下來。
後來又被大風刮斷了朝南朝西的二個樹枝 ,從此朴樹失去了生機 留下一個2米高的樹樁。
由於當年物質匱乏,樹樁被村裡人每天刀砍斧劈當柴燒掉了。
不過我母親說:古樸樹是有靈魂的 讓我不要貪這個小便宜。
就這樣 ,眼睜睜看着這顆古樸樹在我眼皮底下消失殆盡。
我家老屋
歲月悠悠,滄海桑田 ,這顆帶給我童年無盡歡樂的古樸樹就永遠是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它的偉岸身軀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里。
懷念新華村西二屋這顆古樸樹, 它永遠活在我的心裏。
2022年10月8日於廣州九號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