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556篇原創文章,作者:Moskit
全文共4660字,配圖12幅,閱讀需要15分鐘,2021年7月26日首發。
快捷閱讀作者文章的入口就是點擊標題下方的作者「Moskit專輯」!
作者Moskit的作品快速入口:
550. 風暴之夜——德軍空襲巴里港與盟軍毒氣醜聞
549. 至暗時刻——敦刻爾克撤離行動始末
547. 地中海的「鼠運輸作戰」——赫爾墨斯的沉沒(下)
545. 火炎地獄——B-29空襲東京紀實
543. 船上的君王——U艇部隊的指揮官
540. 浴火重生!——戰鬥在列寧格勒的馬拉號戰列艦(下)
537. 地中海的「鼠運輸作戰」——赫爾墨斯的沉沒(上)
534. 空中威脅!——戰鬥在列寧格勒的馬拉號戰列艦(上)
531. 勇氣與榮耀——「瘋狂傑克」的傳奇一生
526. 百萬美元的演出——雷馬根大橋爭奪戰
524. 絕望的見證人——U-74和「俾斯麥」號的最後時刻
522. 非典型登陸戰(1)——凝固汽油彈,重炮和戰列艦
519. 從天而降的大禮——德國末日武器的奇妙歷險
515. 海空對決——德國U艇VS英國B-17
512. 先行王牌——沃爾夫岡·盧斯和他的騎士鐵十字勳章
498. 淺灘擺渡人——二戰日本大發動艇小傳
494. 重甲前衛——美國M26坦克發展史
二十世紀70年代初,已經持續了近10年之久的越南戰爭耗盡了美國政府的財政和耐心,決定儘快將部隊從越南全部撤出,越南地區的戰事將全部交給南越政府去處理。長久以來希望統一越南的北越政府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他們在策劃一場兇猛的攻勢,意圖一舉拿下南越領土。
圖1.美軍從越南撤離了
到1971年初,曾經極其龐大的駐越美軍只剩下了兩個空中機動師——騎一師和101空降師,餘下的就是一些還沒撤走的打雜的步兵團。到1972年3月,騎一師和101空降師也已經離開了荒涼的越南,回到了家鄉。不過騎一師的AH-1G眼鏡蛇還留在越南並且聽候仍留在越南的美軍空軍司令部差遣,他們本來的任務只是在殿後階段阻滯北越的追擊以保證剩餘的美軍單位安全撤離,不過北越人民軍很明顯打算給他們增加額外的工作。
1972年3月30日,北越軍隊開始了著名的「復活節攻勢」,北越則稱其為「阮惠行動」。北越軍事領導人認為,美軍地面部隊已經全部撤走,那麼軍事行動將不再局限於向村莊和小型據點派遣游擊隊,他們要干一票大的,徹底改變南北越的對峙局面。
1972年年初,當北越軍隊檢視手中的裝備時,心情肯定不會太壞——14個正規師和26個獨立團,裝備了1200輛坦克和其他裝甲車,對付南越的「民兵」自然是輕鬆愉快。攻擊的第一個目標是靠近該國南北非軍事區的廣治省,以及越南古都順化。第二輪打擊是昆嵩和波來克,如若成功將會把南越切成兩半。第三次打擊,也是最南端的一次,通過柬埔寨到祿寧和安祿,直接威脅到南越首都西貢。這種急功近利和賭徒心理,為接下來的災難攻勢埋下了伏筆。
圖2.作戰地圖,注意下方的An Loc(安祿)距離SAIGON(西貢)的距離
4月2日,北越兩個步兵團在繳獲的M41鬥牛犬坦克的支援下佯攻西寧省北部的南越基地。當南越被這次攻擊分散注意力時,北越的3個師(超過3.5萬人,包括輔助部隊)準備向南進攻,意圖奪取安祿以威脅西貢。駐紮在安祿的是南越第5師,和其他南越部隊一樣,各團各營都有美軍顧問穩住陣腳。
4月5日上午,北越第3師越過柬越邊境,襲擊了祿寧。此地的南越守軍只有1000人不到,局勢立刻就變得非常危險。美軍意識到了北越的戰略意圖,調集了2艘航空母艦,配合從泰國以及越南邊和基地起飛的龐大轟炸機群對北越進行了打擊。
美國人動用了包括凝固汽油彈,集束炸彈和「空中死神」AC-130炮艇機在內的全部力量,勉強擊退了北越的集團衝擊。但是7日在北越30餘輛坦克的猛攻下,祿寧還是丟了,至此安祿以南的公路被北越牢牢掌控在手中,安祿的南越守軍無法再從陸上獲得補給了。
圖3.支援行動中的AC-130
4月12日,詹姆斯·威爾班克斯上尉(James Wilbanks)和理乍得·亨尼少校(Richard Henie)乘直升機飛往安祿替換在圍城戰中受傷的美軍顧問。威爾班克斯一行人在北越的火炮和火箭彈的歡迎下下了飛機,目前的情況還不算太糟,南越仍控制着大部分市區,並且在南越遊騎兵部隊的支援下,還能發起一定規模的反衝擊將突入市區的北越小股部隊包圍殲滅。
威爾班克斯以為自己的顧問生涯不會太長,直到第二天上午他被南越士兵的叫喊聲吵醒。「Thiet Gap!」他第一次聽到這種詞彙,正想向翻譯詢問,但喊叫聲的「源頭」馬上就自己現身了——一列北越T-54坦克突入了市區正在北面沿街移動。
威爾班克斯和北越打交道的時間不短,他馬上意識到這些坦克是孤軍深入,缺乏掩護的步兵。他找到遊騎兵的指揮官(這是南越戰鬥力最強的單位)讓他們攜帶反坦克武器迂迴攻擊這些坦克,而他自己則立刻向司令部協調近空支援。
圖4.突入城區的北越T-54坦克,缺乏步兵掩護使其成為絕佳的攻擊目標
後方的美國人自然沒有閑着,但是向越南派遣地面部隊的提議被否決了,這個當口插上一腳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緊急趕到越南海岸附近的6艘航空母艦成為了南越此時最大的依仗。在戰鬥的頭兩個星期里,美國攻擊機A-6和A-7,戰鬥轟炸機F-4,南越攻擊機A-1和A-37向北方人的前進部隊進行了2500架次的攻擊,有效地遲緩了北越軍隊的進攻。
當然,AC-130和AC-47炮艇機也非常活躍,美軍對北越的這次大規模地面進攻評價很低「北越的士兵在進攻時喜歡猥集在一處,使得他們很難對精確空襲做出有效防禦」,當然,美國人對南越的評價更低,只有遊騎兵部隊是值得信賴的友軍。
圖5.安祿城外被炸成廢墟的丘陵
在城市街道上呼叫近空支援是非常致命的,無論是對被攻擊者還是呼叫空襲的人來說都是如此,因為雙方有時只相隔20米。在一次空襲中,扔偏的113公斤炸彈正好砸在街道中央的北越坦克上,不過沒有爆炸,這讓北越坦克乘員和一牆之隔的南越士兵都鬆了一口氣。
在安祿城的外圍,B-52以三架為一組,投下它們攜帶的300多枚Mk-82炸彈,北越軍隊承受了巨大的傷亡,但仍然不停猛攻城區。4月19日,北越的第二次大規模攻勢開始了,在近距離巷戰中,北越軍隊表現出了不同於以往的專業素質,甚至集中使用了繳獲的催淚瓦斯將南越傘兵從城外建築物中驅離。
不過進攻到22日就基本停止,因為北越補給線已經被美國人的狂轟濫炸徹底摧毀了。為了給B-52提供燃料,美國空軍調來了110架KC-135加油機,使加油機的總數達到187架。在行動最危險的階段,B-52每隔一小時就會轟炸一次北越部隊的集結點,缺乏高空空域防空手段的北越軍隊只能幹挨炸而毫無辦法。
圖6.被B-52炸翻的T-54坦克
美軍接下來的任務是解決已經突入城內的北越裝甲部隊。專業的反坦克導彈BGM-71 TOW要到5月2日才正式投入實戰,並且打擊的是原本的友軍——北越繳獲的M41鬥牛犬,在此之前,攻擊直升機都只能裝備70mm破甲火箭彈應急。攻擊直升機部隊的表現非常不錯,在安祿狹窄的街道上,北越坦克簡直就是活靶子,有些直升機飛行員甚至報告了5輛以上的戰果。
雖然對高空的B-52沒轍,但是面對低空的AH-1G以及老式的UH-1B(用於發射反坦克導彈),北越的反制手段還是很充足的:除開老舊的高射機槍和聯裝23mm高炮外,他們還帶來了SA-2和SA-7防空導彈。前者在4月末擊落了一架F-4並且很快被前來報復的美軍飛機壓制,在之後的戰鬥中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不過肩扛式的SA-7用來對付直升機是很不錯的,5月8日北越SA-7首開戰績,擊落了一架AH-1G,此時還沒有引起美軍的警覺,作戰記錄中顯示美國人以為這架飛機是被「無後坐力炮」擊落的。
圖7.安祿城外被攻擊直升機擊毀的T-54坦克
5月11日,北越發動了自安祿圍城戰開始以來最大的攻勢,打算一舉拿下該城。他們在4小時內發射了7000枚炮彈。四個縱隊在大約40輛坦克的支持下,從不同方向攻擊安祿市。
南越和美國空軍集結了所有的空中力量前來解圍,每隔55分鐘就有一架B-52在北越軍隊頭頂扔下炸彈,在一些戰況焦灼的地區,B-52的投彈點離南越守軍只有不到600米。350架次的戰術空軍也參與到空襲中來,雖然擊退了北越的進攻,但是代價也不小——一架A-37輕型攻擊機、兩架AH-1G、兩架O-2天鷹目標指定機和一架A-1攻擊機被擊落。
圖8.圍城戰期間活躍的B-52
南越守軍掘壕據守,即使是在不間斷空襲的支援下,守住安祿也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據一位美國顧問說,在戶外生存5分鐘的機會只有百分之五十。由於無防護的運輸直升機損失太大,空運補給的任務交給了C-119和C-123運輸機,他們每天保持150米的低空飛到市體育館上空投放物資。
但在北越攻勢期間,這樣的運輸行動形同自殺——4月15日上午短短的一小時就損失了2架C-123和全部的機組人員。之後的空運行動就只能在高空投放了,而大部分貨物通常不會飄進南越控制區。美國C-130中型運輸機很快加入到空運行動中來,但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一架C-130在返航途中被高炮擊中,彈片在機身上打了個大窟窿後和隨機工程師一起消失了。起落架液壓機構也被擊中,機組成員不得不手動放下起落架。
臨近基地的時候,被打壞的發動機還燃起了大火,火星通過機身上被打出的洞蹦進了機艙點燃了剩餘的貨物,C-130帶着熊熊燃燒的烈火勉強迫降,此時機組成員就剩兩個飛行員和導航員了。
圖9.C-130的低空戰術空投,隨着損失的增加這種運輸方式被中止
空運行動是非常糟糕的,到5月1日為止,北越輕輕鬆鬆拿到了百分之九十的物資。一名北越被俘人員甚至向看守討要水果雞尾酒,他在圍城期間撿到的補給品讓他無法自拔地愛上了這種飲料,只要能喝到雞尾酒,他願意說出他知道的一切。而在一個多月前,他還只靠大米和鹹魚過日子。
圖10.街道上被摧毀的T-54坦克
即使空運行動改到夜間或是由武裝直升機護送,損失情況也沒有改觀。在5月3-4日的晚上,第3架C-130被擊落。空運被迫全部改至高空投放,即使加裝了降落傘,貨物也可能因為過快的落地速度而損壞。
直到6月初,北越的進攻被遏制,活動範圍縮小之後,直升機才能安全地在城裡降落。它們會運進來物資並且疏散傷員,有時候空位不夠的話,傷員就只能站在起落架上緊緊抓住艙門。
整個圍城戰期間,專門獵殺坦克的AH-1G部隊「Blue Max」最為活躍,出動了422架次,摧毀了18輛坦克和25輛其他裝甲車輛。他們自然也承受了最嚴重的損失,在1972年4月至6月的戰鬥中,13架AH-1G中有10架被擊落,同時損失了8名機組成員。造成4次擊落事件損失8名機組的罪魁禍首就是北越的SA-7,因為被導彈擊中缺乏預警,很多時候機組無法判斷自己的狀態導致悲劇。
6月21日,一架AH-1G被SA-7擊中並且機尾被完全切斷,萬幸的是一旁的僚機發現了導彈並且在無線電里發出了警告。被擊中的機組了解到損失的情況和自己的狀態,設法維持了直升機的姿態並且以較低的速度撞上了地面的樹木獲得了緩衝得以倖存,這也是第一次直升機飛行員在被防空導彈擊中後倖存。
圖11.描述AH-1G被防空導彈擊中的繪畫
6月初,北越的進攻就不那麼拚命了,實際上他們正在一步步撤出安祿地區,到6月底,安祿長達2個月的封鎖終於解除,南越在圍城戰期間損失了12800名士兵(2300人陣亡,8500人受傷,2000人失蹤),北越的傷亡則無法統計,最保守的估計是6500人陣亡,傷者無計,美國人給的數字則是北越有25000人傷亡,當然這些數字從沒得到北越官方的承認。至於平民的傷亡...城外高高的亂葬崗告訴我們大概只有天知道了。城市內外散落着數十輛坦克裝甲車輛的殘骸,後來趕到這裡的法國報社則用了相對顯眼的標題「凡爾登」。
圖12.瘋狂地想要撤離城市的人們
由於守住了重要的據點城市,南越政府非常驕傲地宣布了他的勝利,不過美國人還是從戰役的走向中看出越南局勢的未來發展,急於脫身的美國政府在復活節停戰後加速了和北越的和談,而南越則將在勝利的自滿和潛於心底的恐懼中迎來他們的終結。
- 完,敬請期待下一篇 -